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漆艺;首饰设计;传承;创新
一、中国漆艺发展史
古语云:“滴漆入土,千年不坏。”说的就是漆器。漆器在中国古代在像陶瓷和丝绸一样,是我国古代最为的重要发明,更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新石器时代的漆器制造处于探索阶段,主要制作生活用品,漆色以红、黑两种单色为主,制作工艺仅有彩绘和镶嵌两种。在商周时期,漆器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大漆工艺已经相对成熟,除去彩绘与镶嵌,人们还研制出了雕漆等更多髹饰的手法,让漆器的表现形式更加多姿多彩。除了人们的日常所用的实用性器皿之外,商朝的许多贵族的墓葬也使用了漆绘的形式,殷墟墓葬之中出土的漆绘棺木之上还留有鲜艳的彩漆。战国时期的漆器,最常见的是日常生活用品,如碗、筷、茶具等,其次的兵器与乐器。汉代漆器是实用和美观结合的工艺品典范。除了以饮食器皿为主的容器,另外还增加了大件的物品,制作方式多有木胎、竹胎和夹纻胎等。宋代以后,中国的大漆工艺达到了鼎盛,大漆制品在民间也极为兴旺,漆器制造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人们的欣赏水平也在逐步提高,漆器生产趋势逐渐往艺术品上发展。明清两代的漆工艺在继承唐宋元优秀传统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以多种传统技法相结合为特点,进入了技法多变的辉煌的新时代。特别是明清两代的宫廷漆器,异彩纷呈,创造了许多我国工艺美术史上的珍宝。
二、漆艺发展现状
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当下,各行各业都转变了原有的发展模式,直播、短视频等带来巨大机遇的同时也对传统产业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就目前来说,漆艺在国内的发展并不乐观,令人扼腕的是,随着工业化发展,髹漆艺术逐渐衰落,就连与之相关的“髹”字,也成了生僻字,而现代漆艺还是日韩占据重要的地位。一方面,大漆用品制作成本高、难度大并且市场行业需求量低,在国内的环境中普遍缺乏实用性功能,再加上创作手段过于保守传统,在不乏新颖设计作品的现代大环境中,实用型漆器难以渗入普通大众的生活。而接触大漆会有过敏反应也是大多数人不愿意从事漆艺行业的一大原因之一。另一方面,在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下,快销品众多,相对而言大漆艺术品的制作过于繁琐、要求高且无法批量快速生产,因此大家对于漆艺的印象还停留在艺术创作与院校教育中。将漆艺运用在首饰当中是漆艺跟随时代发展的一条突破性道路,另辟蹊径,不断开拓产品形式也是发展大漆艺术的重要途径之一。
三、漆艺与首饰设计的结合
(1)漆艺技法美在首饰设计中的展现
千年流传下来的大漆髹饰技法丰富多彩,镶嵌、堆漆、莳绘、晕染、变塗、罩漆磨绘使漆艺术品灵动又不失高雅。这些技法既可以独立运用,形成各自的作品,又可以综合运用。漆的透明属性又给漆首饰带来一丝神秘感,罩染在纹理好看的金属、木材后研磨,因研磨的轻重不一而有浓淡变化,给大漆首饰带来奇幻的朦胧之美。大漆与首饰相结合,将大漆独特的髹饰技法融入金银中,大漆的温润给坚硬的金属带来无限可能。
(2)漆艺工艺美在首饰设计中的展现
漆艺的工艺美主要表现是视觉美,大漆是有温度的,漆作品的触感温润如玉,视觉效果更是整体通透,通过色彩、光泽、肌理质感等视觉语言产生视觉的愉悦,给人一种或含蓄内敛、温润典雅的美感。任何传播媒介都无法反应出漆艺原作的美感,这正是大漆的魅力所在。大漆独特的工艺美也给首饰带来一条与众不同的发展方式。
(3)漆艺色彩美在首饰设计中的展现
漆艺的肌理纹路可谓是千变万化,它的美永远丰富多彩,不满足于漆黑、朱红,利用漆的粘性粘贴来自自然的美丽。于是有了罩漆研磨、螺钿镶嵌、蛋壳镶嵌等,而到了到珠宝首饰上,现代艺术家将宝石、珍珠、金属等嵌在漆首饰上,它们与黑漆的质朴互相衬托对比,相得益彰。
四、漆艺首饰的发展前景
近几年,越来越多人开始呼吁挽留大漆技艺,传承中国漆器文化。随着非遗保护的理念认识不断深入人心,中国漆艺发展的空间也在不断拓宽。越来越多的艺术家注意到大漆,惊艳于传统工艺与现代首饰的碰撞所带来的视觉冲击力,他们看到了大漆的美、大漆的温度、大漆的无限创造力,不遗余力的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同时创造新颖的髹饰技法运用到首饰设计中,使得大漆也能与多种工艺相结合,如银镶漆片、烤漆与银饰、漆与竹木雕等等,这些新颖的制作方式打破了大漆多年来修饰器皿,制作只可远观的艺术品的局面,突破了大漆技艺设计的局限性,走进首饰的领域并大放异彩。而漆艺这种中国传统工艺技法在现代首饰设计中的运用不仅是对中国传统工艺的保护、复兴和传承,同时也是发展弘扬中国传统漆艺文化的新载体与新语言。在未来首饰的发展道路上,大漆首饰将会成为一种新潮流、新艺术、新语言。
参考文献:
[1] 《中国工艺美术史》田自秉编著东方出版中心2009年9月第一版
[2] 《漆艺》乔十光主编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
[3]《髹饰录解说》王世襄编著文物出版社1983年出版
作者:查文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