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世纪80年代后,杨守玉的弟子陈亚先在继承杨守玉乱针绣针法的基础上,申请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列入常州三宝之一,陈列在常州博物馆内。
关键字:乱针绣 传承 责任
乱针绣是杨守玉独创的一种艺术形式,乱针绣所用的材料是蚕丝线和绣花针。还有各种质地的用来做绣的底料。以针代笔,以色丝为丹青,使绘画与刺绣融为一体,自成品格。乱针绣和平绣不一样,平绣所使用的是一种工艺的语言,而乱针绣绘画语言,是表达一种情感,让自己的情绪与绣画的主题融合于一个整体,又因绣的手法独特。
乱针绣的复杂与珍贵之处便是“乱”,而乱是有情理、有规则的乱,乱是为了求得整体的统一与更活泼的变化,绣者要根据自己的意向来运用线条的长短粗细、疏密深浅等变化。以“情”指挥针,以“线”表达意,情意相融。按照光和色的变化规律,以丰富多变的针线来体现作品的线条美与立体质感。从而使我们从作品中看到的一切乱,均符合情理与法则,让人感到乱中迸发出的活力,乱中显示出动感。一针一线是那么的自由交叠,又是那么的恰到好处。
当年,以杨守玉为代表创作的《老人头像》《少女与天鹅》《罗斯福》《斯大林》《毛泽东》等乱针绣作品,一经面世,就以耳目一新的格调轰动了画界绣坛,京、沪、宁等地多家报纸争相载文,称誉其为中国传统刺绣树立了“第三块里程碑”。江苏省教育厅对杨守玉首创乱针绣传令嘉奖,盛赞“绣法之完美所无善于此者”。艺术大师刘海粟先生盛赞乱针绣是“以针为笔,以丝为丹青,使绘画与绣法融为一体,自成品格。登刺绣艺术之高峰,见者莫不誉为神针”。
由于乱针绣是将画理和绣理相结合的刺绣艺术,要想达到刺绣如同作画一样的境界,要想抓住画中之魂,作者必须具备良好的绘画基础和丰富的刺绣技艺,二者缺一不可,这就对乱针绣从事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笔者认为只有创作出更好的作品,才以体现出起真正乱针绣的艺术价值,只要创作出更好的精品才能受到艺术行家的青睐,由于目前从事乱针绣的专业人士相对稀少,而培养出一名高艺术水准的作者更为稀缺,因此乱针绣作品的市场定位只能是精品面对高端人群,只要你每年新作不断,只要你的作品饱含乱针绣精华而又极富艺术感染力,自然会有行家慧眼识珠,有意者自然会花香蝶自来,其次要大力培养新生力量,让乱针绣代代相传。
丝线色彩
乱针绣在颜色的运用上也是比较大胆的,画的颜料有许许多多种,乱针绣刺绣的丝线我也数不清有多少种,每套丝线颜色由浅到深 ,少的有十几个色,多的一套丝线里有三十多色调,我自己手里有一百多套丝线,我的师姐们丝线盒里还要多,我们手里的针就像画笔,丝线就是颜料,在绣稿上穿针引线就像在作画一样,每幅绣品所绣的内容不同,篇幅大小不同,所需的时间也不同,有的几个月,有的时间更长需要几年才能完成。
《绣女情》
云帆
夜深沉,人未眠,幽幽灯光映红颜,沐手焚香倚绣绷。小小绣针银光闪,五彩丝线缀上边。
一针针绣,一线线扬,姑娘的心曲绣上面。
绣一个月牙挂天上,绣一颗星星与你伴;
绣一朵茉莉开院边,绣一阵清风吻花瓣;
绣一池清水鱼儿游,绣一支睡莲伫水间;
绣一帧山水寓深情,隔山隔水那情不断;
绣一幅花鸟相依恋,花艳鸟欢那心相连;
绣一朵白云飘蓝天,蓝天与白云语呢喃;
绣一串风铃挂窗前,飘落了牵挂与遣绻;
绣两颗红豆寄相思,相思的涟漪泛心田;
绣上家乡的小石桥,绣上门前的清水湾;
绣不尽眉间思与念,绣不尽眸中苦与甜;
绣不尽九曲柔肠意缠绵,绣不尽千丝万缕拨心弦;
江南烟雨锁翠柳,雨巷纸伞护情缘;风动帘钩燕依然,玉兰芙蓉仍等闲;谢却茶蘼轻声叹,曲曲心音针线弹;窗前灯光映红颜,千针万线心思缠。
夜深沉,人无眠,灯下绣女思连翩,针线难让心了然。小小绣针银光闪,千丝万缕牵情线。一针针绣,一线线连,针针线线是委婉。
我的老师张云涛女士也是我的婆婆,钟爱乱针绣一生,在多年的刺绣中,深谙刺绣个中滋味,故为绣女写下此篇。
我婆婆张云涛女士,与乱针绣结缘于1965年,也就是文革前最后一批进常州工艺美术学院研究所学员,当时杨守玉先生是研究所艺术总监,陈亚先 . 潘细琴 . 丁素琴 . 王兰珍 . 宗白易等老师是研究所指导老师。1966年后,由于众所周知原因研究所改行了。虽如此我婆婆张云涛女士对乱针绣的这份感情从为割舍,17岁到如今已是73岁白发苍苍,从未中断对乱针绣的研讨。
我婆婆很少出来参加活动,现在为了我们师姐们十几人,她一直鼓励我们出来参加活动,让我们多走出来看看,多出来学习,从开始学习乱针绣到出来参展中间有十几年时间,我们就是一直默默的跟着老师学习乱针绣,从一开始的老师说不管遇到什么事情老师一直我们坚强的后盾,老师会带着我们师姐们一直在往前走,到现在的我们遇事自己解决,再以后我们也会带着后面的学员们一直走下去,把常州乱针绣一直传承下去。
一 、传承人与创新的关系
非遗犹如肥沃的土地,土地成长成一朵美丽的山花,如何让乱针绣在祖国朵的山花园里开的更美更艳,这就是我们每个传承人义不容辞的职责所在,我们必须要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的创新,让非遗有更强的生命力,这就是义务,是责任,也是生命。
二 、传承人的职责
刺绣的发展史与社会的与时俱进是息息相关的,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进步与发展,这是我们作为新一代传承人的创新与使命,而乱针绣是常州文化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我们有责任让这 张常州的名片 增光。添彩 .乱针绣于传统刺绣而言不亚于一场刺绣的革命,一反传统刺绣的“ 平。 齐。 密”而是用 乱 .叠。 疏的针法,使用绘画的手法,用线条的疏密 叠加粗细创作出肌理,用色块的碰撞与融合而产生全新的视觉效果,由简单的平面呈现出立体的效果,产生近似油画且胜似油画的视觉效果,让画面的乱针产生动感,由丰富的色彩代替简单而单一的现象,让动感产生活力,乱中体现章法。产于传统而不拘泥于传统。让静中有动,色中有变,变中有化,让这一绣种在我们这一代手中变的更丰富,更生动。为时代服务,有时代的特色,我认为,应当成为传承人的理念和职责。
作为传承人,师从先辈的传统,然后在传统的基础上专研,更精深的发展与创新,做到承前启后,不负先人不负后辈,为刺绣事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哪怕是一丁点,一丝一毫,作为传人的一份初心与一份奉献,不负传承人的使命与责任!
参考资料:
1. 杨守玉 中国新闻网 [引用日期2017-07-19]
作者:郭海荣 助理工艺美术师 常州市美术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