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苏绣;新型生活方式分享平台;小红书;社交平台;创新发展。
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分享经济”“网络经济”等新型概念层出不穷,并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作为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苏绣,在此背景下,如果能够利用好新型生活方式分享平台(例如小红书),打造围绕苏绣的创新生活方式新模型,将会给苏绣的发展开拓新领域。
该模型是一个开放性的社区网络结构,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传统苏绣技艺的文化基因;二是生活场景分享平台;三是现代艺术表达方式。
一、研究背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习惯于使用移动互联网获取信息、交流与分享,这一趋势也为生活方式分享平台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当前,传统艺术与互联网相结合的趋势正愈演愈烈,而基于“生活方式”“分享经济”“网络经济”等新型概念下所衍生出来的分享平台应运而生。
随着消费升级,在我国现阶段文化发展的新形势下,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需求正在逐渐增长,而这种新形势给传统文化也带来了机遇。
面对这样一个市场机会,以生活为出发点来建立生活方式共享平台成了重要途径之一。而这种方式可以在保证原有传统文化基因不被丢失的前提下实现其现代化转型。
其中包括对于苏绣技艺的创新应用;对于现代艺术表达方式的拓展以及基于生活场景建立的分享平台进行拓展等等。
因此作为我国目前最大规模、最高端、最具影响力、最有潜力成为市场新宠的生活方式分享平台——小红书,应该具有极大的创新空间和市场前景。
二、相关研究综述
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就开始进行,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更是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也呈现出了多元化特征。
在现代社会发展中,我国逐渐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系统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和研究机构,使得对传统文化进行科学研究、有效传承与传播以及对其在现代生活中进行创新利用成为可能。
在当代社会,我国传统文化和艺术呈现出多元化特点,而“生活新物种”的提出也进一步丰富了对于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研究范畴。
“生活新物种”将传统艺术与现代高科技相结合,实现对不同地区、不同艺术风格的苏绣技艺的创新发展以及对苏绣技艺在现代生活中利用的创新应用。
三、围绕苏绣的创新生活方式新模型的概念及内涵
在消费升级和技术进步的背景下,如何将新技术、新模式应用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成了当下社会发展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而在“创新生活方式新模型”中,生活模式和生活场景都是其重点,它作为未来生活发展方向的两大核心基础部分,通过对平台上丰富多样的生活方式内容进行筛选并匹配符合其需求特点的资源进行共享从而形成一种新型的消费模式。
其中,不同于传统社区的“圈地自营”模式或基于“圈子文化”而建立起来的“熟人型社区”(此处特指网络生活社区),而是所有用户都将成为一个紧密相连、互为价值创造和交互分享的共同体。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个“以个体为中心,以社区为核心”的开放式交互平台,并通过内容分发+服务链接实现信息交互传播。
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个完整而有序的社会组织结构体系和网络关系格局,在用户、内容、服务之间形成了完整而流畅的闭环机制。
四、基于文化基因的苏绣传承创新
文化基因是对传统文化中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进行筛选和分发,在生活场景分享平台上则是根据生活场景分为不同的功能模块,分别是“社区”“视频”和“图片”。
在社区中以社区发布者作为核心,其他参与者均为不同内容类型的内容创作者,如美食、旅游、艺术等,从而形成一个全新开放的社区网络。
在视频环节以生活美学视频为主,以图文为辅的形式进行呈现。用户只需关注视频即可参与互动,从而实现对苏绣技艺文化信息的分享和传播。此外,视频中还添加了许多趣味性强、用户感兴趣的话题。
图片环节则是将苏绣文化与各类艺术形式相结合进行创作和展示。用户可以通过上传图片并分享、点赞及评论等方式来表达对苏绣文化的喜爱、关注和理解。
五、社区内容分发平台的构建
1、确定内容筛选原则,建立社区内容标准体系
首先,社区通过“用户画像”对受众进行定位,建立了社区内不同类型和不同年龄层次的用户群体;其次,根据受众的年龄和性别等特点对其进行分类,并建立了以年龄、性别等为维度的细分标准体系;最后,将这些标准作为基础数据源以及社区发展依据。
2、搭建平台分发机制,实现精准分发
首先,搭建一个内容推送机制平台。该平台可以为用户提供内容推送接口、图片/视频链接、音乐/音效等多种形式的内容发布渠道及相关入口。其次,针对不同平台用户群体划分标签及内容偏好设置推送机制:对于男性群体设置为推荐、对于女性群体设置为关注;在对用户群划分时,可以根据他们年龄和性别等特点对其进行细分;将符合条件且具有需求的内容发送至其邮箱;同时将社区内优秀创作者推送给新用户、粉丝群等。
六、生活新物种平台应用实践
围绕苏绣的创新生活模式新模型中的主要功能为苏绣文化基因、生活场景分享、现代艺术表达三大模块。
第一部分:文化基因和现代艺术表达模块是在传统苏绣技艺的基础上,结合互联网技术手段来实现对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再创造。
第二部分:生活场景分享是根据苏绣文化基因、现代艺术表达以及新媒体平台的传播特征,通过功能拓展,将生活场景与苏绣文化结合,实现苏绣文创、艺术创作及生活消费等多领域的新融合。
第三部分:现代艺术表达模块是将传统苏绣技艺通过不同表现形式来进行创新和再创造,并为不同用户群体提供个性化服务。
通过将该概念模型运用于苏绣文创产品与文化艺术创作及生活消费等领域进行应用实践,希望能为我国传统工艺与互联网相结合找到一个可行模式。
七、结语
以上内容不仅是苏绣传统文化和技艺进行创新性表达的重要手段,也是吸引不同群体用户参与其中,进而提升苏绣文化品牌影响力、促进产品销售以及实现产业升级转型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此外,在“生活新物种”模型中还设计了多种与现代艺术表达方式相结合的生活场景类功能模块。这些模块对于平台上不同类型内容具有较强拓展性且可以便更多用户通过参与活动、分享活动等方式来获得知识、提升自我以及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性表达。
由此可见,围绕苏绣的创新生活方式新模型对于苏绣传承和创新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佚名.培育“新物种”,构建数字经济新生态[J].信息化建设.2020.7
[2]佚名.不进化被淘汰2016互联网新物种大会开启创新实验计划[J].新经济导刊.2016.9
[3]钱元龙.作为文化表达的苏绣[J].学海.2010.5
[4]肖晟.文物化新,方成文化,苏绣创新,能生万象——中外专家访谈苏绣创新[J].苏南科技开发.2004.11
[5]阎虹宇.拟剧理论视域下的短视频营销传播研究[D].现代营销(上旬刊).2022.12
作者:尤红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