关键词:江苏;刺绣;团扇;创新设计
苏州刺绣以其精湛的技艺和丰富文化内涵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随着南方经济和文化的不断发展,到了宋期,由于苏州的载桑养蚕业的蓬勃发展而成为丝绸之乡,城乡手工作坊林立,刺绣得到了空间的发展,苏绣品也成从日常用品转变为观赏品。但是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时候,传统手工生产下的团扇制作已经不再能够适应现代工业的发展需要,机器制造规模经营和手工操作低效率之间产生了强烈的矛盾冲突,团扇制作成本提升,团扇制作人才大范围流失,团扇的生产经营陷入到萎靡的状态。在这样背景下如何创新发展刺绣团扇成为相关设计者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苏州刺绣团扇的发展历史
苏州刺绣拥有3000多年的发展历史,在春秋时期形成一定的发展规模。在南方经济和文化的深入发展下,到宋代,苏州成为丝绸之乡,各个城乡手工作坊出现,苏州刺绣团扇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呈现出繁荣的发展迹象,苏州刺绣也从日常用品转变为观赏品。
苏州刺绣工艺以绣针引彩线,之后按照之前设计好的花纹和色彩,在丝绸、棉布等面料上穿针引线,通过锈迹制作出各个形态的花样、图案、文字,使得刺绣作品呈现出清丽脱俗、色彩典雅、绣工精细的特点。
苏州刺绣团扇刺绣艺术拥有悠久的发展历史,经过历史资料记载,在春秋时期的时候,吴国将刺绣广泛的应用在服饰的设计中。到了宋朝的时候,苏州刺绣艺术水平提升,所设计出来的刺绣作品精巧细致、光彩射目。宋元时期的团扇,多以罗或绢制作扇面,且仅用一面或作画或书法。直至明清时期,方兴两面绷绢、纱、罗、绫等,同时增加了瓷青、泥金、湖色等彩色面品,并以绘画、缂丝、刺绣、贴花、抽纱等作为艺术加工,吸引了无数能工巧匠、文人墨客,在一时间,苏州刺绣达到了发展高峰。在这个时期的苏州刺绣融合了名人书画,题材内容广泛,包含人物、山水、花鸟等。
二、苏州刺绣团扇的设计思想分析
(一)天圆地方
天圆地方是古代人们在对自然认识处于较低阶段时,对宇宙和现实世界的一种朴素认识。是中国古代造物艺术的一个典型符号,其中蕴含了中华民族独有的审美趣味和精神内涵、古代圆形被认为是神圣、圆满、和谐的象征,自然界中的红日、花朵、水的涟漪都是圆形形态,自然界中的审美特点影响了文化创作。
从新石器时代彩陶的装饰设计中我们就会看到很多圆形的造型设计,另外,经过资料记载发现,从战国晚期到西汉时期的扇子的制作形态主要是方形和圆形两种,这个时期,扇子的形态设计深受儒家思想、道家思想的影响。
(二)材料精美,工艺精巧
在春秋战国时期,铁器被广泛的应用到工具的制作中,这个时期的丝织技术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丝绸种类繁多,加上其色素白、方便使用笔墨描绘的特点,在一时间,促成了锦、罗、绢、纱等十多种汉代扇面用料的形成和发展。
伴随人们对自然材料认识的提高,团扇的加工制作用料日益丰富,比如竹子以其韧性大、方便塑性的特点,被人们广泛的用作团扇扇框加工制作的材料;薄如蝉翼的绢加上韧性强大的竹子会使得加工制作出来的扇子不仅美观大方,而且质量轻盈,十分满足人体工学的需要。在手工业、材料工艺的深入发展下,苏绣团扇的制作工艺也变得更加丰富,扇子的颜色构成更加多元。
(三)道法自然的仿生意识
中国哲学领域天人合一的基本内涵强调的是人和自然界的关系,造物活动的主体力量是人,客体是自然界。只有将人类社会中的主体因素和自然界中的客体因素结合在一起才能够产生另外一种在原本世界上不存在的事物。人类社会最早阶段的创造是模仿。
在团扇产生的西汉时期到唐朝开元时期,不管是圆如满月的纨扇,还是在方圆结合形状的扇子,都体现了人们早期的仿生意识,模仿的自然事物包含海棠、葵花、六角、梅花等。这些仿生造型多从自然环境中获得,造型的最终加工创作深受当时社会发展的影响,既具有文化价值,又具有审美价值。
造型仿生和功能仿生的融合是美学思想和实际应用思想的完美融合,这一点是团扇仿生设计的最高成就。
(四)崇尚儒德的礼乐制度
礼是一种等级森严的社会制度,也是用来约束社会发展的道德规范。这种伦理道德思想长时间影响传统造物活动的开展。古代等级思想体现在扇子的形制上。团扇早期除了具备纳凉的用途,在等级森严制度的演变下逐渐发展成为巩固古代政权的产物。
早期刺绣团扇设计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长短柄的区分,长柄扇是下层奴婢侍奉主人时使用的,也可以在当时作为贵族皇帝出行时遮尘避日的遮挡物,后来被用来显示帝王的权威。团扇,在古代也是闺房淑女的装饰品,少女手持团扇不仅能够体现他们可爱娇羞的天性,而且还能够体现出封建社会泾渭分明的特点。
三、苏绣团扇设计思想对当代艺术设计的意义
在时代的进步发展下,苏绣团扇的文化内涵日益丰富,文化价值日益凸显。在巴黎时装周中,中国团扇艺术惊艳了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人。团扇的加工工艺十分精妙,特别是苏绣团扇,在扇子形态的表现中充分体现了当地的文化风采,也向人们彰显了温文尔雅的中国文化韵味。
在现代设计主义关注功能主义理念和抽象几何形态的形势背景下,全世界呈现出趋于统一样式的设计形式,苏绣团扇的设计面临文化抽离的局面,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刺绣设计一味的吸收外国的思想精髓,长此以往将会逐渐偏离传统文化的轨道。
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能够实现苏绣艺术的从航院发展,需要相关设计者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使得苏绣团扇材质选择、工艺设计充分体现民族语境特点,在使用原有加工材料的情况下来更好的彰显产品的精神文化价值。我国的传统造物思想中十分关注产品的社会属性,礼仪思想也会被人们体现在器物上。在后现代主义思想广为流传的今天,注重直观感受、缺乏深度、荒谬的产品不断出现,由此对我国传统产品设计发展和加工设计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在这样的背景下,苏绣团扇设计人员更是需要注重保持团扇设计的文化底蕴,不能够为了占领更多的市场,在扇子的设计上就忽略对文化内涵的彰显。
结束语
综上所述,苏绣团扇拥有悠久的发展历史,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其内部蕴含的文化价值日益凸显出来,在新的历史时期,为了能够更好的发扬和传承苏绣团扇中的文化内涵,需要相关人员通过学习更为全面的把握苏绣团扇的发展历史,并立足实际,借助多个手段创新苏绣团扇的设计,同时,在高科技时代,扇子的收藏价值在不断提高,我们创新的步伐也不断地加快。因此,在苏绣团扇的设计中还需要做到持续创新,融入现代元素是扇艺生命力的所在,也是我们每个从事扇艺工作者的责任。
【参考文献】
[1] 廖晨晨。 传统刺绣团扇艺术及设计创新研究[J]. 艺术百家, 2020, 36(5):6.
[2] 闫学玲。 中国传统刺绣设计特色与艺术创新[J].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1):3.
[3] 朱莹莹。 浅谈传统刺绣在现代设计中的新应用[J]. 艺术品鉴, 2016.
[4] 梁晨。 传统刺绣艺术与现代服装设计融合的探讨[J].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0, 1(24):4.
[5] 李超德。 缂丝传统手工艺传承与创新的几点体会——以书画缂丝团扇设计与制作为例[J]. 装饰, 2014(5):6.
作者:姚林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