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互联网时代苏绣产业的发展研究

[日期:2022-11-03]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摘要: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于艺术的追求也更加深入。在文化自信的理念下,作为我国传统民间美术的苏州刺绣,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与喜爱。互联网时代改变了许多传统产业的发展格局,苏绣产业也不例外。在互联网背景下,苏绣产业的发展迎来了许多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不少威胁。对于苏绣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必须运用互联网思维加以解决。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苏绣;产业发展

  引言

  我国关于苏绣最早的记载,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吴王孙权命赵达之妹在方锦上绣出万国图案。宋代苏绣进入高峰,在原有的手工艺上进行提高,研究出很多新颖针法,改善传统针线,使所绣作品更加细腻。明代进入了成熟期,刺绣作品中加入绘画,使所绣作品绘声绘色,形成独有的风格。清朝是苏绣的全盛时期,苏绣个性化地量身定做,在梅花绣制工艺上有了新的飞跃。民国初期,在西方文化的引领下,沈寿的作品《意大利皇后爱丽娜像》,在刺绣中融入肖神仿真的特点。到现代,苏绣在传统上融入书画的精华,杨守玉研究出“乱针绣”,使苏绣作品具有照片般的水平。在互联网时代,苏绣已经逐步形成了产业化,因此探究其在互联网时代的产业发展,对于推动苏绣历史传承,将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互联网时代苏绣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互联网时代苏绣产业发展的机遇

  苏绣通过近几年快速发展,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研发体系,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形成明显优于湘绣的人才结构。在营销、设计、后备技术人才方面,苏州政府及苏州刺绣厂家投入巨大资金积极参与社会资源的优化,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以苏州娇古苏绣为代表的苏绣厂家,近些年来结合传统的市场营销与现代电子商务营销模式,在短期内取得骄人成绩,成为行业内的一枝独秀,引领着苏绣的发展方向,并成为行业内产品资源、市场营销、快速物流配送、人才资源、制作设计等优势集于一体的品牌苏绣厂家。具体来说,在互联网时代,苏绣产业主要迎来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机遇:

  一是品牌传播范围更广。在互联网时代,人们可以随时利用手机、电脑等终端浏览各种有关苏绣的新闻、视频等,不断增强民众对于苏绣的认识和了解。苏绣相关的企业如果充分利用各类新媒体进行品牌传播,将会使苏绣文化以及自己的苏绣品牌被更多人所知。二是产品销售更加便捷。在互联网时代,网络购物已经成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之一,利用各种电商平台,可以将苏绣产品销售到全国乃至全世界去。三是产业调整更加科学。利用互联网时代的大数据技术,可以分析苏绣产业发展的现状,以详实的数据作为支撑,可以让苏绣产业调整更加具有针对性。

  (二)互联网时代苏绣产业发展的挑战

  互联网时代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对于苏绣产业来说,其面临的挑战也不可小觑。

  一是行业内部竞争愈加激烈。在互联网时代,苏绣行业之间各企业、各品牌的产品能够更加直截了当地展现在客户面前,客户对于苏绣产品的选择也更加多元化,因此许多企业为了获得客户青睐,选择了降价促销、疯狂营销、打折推销等手段,加剧了苏绣产业行业内部的竞争。二是外部威胁数量增多。各种国内和国外刺绣文化和产品通过互联网进行传播,冲击了苏绣的市场份额。三是创新发展要求更高。互联网时代十分强调创新,只有不断进行创新才能满足文化需求不断提高的广大互联网受众,因此对于苏绣来说,也必须要结合互联网时代特点,在产品设计、宣传、营销等方面进行创新。

  二、互联网时代苏绣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传承保护困难重重

  互联网时代,人们普遍追求的是快速变现,什么产品产量高、销量好、变现快,企业和商家就会生产销售什么产品。对于苏绣这种需要许多专业化的“绣娘”一针一线编织的产品来说,不仅产品生产周期长,人工费用也相对高昂。于是导致了苏绣产业发展缓慢。另外,在互联网时代,年轻人都喜欢更加轻松自由的工作,对于苏绣“绣娘”这样枯燥的职业来说,不仅工作内容吸引不了年轻女性,工资待遇也无法满足她们的要求。因此,越来越多的苏绣企业招不到“绣娘”,年龄逐渐增大的许多“绣娘”也寻不到自己的接班人。可以说,互联网时代,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愿意“六七岁低头拿针,再抬头已是华发苍颜”的苏绣传承人已经无迹可寻,不难看出,当前苏绣正面临着后继无人,难以传承的窘迫局面。

  (二)宣传推广手段缺乏

  近年来,不少苏绣珍品陆续出现在世界各大拍卖行上,并且拍出了不菲的价格。凝结了无数人力结晶,传承了中华民间艺术文化的苏绣,已经成为了艺术收藏界的风向标之一。然而,在互联网时代,作为世界三大顶级手工珍品之一的苏绣,仅仅在艺术收藏界得到认可是不够的。就目前来看,我国许多民众并不了解苏绣的历史、文化及其艺术价值,而苏绣产品的市场也主要集中在江浙沪一带以及海外部分地区。这主要与苏绣的宣传推广不够有关。虽然在苏州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苏绣文化艺术研究中心,苏州有关部门也出台了各种促进苏绣传承创新发展的规定措施,但是从效果来看,其对于苏绣的宣传、推广、促销的影响还相对较小。互联网时代,单靠政府一方进行宣传推广是不够的,不仅推广范围不够广,能够使用的宣传手段也不够多。

  (三)结合时代创新不够

  互联网时代,人们的审美是多元化的,不断进步的。在受到各种外来新奇文化的熏陶后,哪怕对于苏绣这种中国传统民间手工艺,也迫切要求其进行内容、形式等方面的创新。但就当前整个苏绣产业来看,能够进行创新的企业和个人寥寥无几。表现在各家产品图案基本雷同、款式基本一样,整体质量不高,且呈下坡趋势。以苏绣的图案为例,大多为山水、湖田、动物等自然景观和事物,能够结合时代特色创新的相对较少。相比于《十八尊者》《刺绣红夜摩唐卡》等具有历史文化价值,能够拍出高价的刺绣作品来说,这些普通的现代山水图案并没有太多的意蕴,对于收藏者来说也没有太大的价值,而普通购买者的需求又相对较小,从而严重制约了苏绣产业的发展。

  三、互联网时代苏绣产业发展的对策

  (一)加强苏绣文化的传承保护

  要发展苏绣产业,就必须重视苏绣文化的传承保护。作为一个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中国民间传统艺术,苏绣可以传承的文化内容相对较多,除了其手工制作,精美绝伦之外,历史上一些关于苏绣的故事也能够在互联网上得到广泛传播。因此,苏绣传承保护的有关部门,应该着重收集有关苏绣的历史传说、文化内涵等,并结合苏绣珍品的制作、收藏等,讲好“苏绣故事”,让越拉越多的人了解苏绣文化,认可苏绣产品。

  另外,针对当前苏绣传承人“绣娘”后继无人的现状,苏州市政府应该出台相关的就业政策,鼓励更多的年轻人从事苏绣制作、传承相关工作。同时大力宣扬苏绣传承人和优秀“绣娘”的事迹,营造一种从事苏绣文化保护工作十分光荣的良好氛围。苏绣的生产制造企业,应该提高“绣娘”的薪资福利水平,让付出辛勤劳作的“绣娘”们获得比其他行业更好的待遇。

  (二)充分利用互联网进行宣推

  互联网时代,谁的宣传推广做得好,谁就能获得更多流量,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当前,能够运用于互联网宣传的手段相对较多,除了最常见的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外,还有抖音、火山等目前大受欢迎的小视频。苏绣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精美绝伦,原本就让人赏心悦目。如果能够利用各种互联网技术加以修饰,以图片或者短视频的方式展现在互联网受众的眼前,必然能够起到十分有效的宣传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互联网时代的宣推是需要多方协作的。对于苏绣来说,单靠政府部门是不够的,还必须要将苏绣行业的众多企业和中国的各种民间艺术保护协会纳入进来,与各种新媒体平台积极开展合作,不断提高苏绣文化和产品宣传的范围和力度。

  (三)突出时代特色不断创新

  “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在互联网时代,谁能够创新出更多受欢迎的产品和内容,谁就能够站在市场的制高点。对于苏绣产业来说,虽然传承的是千年的中国民间艺术文化,但是只有传承、没有创新,是无法在瞬息万变的互联网时代勇立潮头的。苏绣应该主动结合时代发展,在图案内容、针法结构等方面进行创新。可以学习“北京故宫”的做法,推出更多具有时代特色,同时又结合历史文化的产品。

  另外,互联网中的年轻人是主力,因此苏绣必须根据年轻人的喜好进行创新。例如,苏绣大师姚慧芬就积极与中央美术学院的当代艺术家进行合作,设计符合当代年轻人审美价值的苏绣作品,她还提出,要“让针法活起来”,为整个苏绣行业注入新活力,让更多的年轻人接受苏绣文化。

  结语

  在“内卷”的互联网时代,苏绣产业如何突破创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顺利“出圈”,是需要长期研究的课题。本文指出了苏绣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传承保护困难、宣推手段缺乏和创新发展不够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的是政府、行业、企业等多方联动,不断更新观念、继承发扬苏绣文化,做好传承保护的同时积极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申妍妍.乡村振兴背景下苏绣文创产业发展策略[J].纺织报告,2022,41(07):28-30.

  [2]梁妮.当代苏绣艺术市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22.

  [3]何敏.现代文创视角下苏绣文创品研发的创新思考[J].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04):78-81.

  [4]廖晨竹.基于核心竞争力视角的苏绣文化产业发展路径探究[J].文化产业研究,2019(03):293-303.

  [5]李杨,熊莹.传统与创新之间:苏绣的传承、保护与产业发展研究[J].民族艺术研究,2017,30(04):119-126.


  作者:杨雪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