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团扇的传承与发展

[日期:2022-09-28]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摘要:中国扇文化深厚久远,传统手工艺品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对传统的材料、设计、生产过程进行创造性的改良,对传统手工艺品的文化底蕴进行新的探索与实践,使团扇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从而更好的延续与传承下去。

  关键词:设计、传承、创新

  扇子最早出现在殷代,用野鸡尾羽制成,称之为“障扇”,所以“扇”字里有个“羽”字。当时的扇子不是用来取凉,而是用于帝王外出巡视挡风避沙。扇面绘画缘起汉晋之间,西汉之后,扇子开始用于取凉,三国诸葛亮轻摇鹅毛扇,运筹帷幄,妙极横生,羽扇出风缓软。东汉时,改羽扇为丝、绢、绫罗之类织品,以便点缀绣画。一轮明月形的扇子称之为“纨扇”或“团扇”,也叫“合欢扇”。

  一、 团扇的精巧结构

  一把精致的团扇,主要由扇框、扇柄、扇面组成,制作步骤非常复杂,它多以竹、木、角、牙、铁丝为主要材料。其扇面多为绢面或书画、缂丝或刺绣,别出心裁;扇柄或竹柄或微雕、或彩绘、镂空、烫画各尽其巧;质料或素竹、或湘妃竹、或象牙、或玳瑁,雅而不俗。扇坠以真丝回龙须、玛瑙、玉髓等穗子来做点缀。

  (一)扇框,通常采用竹、木、骨等制作。骨制扇框,细腻通透。木制扇框,坚固小巧。竹制扇框,轻便结实,竹子韧性大,易弯曲,容易变换造型,且竹子产量多故成为扇框主要材料。如用竹烘烤制作其扇框,一般来说,团扇主要有圆形、六角形、腰圆形、海棠形、梅花形、芭蕉形等形状,这些扇子造型的仿生的事物大多是人们心目中对完美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比如圆形象征圆满、和谐,梅花象征傲骨、高洁,这些造型设计符合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审美心理。曲面越近似圆形比较好烤,多边形难度相对复杂,烘烤结束后还需静置观察检验是否变形,如变形,要再加以修正后再做接下来的工序。

  (二)扇柄,装饰固定作用,可用湘妃竹、梅鹿竹、紫竹、棕竹、凤眼竹等材料制作,在扇柄上有时还会进行微雕、烫花等,从而使整个团扇更加美观。

  (三)扇面,古代常用的有绢、绫、罗、刺绣、缂丝等面料制作,书、画是常用的装饰手法,以山水、花鸟、人物,或题有名人诗句,古色古香,极具观赏性。绷扇面也很讲究工艺,特别是缂丝,有的缂丝因为丝质的不同它的伸缩力度非常大,有时候明明面已经绷的“咚咚咚”响了,可能静置一会又松出来,因此裱缂丝扇相对难度要高一些。其次,扇框的包边也有难度,通常采用宋锦或素邹缎布料做包边,根据扇面的图案配色选择包边的颜色与之相呼应,需要尤其注意扇面之间的比例,包边的狭窄,包边越窄,越考验工艺难度。

  (四)扇坠,是扇柄下端系的装饰物,明谢肇淛《五杂俎.物部二》:扇之有坠,唐前未闻,宋高宗宴大臣,见张循王扇有玉孩儿坠子,则当时有之矣。说明在当时古人就用玉石做扇坠,而在如今,随着时代的演变,常见的扇坠基本是手工编织的回笼须流苏,或玉石、琉璃、玛瑙、竹子等用丝线配上一些新老可人的小零件编织制作,扇坠的装饰也让团扇整体更加雅致,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二、 团扇设计与创新

  团扇的产生时期主要以纳凉功能为主,随着时代的发展与人们的喜爱逐渐演绎为工艺欣赏之用,它的产生初始是为符合人们的某种生理需要而产生,在深入人们生活的过程中又随着所处社会的文化背景,礼教制度,个人认知、情感的不同而赋予更多的文化意义和社会意义。一把中国团扇就能惊艳整场巴黎时装周,时装加入众多中国传统技法和材质,像是缂丝、苏绣、盘金绣、珠绣、花鸟水墨山水手绘等,展现出温文尔雅的中国文化韵味。随着华服的兴起,几乎人手一把的团扇也把它所具有的艺术价值不断提升。早在古代,女子最中意一枚枚圆形的团扇,把它视为儿女情长、美好的定情之物,美好寓意的赋予,谱写了很多浪漫的故事。从最早寓意是对新婚男女的祝福,后来慢慢的引申为对家庭的祝福,祝愿家庭美好,阖家欢乐。而在现代的婚礼上,团扇的作用其实也相当于是红盖头,有遮面、遮羞的说法,现代婚礼的秀禾服,搭配上中式独特的团扇,加上现代工艺的结合,这些寓意较好的图案通过创新设计成为婚礼新娘手中不可多得的精美饰品。常见的一些扇面通常用较为喜庆的大红色,像是手绘、缂丝、刺绣,绣上一些祝福寓意的图案,如荷花图,寓意“和和美美”、金鱼图寓意“金玉满堂”、鸳鸯图,以鸳鸯比作夫妻,唐代诗人卢照邻《长安古意》诗,诗中就有“愿做鸳鸯不羡仙”一句,赞美了好的爱情,。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审美水平提高,要求亦有所不同,故而在制作扇子的过程中,也会更加注重扇子的各个结构,从细节着手。团扇不管在结构还是装饰上,都愈加精良,小巧。

  在当今社会,团扇已经发展成一种文化产品,作为一种装点装饰生活的瑰丽饰品陈设,给人以美的享受,是苏州吴地文化的一种代言。还有很多其所具备极为丰富的文化价值内涵,给团扇持有者有一种心灵的寄托和依赖,这或许成为大家心之向往的根本原因。团扇更符合时代的审美,有多少人能理解它的人文情怀,拾得它的精美,静心去体会一番古人的智慧与生活的雅致。怎样能将传统的陈旧的工艺品通过我们年轻一代的创新,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设计一些新的团扇,使传承二字更具生命力。

  作为一名制扇人士,应不断创新,提高技艺水平,希望通过不懈的努力,使团扇这项艺术与重要的文化载体得以更好的传承下去。


      作者:蔡兴法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