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当今社会中,现代文化创意产品想要得到更多消费者的喜爱,走入更多消费者生活中,就需要创新设计,扩大品牌影响力,做大做好营销策略,从而获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随着“创意”这一简单概念的进一步发展,当前的“创意”不仅仅由学者进行学历层面、框架层面展开设计,而且直接进入产业实践层面、行业发展层面。
关键词:融合、潜力、创新、市场、传承
中国彩绒画是由宗白易先生在1972年发明的一个画种。说起彩绒画不得不提起常州的瑰宝——乱针绣,上世纪20年代杨守玉女士发明了乱针绣,这种以典型的交叉针为基础针法,看似乱,然有序,看似密,然不堆,转折生动的针法,达到看似无章胜有章的境界,赋予画作远近、明暗、凹凸有致,浑然一体的乱针绣,一经问世,就以其独特的表现手法,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名绣。宗白易先生早年成为杨守玉女士的弟子,凭着对乱针绣艺术的深爱与沉浸,不断汲取艺术养料,坚持学与创结合,汇聚常州乱针绣与国外油画风格相结合的表现形式,创造了独具艺术表现力的艺术品:中国彩绒画。
宗白易先生在中国彩绒画的创作上,尽心专研,一经问世就受到人们的关注。他制作的《猫盘》在展会上获奖后,便开始批量生产,进入市场后便家喻户晓、供不应求;宗白易先生还先后创作出《长城》、《毕加索》、《齐白石》等作品更是享誉海外,被外国友人称之为“中华一绝”。但当时由于处在市场混乱的时期,又被不良商家利用,之后彩绒画就慢慢销声匿迹了。虽然1988年的时候,宗白易先生自筹资金创立“常州市宗白易彩绒画研究所”,但也因宗白易先生年事已高势单力孤,没能挽回彩绒画市场。所以,让彩绒画这一艺术瑰宝得到传承和发扬成为目前的又一课题,刻不容缓。
一、创新
1、教育的创新
对于产品,首先需要创新。创新可包括教育的创新。早在上世纪,在中小学教育课程中就有了“劳技课”“兴趣班”等课程,把模型制作、传统工艺制作等带进课堂,但大部分劳技课、兴趣班到最后也因师资等各种原因,并没有让传统艺术等传承真正的从娃娃抓起。
2018年5月,国家教育部发布《关于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建设的通知》,计划到2020年在全国范围内建设100个左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积极推动优秀传统手工艺走进高校。这时,传统艺术的传承才真正走进课堂。
宗白易先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本着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在这一年在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创意设计学院学成立了“宗白易大师工作室”,将中国乱针绣和中国彩绒画带进高校,培养人才。虽然宗老先生年九旬,但无法阻挡他创新改革的初心。宗白易先生将传统艺术和现代文化创意创作相结合,自创“影画”作品为底稿与乱针绣结合,乱针绣产品中融入彩绒画元素,带领工作室学生们创作出多幅形象生动的画作。近年来由工作室创作的彩绒画《虎》、《静物》、《马》、《夏》、《松鼠》等作品更是在各类展会上闪亮登场,大放异彩。
高校学生学习的潜力不可小觑,他们的发展眼光看未来的潜力更是不能预估的。如今随着网络不断发展不断更新,无论是从制作彩绒画的材料、技法,还是彩绒画在各个领域的植入、推广,都可以起到前所未有的创新和推动作用。由此可见,由高校担起传统艺术的大梁是相当紧迫和重要的。因此教育的创新并不是单一体制的创新,而是要让有思想有魄力有能力的新生力量带动传统,传承并且创新。
2、艺术呈现的创新
创新也包括艺术呈现的创新。彩绒画自问世以来,由于作品的制作材料的特殊性,都以镜框镶嵌作品来展示,作为静置艺术有她本身所具有的严肃性。彩绒画作品主要的创作内容为:人物、静物、风景、动物,多数是作为室内背景和装饰为主。从艺术呈现形式上创新有一定的难度,那么艺术呈现形式的创新对彩绒画的发展是否有推动发展的意义呢?从静置艺术和动态艺术两手抓传统是否可行呢?我认为可以从“大而静”、“小而动”两个方向来推动发展是有可操作性的。一方面从“大”着手,保持原有的风格,让作品继续以静置本身为源泉,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另一方面以“小”入手,一可借鉴其他艺术表现手法,创新出有自身特色的作品及产品,唤醒视觉新视角;也可植入相对应的作品及产品,与之相得益彰,锦上添花……当然,这个还有赖于实践,有了思路就不难成就作品。
二、市场
以上是我作为中国彩绒画爱好者更是作为中国彩绒画传人对于彩绒画在今后创作创新道路上的思路与建议。上述可见,目前中国彩绒画在各个展会上获得了一些成绩,也就是标志着她在学术界获得了认可,所以通过作品可以让更多的人看到她,喜爱她,接受她,拥有她。所以说彩绒画的市场还需要在产业实践和行业发展层面进行拓展。
1、互联网推动市场
以“创意”推动发展,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不断上扬,在互联网的战略实施中成果突出。从大方向来看,我国从文化产业走向创意产业,再走向创意经济并不只是名词的改变。网络时代的来临,人们能足不出户就可知天下事。彩绒画是作品也是产品,既是产品,就可一方面通过互联网“引流”的方式,展示其有吸引力的作品,展示对应的信息。现在有智能手机的人都是一个媒体,都是可展示商家广告信息的渠道,利用这些资源,带来裂变,寻找大量潜在的客户和平台,结合大家的需求,构成合作方式,然后大家在各自的渠道进行推广,实现双赢。另一方面通过网络“运营”留住优质的客户。引流进来的客户怎样才能留存呢?我们认可一个品牌,就会从产品和服务两方面的体验出发,所以就要做好产品、做好服务,提升客户的体验感,持续发展。
2、开拓渠道与品牌合作推动市场
近几年来,国内对文化创意产品的需求远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我国此类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但还是存在着不足,比如营销管理人才的不足,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完善的政治体系的的缺乏,知名品牌较少,市场化程度不高等等。当年也正是这些原因影响了彩绒画的创作质量和品牌形象,从而导致彩绒画在中国的销售市场一蹶不振。
传统艺术产品的市场开拓,一方面从互联网扩大影响,另一方面也需要完善文化创意产品营销策略,注重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研究,鼓励众创,众筹。促进文创产品跨界融合;扩大文创产品的推广渠道,传统文化积极与文创品牌合作,借助市场成熟品牌的效应带动,达到合作共赢。
在国家重视传统文化传承和文化遗产保护,推进文创产品创新与发展的当代大环境下,民间工艺不断从边缘走向中心,经过多元化的整合,既立足于传统又不乏现代气息,相信通过产品自身与现代营销手段,传统艺术文创产品终将实现更多商业价值,也将会被大众重新认识和喜爱,在未来文创产品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姜雯 中国彩绒画宗白易大师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