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苏作明式家具的造型艺术特点

[日期:2023-02-21]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摘要:如今,明式家具依然是我国传统家具的代表,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苏作明式家具是古代传统哲学思想的物化形态,更对今天的流行家具发展起到了重要影响作用。笔者结合明式家具从业经验,从苏作明式家具精巧的线条美、简约大方的装饰美和造型的中和之美这三方面,初探苏作明式家具的造型艺术特点。

  关键词:苏作 明式家具 造型 艺术

  苏作明式家具的造型极具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审美特点,不仅体现了传统美学思想,更成为了江南地区精神文化的物化产物。笔者结合明式家具从业经验,从苏作明式家具精巧的线条美、简约大方的装饰美和造型的中和之美这三方面,初探苏作明式家具的造型艺术特点。

  一、精巧的线条美

  我国传统艺术是线的艺术,在线的曲与直之中形成的线性特征,构成了中国古代艺术最直观的形式特征。线是明式家具使用频繁的造型元素,可以说,明式家具以线的律动构成了造型艺术的美感,充分发挥以线条构成的艺术魅力。

  (一)曲线与直线相结合,富有韵律

  一方面,明式家具的造型通过曲线和直线相互穿插、搭配构成,不同弧度、长度的弯曲线条在富有节奏感的同时,让明式家具更具婉约灵动之姿,与直线形成动静相结合的世界效果。例如明式圈椅作为明式家具的代表,因其椅圈部分的曲线夺人眼球。圈椅上半部分在视觉效果上呈现出弧形,并辅以呈S形的靠背板、联帮棍,从而在视觉上曲线占有主要比例,再配以下方直腿、牙条构成流畅的直线,巧妙地将曲线同直线相结合,上圆下方,使得圈椅整体曲中有直,直中带曲,张弛有度,极富韵律美和和谐美。

  另一方面,直线与曲线穿插的形式,使明式家具形成一个个小型的木框架空间,从而保留了家具结构的稳定。比如明式圈椅的下半部以牙头、牙条和枨来连接椅腿和座面,形成了一个小型的方形几何空间,不仅使样式简约的明式家具在空间上增添趣味性,更保证了家具的稳定性。同时,曲线设计让家具更符合人体工程学,比如圈椅的靠背板从侧面看呈现S的弧线形,不仅让家具上下衔接看起来舒展流畅,并且人们在靠坐时,可以让背部脊柱自然贴合圈椅靠背板,增添舒适感。

  (二)多样化的线脚艺术

  苏作家具精于雕刻,线条圆润细腻,其线脚艺术亦体现了家具的精致。线脚即指其各部分截断面的边缘线形,对线脚的处理不仅体现了家具工匠的制作水平,更塑造了家具的不同造型,增添苏作家具装饰的多样性。家具线脚雕刻制作,不仅使苏作明式家具在线条上显得更为流畅,更丰富了家具形态的层次感。

  二、简约大方的装饰美

  (一)榫卯技艺与科学构造

  榫卯技艺的精巧使得明式家具的构造更为科学合理,增强了明式家具的艺术性。榫卯技艺是明式家具工匠严谨精神的最佳诠释,更为明式家具带来结构秩序,让结构更显合理性,可以说,正是因为运用了榫卯结构,明式家具才能在外观造型上凸显出艺术性。家具形制不同,不同家具的不同部分在尺寸、造型、图案纹样、线脚上均不相同,但由固定的榫卯组件紧密连接,不使用一根钉或一滴胶就能让家具的各个部分完好地衔接,将实用性与欣赏性有机结合,使明式家具具备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二)朴素精谨的装饰纹样

  明式家具的装饰简洁大气,但不意味着极简,而是注重从细节处体现的装饰美。不同于西式家具使用大块面的装饰纹样来体现繁复华丽的美,明式家具着力体现高雅舒朗的造型,因明代文人介入设计,明式家具体现从装饰上体现了文人追求超逸、洒脱之美的艺术审美追求,明式家具各个部位疏密协调,体现出含蓄的高雅,如传统山水画那般意境深远,在雕刻图案题材时多采用我国传统文化中带有吉祥寓意的动植物形象、几何纹样,雕刻的面积较少,但多处于家具突出位置,有主次之分,具有层次感,总体而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同时从材质来看,红木家具使用硬木作为原材料,而许多硬木如紫檀、酸枝、松木等,纹理清晰,硬木特性使家具更为坚固耐用,再结合苏作家具重视塑造雕刻细节,通过工匠的精雕细琢,家具庄重大气,置于房间中展示出天然的陈设美,为实用性与装饰性的结合。

  三、造型的中和之美

  在我国古代,中和之美是文人追求的最高艺术境界和艺术审美核心。“和顺积于中,英华发于外”,中和是艺术之间互通和互补,所有艺术形式均考究气韵、虚实、神形之间的关系和谐与平衡。明式家具造型设计将家具各部分有机结合,使家具整体统一,曲与直、方与圆,具有差异的各部分相互联系,产生对比的同时彼此和谐,这不仅归功于明式家具精良的结构比例,还在于明式家具所体现的美学形式和美学法则,更反映出我国传统的哲学思想。

  (一)精良的结构比例

  黄金比例能让作品各部分更匀称,从而从整体上迎合人们的视觉,获得最为协调的视觉美感。以圈椅为例,根据测量可得出圈椅正面的宽高比约1:4.22,侧面为1:1.65,数值均接近黄金分割比例的尺度适宜;又如古斯塔夫·艾克在《中国花梨家具图考》中收录的明式靠背椅,整体宽高比约为1︰1.86,在椅背面积中靠背板约占三分之一,长宽协调,比例完美。而《礼记》中提到:“神必藉形气而有者,无形气则神灭”,精良的结构比例不仅给了明式家具以形态构成法则,更体现出了我国传统哲学思想和美学智慧。

  (二)哲学思想

  我国传统哲学思想存在于建筑、绘画、服装等各类艺术设计中,传统家具也不例外。明式家具在造型基础中同样传达了我国传统哲学观念,体现了我国传统造物观“器以载道”的思想。例如圈椅上圆下方的造型,从形态构成上对应了“天圆地方”的传统哲学思想;而其他种类的座椅如官帽椅、太师椅等,几乎所有的传统椅背均以靠背中心线为中轴,呈现出左右对称的构造,符合现代设计中的“形式美法则”,同时带来视觉上的平衡感。这种对称的平衡体现出儒家学派的“尚中”思想浓缩,为明式家具带来神态与灵魂,神形兼备。同时,明式家具讲究使用天然材料,注重以木材本身纹理色泽作为装饰,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中尊重自然,追求“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四、结语

  如今,明式家具依然是我国传统家具的代表,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其造型艺术不仅反映明代人们的生活状态,是古代传统哲学思想的物化形态,更对今天的流行家具发展起到了重要影响作用,在我国家具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参考文献:

  [1]储乐,黄蓉:浅论明式家具造型艺术的基本特点[J].美与时代(上).2011年

  [2]武杨:浅谈明式家具的造型美[J].美与时代·城市.2015年

  [3]古斯塔夫·艾克.中国花梨家具图考[M].地震出版社.1991年

  作者简介:

  张文君,男,1985年生,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江苏省乡土人才"三带"新秀、江苏省紫金文化人才优青、高级工艺美术师、高级乡村振兴师、苏州市民间工艺家、东吴文化艺术重点人才、苏州“东山工”木作技艺传承人。从事木雕和家具设计制作工作,以传统工艺特点和技法运用,融合简洁流畅的现代审美需求和充满活力的表现手法推陈出新,使作品既有传统韵味,又有创新发展。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