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时代玉雕工匠不仅要传承玉雕技艺,更要将传统玉雕技艺传承下去,做好玉雕作品的设计,学会创新探索,适应快速变化的审美潮流,根据审美发展潮流进行精心设计,在创意设计中反映出来的作品内涵。本文结合笔者玉雕作品《净心》的创作实践,浅谈玉雕设计过程。
关键字:玉雕 雕刻 设计
玉雕作为我国最古老的雕刻品种之一,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玉制工具,到封建时代被作为礼器,再到寻常百姓都能使用的装饰佩件,玉雕艺术代代传承至今,其形制和作用均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一件优秀的玉雕作品不仅能体现出玉雕工匠的雕刻技艺,更能体现其创新与巧思,朴实的原石在经过玉雕工匠的精心设计和雕刻后变为夺人眼球的玉雕作品,承载着我国传统工艺美术审美与文化内涵。可以说,对玉雕作品的设计,是玉雕作品能在当下琳琅满目的玉雕市场中脱颖而出的重要因素。
一、设计作品题材,确定作品形状
设计是玉雕创作中最为关键的环节,玉雕作品的设计实践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在设计并绘制好主题后,从玉料里挑选合适的原石进行打磨和雕刻,另一种则是根据所拥有的原石,根据其特点进行设计。但往往一件优秀的作品需要两种方式相结合,设计的第一步是确定作品的大致形状,这一步骤不仅要求玉雕工匠熟悉自己所要创作设计的内容,还要具备绘画基础和专业艺术知识,能将设计内容完美地表达出来,例如人物题材的设计需要注意脸部五官神情的和谐、人物身体四肢的比例、衣物的褶皱及随风飘动的走向等;设计瑞兽动物则要注重其头身比例大小,以及运动的方式特点,动作需自然、轻盈等;设计花卉植物则需要将花瓣茎叶的纹理走向表达清晰,万物需走势自然、搭配合理。
笔者在设计《净心》时,首先考虑玉石的形状,其两头稍尖而中间较宽,形似莲花,于是结合心中所思设计出大致图案,决定以莲花外形来体现主题,观莲花可净眼净心,闻莲香则怡心怡神。但设计构思并不是单纯地依靠将脑海中的想象雕刻到原石上就能成功,莲花花瓣该如何走向?曲度如何?很多时候玉雕工匠要将所构思的图案纹样先绘制在纸上,待图案修改完全满意后再在玉石料上进行绘制,并且会针对同一题材构思多种图案,最终选择最佳方案进行雕刻。这就决定了我们当代玉雕工匠不仅要在生活中善于发现美并积累设计素材,更要对玉石的外形进行考量,将情感表达注入作品中,在观察的同时在脑中构思题材,才能避免浪费玉料、硬套题材等情况。
二、细化作品设计,注重线条塑造
对玉雕作品的设计不仅是完善作品的过程,更体现了玉雕工匠对艺术认真负责的态度,这一点反映在作品的细节设计中。在确定好作品题材和基本图案之后,必须对作品进行更加细枝末节的细节设计,这一步骤往往会在纸上进行,但更多情况是用笔在开好的玉石上绘制设计稿,并根据玉料的形状走向和特质进行细化设计。
笔者时常将生活中一些鸟类、花卉等景物拍摄下来作为作品的灵感来源,有助于对作品细节的塑造。《净心》在细化设计时,笔者就参照了许多往期拍摄的图片,从前后左右全方位地观察莲花盛开的姿态以及花瓣脉络。线条是玉雕设计中的关键因素,花瓣的质感应该是柔和绵软但又有型不塌,因此多用曲线来塑造,设计细节时要注意线条和每一个面之间的关系,对线条走向的控制和直曲线条的塑造会直接影响到图案的最终效果。玉雕作为一种可视可触的艺术形式,收藏家和鉴赏家不仅会将作品放置在玻璃橱柜中欣赏,更会在集中把玩时反复端详细节,从细处而言,线条不能僵硬、断续,从整体而言物象必须动态自然,动植物的比例要恰当,物象之间的层次体现要鲜明,作品才既能远观又能近赏,细节处经得起推敲。
三、注重创新设计,提升作品内涵
玉雕设计的过程漫长而枯燥,但创新设计是玉雕作品赢得市场、吸引人眼球的重要原因,随着年轻消费者对玉雕的需求加大,市场不再满足于千篇一律的老款式,玉雕工匠必须注重创新设计,提升作品内涵,迎合大众的审美需要,并将自身的审美意趣融入作品中,才能让玉雕作品与众不同。
创新思维运用于玉雕创作,具体即是在作品题材、图案纹样、摆件场景营造等方面创意创新,以装饰纹样为例,我国古代以儒家学派为文化主流,孔子曰“君子比德于玉”,儒家学派对玉的评价极高,认为君子有美德如同玉有玉德,甚至提出君王无德,不可陪葬玉器,人只有具备玉的高尚品德才能成为君子,达到思想的最高境界。这种以玉喻人的理论反映在玉雕内容上,则表现为祥瑞祝愿、尊君重道等题材。在文化多元发展的当下,玉雕艺术在创新中仍不能脱离我国传统哲学思想,玉雕作品仍然包含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诸多内容,我国古代传统装饰纹样多种多样,许多精致的图样可以供我们合理利用并再次创新,因为寓意深刻、充满吉祥与趣味以及丰富文化内涵的传统物象依旧是大众喜闻乐见的题材。《净心》将寓意聚焦于莲花这一传统物象,一方面从作品内涵而言,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莲花即表达了“在世如莲,净心素雅,不污不垢,淡看浮华”的人生态度,如莲花般生长存在,洁净心灵,素雅气质,不藏污纳垢,出淤泥而不染,如传统手工艺工匠一心追求技艺的过程,这一过程即是参禅的过程,参禅的静和蜕变,需要我们在从艺历程中放下心中的贪念和执着,耐得住寂寞而淡然看待这个烦恼丛生的花花世界,这既是对传统文化内涵的尊重,同时又符合现代审美意趣。另一方面从作品意韵来看,笔者将莲花这一传统物象用现代玉雕摆件的形式塑造出来,着重体现作品的写意神韵,在摆件远处,一片莲花瓣静静置于一旁,与主体莲花遥相呼应,不仅带来视觉上的平衡,更是蕴含了“道在心中,佛在心中,渡人、渡己、渡心,爱人、修己、静心”之理念。
四、结语
作为新时代的玉雕工匠,我们不仅要传承玉雕技艺,精益求精,累积雕刻经验以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更是要将先人们留下的宝贵技艺传承下去,更要做好玉雕作品的设计,学会创新探索,适应快速变化的审美潮流,根据审美发展潮流进行精心设计,在创意设计中反映出来的作品内涵,则能让玉雕作品得到欣赏者的审美倾向认同,从而引起人们的主观共鸣,对这件作品产生喜爱。
参考文献:
[1]朱立元主编.美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4年
[2]赵津生.北京古玩城系列丛书-玉石卷.世界知识出版社,2009年
作者简介:
陈江南,女,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创办江南治玉玉雕工作室,多年来一直从事玉雕艺术的研究与创作,擅长恢弘写意之风格,作品浑厚大气,雕工精细,尤重意境,不囿于刻板传统,刚柔结合,独具江南情怀,创作出众多优秀作品,深受藏家爱好者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