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苏州玉雕仿古件创作的当代发展

[日期:2022-05-31]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内容摘要:仿古件是苏州玉雕创作发展始终绕不开的话题。仿古件与苏州玉雕整体相互依存,在当代的任何一个历史时期均是如此,只不过每个时期所扮演的角色有所区别而已。探讨苏州玉雕仿古件创作的当代发展,既是对苏州玉雕当代发展的一次梳理,也是对仿古件创作的又一次自省。
  
  关键词:仿古 玉雕 创新 时代 发展 苏州玉雕
  
  仿古件,顾名思义就是仿制老件的作品,其中所谓的老件便是非当时当代的作品,而仿制的内容则包含了模仿制作老件的制作工艺、意蕴品味等等诸多方面。苏州玉雕行业中提到的仿古件的常规概念,却要较此更为狭窄。苏州玉雕中的仿古件往往被单纯地定义为仿战汉时期偏纹饰类玉件、且多有浮雕、镂雕技艺的仿古作品。而仿制历史上的一些题材则被单独划分开来。比如仿制汉代貔貅的一些作品,被划归为动物件一类,仿制子冈牌一路的山水、花鸟件,又被命名为仿明清件。虽然这些动物件、仿明清件都无疑属于仿古件的广域认知范畴。但是,苏州玉雕仿古件确实有着这种潜移默化的认知定位。本文所诉述的相关仿古件的内容,建立在广域仿古件概念基础之上。
  
  谈苏州玉雕仿古件的当代发展,不得不穿插当代苏州玉雕的发展历程,因为二者在共同的发展历程中相辅相成。新中国成立后不久,苏州地区原本流散街巷的玉雕手艺人被召集起来,成立了生产小组,也就是苏州玉雕厂的前身。玉雕厂的建立,将玉雕创作资源笼聚一起,民间治玉规模在此一时期微乎其微。一直到改革开放后的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此间的三十余年时间里,仿古件创作是苏州玉雕厂的最主要生产任务,此时期的仿古件多是明清时期的炉瓶器皿件等大型玉器作品,也包含一些山子、台屏等较大体量作品。这些仿古件作品做成后,绝大多数投放到了国外市场创造外汇。由于受到传统理念、劳动机制、制作工具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此时期的仿古作品较大程度上沿袭了传统玉件的风格特色,并没有多少时代特色。与同时期的上海玉雕厂、扬州玉雕厂、北京玉雕厂等地方玉雕相比较,技艺水准相差较大。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度开展,国内玉器市场渐渐复苏,苏州玉雕厂的一些中坚力量,毅然决然地脱离开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海”开办个人作坊,继续从事玉雕创作。苏州玉雕厂逐步改革改制,退出了历史舞台。传统治玉人从聚拢一厂又分散巷陌。此时期的玉雕创作依然以仿古件为主流,作品规模也相应的变得倾向于小件发展。由于生产机制发生了改变,玉雕艺人的创作积极性高涨,制作技艺也不断提升,由于更直接地接触市场,在仿古件基础上的创新创作风头逐步升起,尤其是受到港台地区市场的影响,仿古件创作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创作高峰期。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二十一世纪伊始,苏州玉雕的仿古件作品逐步被全国市场所认可,大有赶超京沪之势。此时期的仿古件创作最大的特色便是技艺十分精湛。这一时期,也是苏州玉雕队伍形成壮大的黄金时期,从业队伍一度充盈至十余万人。仿古件创作见证了苏州玉雕当下腾飞的初始阶段。现在行业中的很多从业者也是在这一时期成长起来,仿古件创作也成为他们学徒生涯的一大主题。
  
  时间进入到二十一世纪,尤其是2008年奥运会以来,全国和田玉市场被全面激发,国民爱玉情怀逐步高涨。苏州玉雕逐步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可喜局面。玉雕创作题材也不再局限,仿古件在此时段遭遇了一次低潮,整个行业的创作情况已经大不如前。造成这一方面的原因有很多,首先便是大众审美出现了多元化的需求,应运而生出许多创新型题材;其次,仿古件玉雕作品经过了漫长的发展周期,出现了创作乏力的情况。尽管如此,此时期的一些仿古件作品却出现了较高水准,虽然行业占比已经不像以往一般庞大。尤为可喜的是,一些南红玛瑙、绿松石等玉料创作的仿古件作品让人眼前一亮,一扫过往仿古件古拙之感,确有几分萌宠之感,也算是对传统仿古件的一种创新创作。
  
  当今的和田玉市场可谓百花齐放,玉雕创作题材丰富且更为专业,特别是很多有美院学习经历的工手,开始全身心从事玉雕创作,丰富了玉雕创作的技法和题材。笔者作为仿古件玉雕创作者大军中的一员,依然坚信,仿古件创作不单是苏州玉雕发展的重要组成,更是未来玉雕长远发展的重要支柱主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仿古件创作依托传承有序的优秀老件做背书。无论是战汉时期的玉璧、玉圭等礼器,还是明清时期的子冈牌作品,在广大群众中有着深刻的认知和认同感。他们本身所附着的优秀制作工艺,时至今日依然值得广大从业者观摩学习和提升,他们本身有着精致的工艺魅力。其次,仿古件虽然是建立在仿老件的基础上,但是可以融入一些当下的审美元素,使之当今的仿古件作品古韵今风齐备。尤其是当今传统文化日益复苏的今天,大众对传统文化的解读热情高涨,更使得有新意的仿古玉雕前景光明。最后,便是仿古件在广大苏州玉雕从业者心目中,拥有深厚的感情积淀,手艺人对创作仿古件玉雕有热情又有能力,可谓几乎是每位玉雕从业者的看家本领,召之即来。
  

  当然,仿古件创作在当代苏州玉雕的发展,必然会受到全国玉器市场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但是,玉雕作为传统手工艺门类,与市场需求之间的辩证关系,也并没有如同普通商品的市场供求关系般敏锐。很多时候是玉雕作品本身决定市场需求的产生。由此可见,仿古件玉雕作品在当今的发展,取决因素还是主要在仿古件作品本身。


  参考文献:[1]博观。大国玉魂[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14.3

  
  作者简介:
  
  金国忠,男,工艺美术师,苏州民间工艺家,苏州顺石玉雕工作室主人,师承吴金星老师。从事玉雕创作二十余年,擅长仿古件、动物件题材创作。其作品古朴大气、技艺精湛,兼容工艺与气韵,具备鲜明的艺术特色。其代表作品多次获得苏州子冈杯金奖。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