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苏作红木家具传承与创新的思考

[日期:2023-02-21]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摘要:如今,作为新时代苏作家具工匠,我们不仅要提升苏作技艺水平,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更应重视创新创意。笔者藉由对苏作红木家具的从业经验,浅谈对苏作红木家具传承与创新的新思考。

  关键词:苏作家具 明式家具 创新

  苏作技艺能传承千年兴旺不衰,与苏作匠人对技艺的传承和对作品的创新有关,如今随着时代发展,苏作红木家具不再是封建时期贵族们的专属,逐渐走入百姓生活并朝着多元化、商业化发展。如今,作为新时代苏作家具工匠,我们不仅要提升苏作技艺水平,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更应重视创新创意,让产品迎合当代家具市场。笔者自毕业以来从事工艺家具行业,在投身行业期间不仅提升了自我艺术造诣,也产生了一系列对苏作红木家具传承与创新的新思考。

  一、苏作红木家具的风格

  目前,苏作红木家具从造型、用料、做工这些方面独具特色,在遵循传统的前提下有所创新,但总体而言不失传统苏作家具的风格,具体体现在家具造型、用料和制作工艺方面。

  首先是家具的造型方面,现今市面上的苏作家具款式以明式家具为主,家具款式大多根据古物和古书造型,传承了传统家具的器物造型,特征轻巧简约。明式家具在设计和工艺方面上吸收了宋代家具的风格,并由明代文人参与设计,江南的小桥流水的人文风光造就了明式家具清雅温婉的美感,同时带来高贵典雅而简约俊秀的家具审美风格。但在造型方面的创新较为困难,由于传统明式家具经过文人与家具工匠极尽智慧设计、并通过改良和演化而来,我们当代家具工匠很难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良,如果设计出的新造型脱离传统,则也无法将其称作明式家具。而装饰图案设计方面则为现代苏作明式家具的创新点之一,我国艺术文化博大精深,苏作家具渗透着明式家具的光芒和影子,我们一方面能深挖的传统工艺的辉煌与灿烂,历史证明,优秀的传统图案纹样广受人们喜爱,可经千百年流传,这便是传统古典家具的魅力所在。

  其次是家具用料,由于江南地区不生产硬木,所有木料均靠海上贸易而来,因此苏作家具工匠格外惜木如金,设计制作家具时木尽其用,根据木料的特性以及大小来考量,并顺应木材形状对家具造型进行合理的设计,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与明式家具的简约典雅的风格相呼应。笔者设计制作的竹节文椅一方面体现了传统竹节椅的美观造型,另一方面更在于体现其用料精细:采用大红酸枝为原料,每一根均细致刨、刮、磨、刻,创造出如竹一般挺拔的视觉效果,同时椅面采用藤编的形式,不仅具有较好的透气性,在端坐时也能带来较为柔软的舒适感,还节省了用料,用最少的木料带来饱满的视觉效果。

  最后是制作工艺,之所以苏作家具闻名于世,在于其工艺上的精致。苏作家具以精工细作著称,一是对家具器型的把握,各式家具符合人们生活所需且符合人体工程学,用途广泛;二是对图案纹样的塑造极尽精巧,雕刻图案布局合理,极富神韵,视觉效果极佳;三则是家具各部分均用榫卯结构进行连接,不使用钉子和胶水,使家具在满足人们视觉美感的同时,更加科学合理性且更长久耐用。

  二、苏作红木家具设计创新的意义

  在多年的实践经历中,笔者深深体悟到苏作家具需要在加强传承的同时努力创新,积极适应新时代的新要求。如今随着审美的多元化,家具市场琳琅满目,多风格、多款式、多造型的多样化家具供人们挑选,苏作家具工匠不仅要从传世的传统明式家具实物中挖掘更多的传统文化精髓,更要在仿古的同时注入创新,以创作出符合新时代、新市场、新要求的家具产品,来满足人们日益变化的审美需求以及不断提升的生活需要。创新并不是盲目而冲动的,首先苏作红木家具的精髓需要理解透彻,并在此基础上继承并弘扬传统文化的精华,只有对苏作家具的外在造型及其图案纹样体现出的含义进行深入研究,才能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将现代木雕技艺和先进家具制作工具与其相结合,利用现代科学与工匠自身的智慧和雕刻技艺,以正确的观念来创新苏作红木家具。

  笔者认为,对家具的创新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要在苏作红木家具原有的造型和结构上下功夫。如今着眼于红木家具市场的年轻消费者数量正逐步增加,部分消费者不仅对红木的材质和工艺感兴趣,更追求日常生活中的使用舒适感,对家具的基础功能要求更高,因此可吸收其他种类家具的结构造型,兼顾传统与流行,在保留传统苏作家具韵味的同时,根据现代生活需要,扩展家具的种类,适当调整并优化家具的尺寸和结构,让家具更符合人体工程学。另一方面在设计时融入更多不同的家具材料,设计生产更多价格档位的家具,从而重视大众消费市场的需要。随着经济影响以及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年轻消费者在挑选家具时更重视性价比,苏作家具也不能避免走向商业化,不仅要保留高端家具,更要开发中低端价位的产品。

  三、苏作红木家具创新设计思路

  针对以上两个可以创新的方面,笔者根据自身从业苏作红木家具行业经验,从可操作性和执行性入手,认为可具体从以下几点思路入手,扩展苏作红木家具的创新设计思路:

  首先,通过增加材料的多样性将苏作红木家具产品根据价格进行差异化定位。迎合高端市场的同时也要设计开发适合中低端消费群体的产品。工艺红木家具更贵在硬木材料,如今随着原木价格逐年上涨的趋势,我们在设计时可以引入藤编、石雕镶嵌等适当降低材料成本,符合节能环保的理念,并保留苏作家具的韵味,以便让年青一代在保持自身审美喜好的同时,根据自身购买力选择符合消费观的家具产品。

  其次,不拘泥于传统家具形式,尝试开发新的家具种类。现代人们的日常生活更为多样化,可以根据人们的工作和休闲需要尝试开发新品类,比如公共空间、厨房家具、卫浴家具等,在增加在保留红木家具独有韵味的同时,解决了实用需求。同时可以将明式家具风格与其他家具风格相结合,在复古基础上作出改变,甚至可以与西式、现代风格进行结合,从而更贴近民用市场,取得市场好评。

  最后,增强企业品牌意识。品牌是给拥有者带来溢价、产生增值的无形资产,如今人们越来越重视品牌,企业不仅为创新家具申请专利,更应从市场调研分析、产品定位、创立品牌、打样制作、标准化生产等设计一系列系统的生产流程,规范化生产的同时实现良性循环,这从营销层面来说不仅可以提升知名度,更意味着带给消费者潜在的价值,同时品牌也从法律角度给予生产者一种保障。

  四、结语

  苏作红木家具的创新不可进入异化的极端禁地,如果脱离了传统苏作家具的审美韵味,反而会让家具变得不伦不类。要做到合理创新,需要家具设计者在绘画、雕塑、造型理论等方面自我提升,在传承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基础上,从家具制作工艺、使用功能、现代人文环境等入手,让家具产品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1]周丽华: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苏作红木家具的设计创新研究[J].工业设计.2019年

  [2]朱元吉:苏作工艺传承与创新路径新探[J].天工.2022年

  作者简介:

  张文君,男,1985年生,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江苏省乡土人才"三带"新秀、江苏省紫金文化人才优青、高级工艺美术师、高级乡村振兴师、苏州市民间工艺家、东吴文化艺术重点人才、苏州“东山工”木作技艺传承人。从事木雕和家具设计制作工作,以传统工艺特点和技法运用,融合简洁流畅的现代审美需求和充满活力的表现手法推陈出新,使作品既有传统韵味,又有创新发展。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