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檀香扇的形成发展及艺术价值

[日期:2022-08-15]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提要:苏州早就是一个具有制扇历史的手工业名城,当时主要以竹、木、绢、纸、丝绸等为原材料,品种繁多,有折扇、纸团扇、绢扇、羽毛扇、芭蕉扇。檀香扇是在折扇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至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檀香扇的制作已日趋完美,无论是常规的产品,还是特定规格的产品,其美化手法,均采用“拉花”、“烫花”、“雕花”的三花技艺进行装饰。檀香扇以其优美的造型、清幽的芳香、精美的画面及主题图案,形成了“精、细、雅、洁”的艺术特点,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极高的声誉。

  关键词:檀香扇 形成发展 艺术价值

  一、檀香扇的形成发展

  我国的制扇业历史悠久,早在上古时代的虞舜时期,就有“王明扇”;殷商时就有“雉尾扇”,汉魏至唐代就流行“纨扇”、团扇,至宋代出现了折叠扇,明清时期制扇业就流行并发展。

  苏州早就是一个具有制扇历史的手工业名城,当时主要以竹、木、绢、纸、丝绸等为原材料,品种繁多,有折扇、纸团扇、绢扇、羽毛扇、芭蕉扇。折扇分为男扇及女扇,在当时老苏州临近阊门的桃花坞、西街、吴趋坊、东西中市一带制扇作坊盛市,当时的扇庄有“张多记”、“陆清记”、“扬政记”、“祝金记”、“吴仁记”、“李瑞记”等等。这些作坊大多是前店后作坊,夏季销售各种扇子,有绢扇、纸团扇,但以竹拆扇为最多,冬季销售帽子,称为“扇帽庄”。当时的制扇艺人为了使折扇的身价更高,已经开始用红木、象牙等贵重材料经琢磨、雕刻、髹漆而成,据传当时著名艺人所制的扇骨“一柄值三、四金”。苏州所产的折扇传遍大江南北,盛况空前。“水磨骨玉折扇”有“苏州雅扇”之称。扇骨采用清白无斑点的冬季毛竹,经过劈、浸、晒、磨、烫手工造型,加工成腊黄玉润,丝纹纤细,光洁明亮的扇骨。扇面采用花纹清晰的棉料宣纸,上胶矾裱制而成,厚薄均匀,平正牢韧,久用不裂,配上书画,令人爱不释手。

  不难看出,历代制扇业的发展史是扇子品类和工艺操作的变革史,是历代制扇艺人智慧和财富的不断积累,不断创新和提高的发展史是前人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檀香扇就是在折扇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约在清末明初时期,由原“张多记”的制扇艺人采用由印度传入的檀香木为材料,并吸取了一种日本女扇的形式,创作试制成功的。由于檀香木有一种令人陶醉的幽香,由檀香木制作而成的檀香扇,一经问世,深受人们的喜爱,特别是当时大户人家的千金小姐更是爱不释手,争相购买,一柄在手,香溢四座,一方面衬托了大家闺秀小姐女士的俊美,同时也提高了她们的品味和身价。

  至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檀香扇的制作已日趋完美,从品种大类来说,分为男扇和女扇二大类,所谓男扇,与折扇相比无大区别,只是使用的材料不同,制作更精细而已。女扇就较精美、灵巧,大多是扇面裱上宽度不等色彩相异的绢面,并在绢面施以不同内容的国画,有工笔的,也有写意的,题材以“梅、兰、竹、菊”、牡丹、湖花、紫藤、月季、仕女、园林山水等。扇边施以雕花,然后挂上各种颜色的流苏,甚是可爱。全面的檀香扇有不同的尺寸,一般分为6.1寸(20公分)、7寸(23公分)、8寸(27公分),除此以外,还少量制作特大型的(30~56公分)左右的檀香扇,及檀香宫扇。这一类特定规格选材较难,还需进行特定的设计,一般是由商家定制的陈列品,或是用来参加展览的观尝品,因此只是少量的制作。无论是常规的产品,还是特定规格的产品,其美化手法,均采用“拉花”、“烫花”、“雕花”的三花技艺进行装饰(“画花”只是在檀香绢面上使用)。

  全面的檀香扇在制作方式上分为“全拉型”和“拉烫结合型”,一把檀香扇一般是由二十八或三十片篾,两边配上较厚的边组成,主要的制作工序有锯工、造型、拉花、烫花、雕花、画花、磨工等十多道工序才能成为一件精美的艺术品。任何一件艺术品都有其独特的艺术特点,檀香扇作为一种造型艺术,既具造型艺术的普遍特征,又有区别于其它艺术形态的特征,而独具自身的艺术特征,檀香扇以其优美的造型、清幽的芳香、精美的画面及主题图案,形成了“精、细、雅、洁”的艺术特点,并给人以纤巧玲珑的深刻印象。苏州的檀香扇,以精湛的技艺、新颖的构思、精细的图案、丰富的品类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极高的声誉。

  二、檀香扇的艺术及其价值

  每一件精美的艺术品,特别是工艺美术品,都离不开设计与制作二大要领。设计与制作是一种整体方案,二者必须密切配合。设计是灵魂,制作是关键。苏州檀香扇是著名的传统手工艺品,芬芳馥郁、玲珑雅致,以其精美的制作工艺蜚声中外,其中最主要的就多年来在檀香的制作过程中,比较完美地解决了设计与制作的关系,这是经验的积累,也是前人留下的宝贵财富。

  檀香扇作为一种高档的工艺美术品,它所表达的内容,一般多为富贵、庄重、典雅、喜庆、吉祥如意等。具体来说有“松鹤”、“梅雀”、“百果”、“花鸟”、“仕女”、“园林”、“佛像”、“民间故事”等传统题材是檀香扇所表现的常用题材。

  檀香扇的设计布局,檀香扇的独特造型决定它横构图较多,应以构图舒适、主题居中,灵巧飘逸,主次分明为宜。也可采用均衡对称的构图,总之务必做到主体突出,层次分明。

  在制作手法上主要有二种,一种是以图案为主,通过主体图案和陪衬图案来表现,采用全篾拉空即“全拉”,例:全拉檀香扇“梅”、“兰”、“竹”、“菊”,如果以“兰花”为主题,飘逸的兰花在整把扇子的最佳位置,细长优美的兰花叶子在扇中展开,为了使“兰花”更为突出和显目,采用留白的手法,除此以外,全部用细拉底纹来衬托,此类檀香扇只要构图舒适,底纹精细、剔透,便能取得极好的艺术效果。另一种则是以烫花为主,即主体图案留白后再施以“烫花”手法来描绘渲染主题,主体部位以外,则施以全拉工艺,例“八仙过海”主体部分留白后施以“烫花”工艺,其它留下的扇篾全部用细拉花手法镂空,主题十分突出,整把扇子的艺术效果达到了十分理想的境界。在制作檀香扇的十多道生产工序中,尤以“拉花”为美化,装饰檀香扇的主要手段。

  “拉花”是根据设计图样在扇篾上用白色颜料画好既定的美丽图案,然后拉花艺人在需作拉镂的纹样中逐一用极细钻头打眼,再用自制的用竹弓固定的钢丝锯在扇篾上施行拉镂刻的技艺。操作要领是拉花弓与扇篾要垂直,慢慢上下拉镂,并依据纹样慢慢向前推行,拉完一个眼再穿临近的另一个眼,就这样精美的图案纹样就逐一显示在你的眼前,这种工艺手法叙述容易,真正操作起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细拉花”的操作更是难上加难。“细拉花”技艺以“奇、巧、险”的操作难度高的特点著称,是制作檀香扇的独特工艺手法。

  檀香扇的“细拉花”工艺,是在时代的不断进步,制扇业的不断发展,制扇艺人的不断追求和努力之下逐步产生形成和发展的。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檀香扇尚处于稚嫩阶段,男用制式与竹拆扇无大区别,后来随着使用对象的转移,苏州檀香扇逐步由男式转为女式,造型趋向纤巧、镂空的拉花图案也随之应运而生,并由早期的简单粗糙,渐渐向精美、细腻的形式发展。

  六十年代中期,著名的工艺美术师周天民先生,突破了“粗拉花”陈旧形式的局限,使拉花技术逐步向“细拉花”进展,有许多精美的拉花纹样及设计图稿均出自他的笔下,并在不断的设计实践中取得了成功,每一件精品在制作前还由他与制作艺人共同探讨,并提出设想和要求,精美的“细拉花”图案引起了苏州檀香扇拉花技艺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一片扇篾上的“眼”以早先的八至十只,发展到后来的四百至五百只,目前已是上千只“眼”,其精细程度可想而知。“细拉花”技艺也随之不断提高,令人叹而观止,惊叹不已。一九八三年以二十六厘米细拉檀香扇“苏州沧浪亭”为代表的《苏州园林》组扇与二十三厘米细拉象牙折扇《樱花》一起入选为国家级工艺美术珍品,这些优秀作品均与“细拉花”技艺结下了不解之缘。

  檀香扇的精品制作,除了“细拉花”这一“独门绝技”之外,还须提及的是“烫花”艺术。“烫花”又称火绘和烙画,在特制的电笔上有导热的金属笔尖用以在扇篾上烫出各种不同内容的画面(最早的烫花技艺是用细的铁纤在炭基中烧红,再用铁钳夹住进行烫绘)。

  “烫花”是一门技艺难度较高,而又不易掌握和发挥的特殊技法。在檀香扇面上常见的表现题材有山水、园林、花鸟、人物(仕女)等。作为一名烫花艺人,必须具备二个条件:一是能熟练地掌握中国画中的线描技法;二是有扎实的素描基础。因为烫花是用电笔的笔尖(如同毛笔的中锋)勾勒出所描绘的物体外形及内部结构的线条,所勾勒的线条应根据所描绘的不同对象而进行变化。如同中国画中的双勾线条,落笔要正确,且有起有落、有粗有细、圆滑通顺。然后在确定明暗分界的基础上用电笔的侧面进行层层皴染,使描绘的对象逐步产生立体感,并烫出对象的质感。应该提及的是皴染时电笔的火候要低一些,否则檀香扇篾容易烫焦,皴染功夫高超的作品,其皴染部位应呈红褐色,且光亮自然。

  在拉烫结合精品类型的作品中,为了提高档次,使其更具艺术价值,在作品的某些部位还可采用镶嵌的艺术手法,如园林景色中的窗化可镶嵌细拉的象牙片,有如高档檀香扇“猫戏图”用银丝镶嵌在留白的花篮上,均取得了极佳的艺术效果。

  社会在进步,各类扇子的实用性真在逐步消失,特别是檀香扇这一精美的工艺美术品已成为了一种艺术欣赏品,而被各界有识之士收藏,有的已成为人们相互赠送的高档礼品。作为制扇行业的有关人士,应在创新设计,提高制作技艺的水平上继续努力,才能使檀香扇的制作后继有人,并不断地突破和发展,檀香扇是工艺美术百花园中的瑰宝,是几代艺人留下的宝贵财富,愿精美的檀香扇永驻历史舞台。

  作者简介:

  徐晓东,男,1969年10月生。工艺美术师。1988年毕业于苏州工艺美术职业中学。1989年进苏州檀香扇厂师从顾涛学习檀香扇拉花工艺。1990年8月完成了全檀香宫扇,双面异样《吉庆、献寿》的拉花工艺。1993年檀香扇厂制作生产大型象牙宫扇《姑苏名园》,完成了所有拉花任务。2010年经营檀韵轩扇庄至今,先后完成了檀香扇《拙政园》、《菊花》、《飞天》等,分别获得首届“苏艺杯”银奖、2015年江苏省“艺博杯”银奖、首届海峡两岸(苏州)文化艺术节金奖等。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