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麻银底彩绘《簪花仕女图》挂屏的艺术创作

[日期:2022-07-18]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摘要:本文以《簪花仕女图》作品为例,在运用扬州漆器彩绘技法进行创作的过程中提出自己的心得体会。
  
  关键词: 彩绘 扬州漆器 簪花仕女图
  
  彩绘是中国最古老的漆器工艺品种,扬州在秦汉时期就已有很高的制作水平和较大的生产规模。其工艺采用中国大漆与入漆色调制成各种色彩,按画面及工艺要求绘制在髹好的漆面上,装饰在各类壁画、屏风、家具和各种礼品、纪念品等产品上,用笔渲染细腻,图案纹样精致优美,栩栩如生,可反映古今不同时代的画面,色彩雅致,气韵生动,具有中国工笔重彩画的特色。
  
  一、《簪花仕女图》原作的历史背景
  
  唐朝安史之乱以后,当代统治阶级为了粉饰太平,提倡所谓“文治”,也正好吻合了当时人民历经战乱、渴望安宁社会的生活的心情,宴游的风气从此大开,奢侈之风成为天宝以后统治者崇尚的对象,到了贞元年间,这种风气就更为突出。杜牧当时这样描述:至于贞元末,风流悠绮靡。周昉的《簪花仕女图》正是这个时期的典型代表,画家如实的描绘了在奢靡风气支配下的唐代宫廷仕女嬉游生活的典型环境。画中主要描写了六位衣着艳丽的贵族妇女及其侍女于春夏之交赏花游园。 另有小狗、白鹤及辛夷花点缀其间。 人物形象显得丰腴而华贵,具有唐代的典型特征。画中体现出当时画家的闲适的心情。
  
  二、《簪花仕女图》挂屏的创作技法
  
  《簪花仕女图》挂屏把原作的画本与扬州漆器技艺相结合,运用传统工艺的手法二次创作。挂屏底胚采用木质做漆工,先用批腻子、刮灰、裱布。然后撒上贝壳磨成的碎屑,再贴上银箔,再此底胚上进行绘制。绘制完成后罩清漆器进行保护,配以红木边框,一幅集古画与传统工艺相结合的精品诞生,适合古典中式、新中式的室内装饰。
  
  制作过程中的注意点和难点:画人物时,技术难度较高,因为彩绘人物不但要蕴染自然,而且要掌握好人体的生理结构,稍一疏忽,就会比例失调,这些要有高超的艺术技巧,对生活的细密观察和创作的严谨态度,需要有足够的经验,还要有一丝不苟的精神。脸部是比较难画的,先把脸部线条的轮廓描绘出来,然后用油画颜料和油漆颜料混合接近人物的肤色就可以了,然后从眉毛向嘴巴由淡粉色转为肤色慢慢的蕴染开,蕴染的时候动作要轻柔,越往嘴巴肤色的面越大,那样染出的脸部才能栩栩如生,然后开始画眉毛,古代女子的眉毛是弯弯的细眉,神态有高有低,两边的眉毛要一样的高低,弯度要适中,不同的眉型体现不同女性的美,眼睛是重要的部分,我在画的时候,先把眼睛的四周用黑色作为打底,然后把眼睛里的亮点圈出来,有了轮廓后,再用浅咖啡色画出它的双眼皮,看起来很有神,虽然眼睛的地方只有黄豆那么大小的方位,但是每画一笔是非常关键的。眼神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我在彩绘时对色彩的把握一定要多加注意,在眼睛的西周有颜色的交接处可以加点相应的亮色进去,这样画出来的人物会更具有生动灵活性,眼睛也会更有神韵感。
  
  三、麻银底彩绘挂屏的艺术特色
  
  麻银底彩绘《簪花仕女图》挂屏是把古代名画用漆艺手法进行二次创作的一种突破,我们还借鉴了《千里江山图》、《百骏图》、《虢国夫人出游图》、《韩熙载夜宴图》等古代名画。这类名画通过扬州漆器的技法重新融入了新时代的社会生活。主要陈列于大型会议厅、酒店宾馆等室内装饰,适合的场馆情形非常多。一方面符合了市场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需求,传统文化的回归已经成为一种必然,正日新月异的发展着。这方面的市场需求日益增长。集合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古代名画于一体的挂屏,不论从产品定位、档次都出身不凡。另一方面满足了消费者的个性化定制的需求。个性化定制是用户介入产品的生产过程,将指定的图案和文字制作到指定的产品上,用户获得自己定制的个人属性强烈的商品或获得与其个人需求匹配的产品或服务。对于消费者来说,定制任何产品本就是一个非常愉悦的生活经历,不是为了炫富,不是为了身份象征。个性化定制的过程融入了消费者主动参与的乐趣,其中浸入了消费者的智慧和设计思路。消费者可以指定喜欢的古代名画,采用不同的漆艺手法去制作出不同造型风格的作品,装饰在家中能细细品味,有文化的成就感。这是目前的一种市场需求。个性化定制中消费者选取名画的过程实际上能反映出消费者的心态,《簪花仕女图》中的闲适,《千里江山图》的大气,《虢国夫人出游图》的奢华。
  
  结语: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市场的需求也日新月异。作为扬州漆器的制作者,在变化的市场面前要做到静心创作,以不变应万变,这也是每个人都面临的难题。唯有自我静心,摒弃浮躁,放平心态,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花静大师曾经说过,对漆器作品的创作,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热爱,全身心地投入创作也正是最舒服的状态。画笔握在手中不停地来回运转,各种色彩不停地调和,绚丽的画面一点点的在眼前呈现出来,然后一幅幅作品构成了最和谐、最精致的画面。当作品完成后,一套气脉相连,节奏鲜明簪花仕女图便展现在我的眼前了。当时内心无比的兴奋。艺术永远是学无止境的,探索无止境的,创新无止境的。因此,我们要不断地探索漆画技法,不断地超越自己,使自己的漆画技法不断的成熟完美起来,这有这样才能把漆器工艺发扬光大,才能更好的做好非遗文化的传承。
  
  参考文献:
  
  1、张燕:《扬州漆器史》,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版
  
  2、陈恩深 当代漆艺[M].重庆 重庆出版社 2003年版 
  
  作者简介:    
  
  张丽,工艺美术师,江苏省乡土人才“三带”新秀,工作于扬州漆器厂。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