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产业与城市文化--关于木版年画保护与拓展的思考

[日期:2023-03-29]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摘要:常州木版年画是一门源远流长的中国江南传统民间手工艺门类,它起源于远古的宗教,在汉唐社会历史文化的高度发展中产生,并在北宋时期雕版印刷技术成熟的繁华城镇中得到广泛传播。经过元、明、清三代的不断发展和提高,它已经变成全球社会影响较大、涵盖面最广、民族文化浓度最丰厚、派系最多、区域风情最丰富多彩的一套文艺类别。它以吉祥、幸福、快乐、美丽等为主题,几乎涵盖了中国千百年来的每一位家庭,它不仅反映出各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观念、宗教和民俗习性,更记述了华夏人民的理念人文情感和生活审美情趣,让人们在欢笑中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本文针对民族产业与城市文化的保护进行剖析。

  关键字:城市;文化;木版年画;发展

  1“常州木板年画”现状

  常州木版年画是一种深受江南地区人民热爱的民间艺术表现形式,作为农业社会发展时代传播的重要媒介,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精神、情感和个性,汇集了江南人民的智慧和经验。它有其独特的吴文化艺术风格。在明清时期,木版年画作坊遍布中国各地,从江南到黄河,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它不仅能够传播文化,还能够教育人们,为人们提供精神上的滋养。“常州木版年画”据考证民国时期常州老城墙南城门内有几家年画铺子,雕版也有小几百套,后来新型印刷术的出现木版年画铺子生意清淡,铺子搬迁至武进湖塘、湟里等乡镇解放初期基本灭绝,现急需抢救性保护。

  2.传统工艺、民间所面临的挑战

  除了市场经济萎靡这一客观原因,中国传统手工业面对的更大挑战是,当今社会越来越重视人性化,而人工智能和数字科技正在迅速取代中国传统手工业。此外,由于手工业人追求产品质量,生产周期较长,使得他们很难大大降低成本。伴随制造业时期的降临,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3D打印等科技的持续快速发展和成熟,使得消费群体可以更加精准地实现他们的个性化需求。然而,这也造成了手工业交易市场的份额持续下滑,为此,工艺品行业必须从自我改造开始,积极应对这一挑战。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传统工艺技术正在从轻产业转变为兼具文化产业和文化工作双重特点的重要时期。然而,由于有些工艺技术人过度注重效益,致使工艺技术自身利益的丧失,以及浮躁的风气在手产业中弥漫,使得中国传统工艺技术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影响。过去和未来的一段时间,我国手工艺品市场仍然主要集中在国内,由于缺乏品牌效应,外部市场的开拓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因此,手工艺人应当重视传统企业文化,学习顺应现代商业模式,再次发展手工业,树立自己的企业文化品牌,以提升竞争力。

  3.建立传统工艺发展的“生态链”,设计、制作、生产的人才培养

  人才是一切事业的根本保障。“十三五”期间,非遗研培计划的人才培育效果有目共睹。“十四五”期间,除延续这一计划,拓展传统工艺的学历学位教育外,还会形成一系列人才选拔和激励机制,以培育出更多的大国匠人、传统技艺师傅和乡土艺人,并培育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具备技术人才队伍,在传承传统技艺行业和地方文化旅游生产活动中发展带头作用。

  非遗传承的核心在人,尤其是年轻一代传承人。非遗研培计划发掘了一大批年轻有为的传承人,其中不少人顺利进入了代表性传承人梯队。不过,由于受代表性传统人名录的名额影响,还是有很多有潜力的青年手艺人未能走进代表性传统人行列,甚至长期没有“晋级”机会,自信心和积极性受挫。在现有非遗晋升的情况下,拓宽激励渠道,增加激励形式,也是我们非遗人都想看到。

  4.木版年画与文化经济一体化。

  4.4建立一个覆盖面广的木版年画艺术品收藏系统

  我国木版年画收藏品已经成为全球观众的珍贵财富。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些珍贵的收藏品,我们必须建立一个覆盖面广的木版年画收藏馆,和其他地区绘画馆、博物院、群艺馆、基地年画博物院等互动。这样的收藏馆将会为我们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机会,以便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些珍贵的收藏品。为了更好地展示常州木版年画的魅力,我们将收藏复刻作品上传到“公众号”“抖音号”“快手号”等主要交流网络平台上,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网上博物馆类的文化推广平台。在发展这些馆藏网络体系时,我们将定时举行大规模木版年画展览会,以此来提升常州木版年画工艺品在地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4.2创建立体化大区域化木版年画市场体系

  为了建立一个大区域木版年画交易系统,我们必须将两种交易市场结合起来。首先,我们应该激励和保护重点木版年画生产基地的精品制造,并大力支持现有的区域外交流和交易活动。这样,我们才能让常州精品木版年画成为吴文化的品牌之一,并作为海内外民间文化交流和珍藏的重要工艺品。通过发展年画培训基地和年画展览馆,将木版年画遗产文化传统旅游发展推向更高水平,使其作为当地文化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年画培训基地作为民俗文化旅游的热点目标地区,以此促进年画工艺品的文化交流与传播。

  4.3设立“木版年画美术经济发展研究机构”政府支持,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进步“木版年画美术经济发展研究机构”是一个专业人才组织,它汇集了来自各地的年画基础管理人员、美术名师和研究专家学者,下设办公室、馆藏部、市场部和艺人部和展示部等部门。

  5.高瞻远履精心打造江南名城。

  5.1年画+乡村旅游(民俗)。

  “年画旅行”如何吸引人们,以及哪些人会来?他们是谁?他们喜欢玩什么样,看什么样?身为常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中,常州木版年画如何与现代民俗文化旅游相结合,如何将现代设计元素融于传统中,适应人们的多样需求,这将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5.2提供定制年画和新零售服务。

  “年画美食”“订制年画”“年画工艺品”将是一个崭新的年画模式,它将原有年画以精美的装裱、文创艺术品、书签等方式进行创新,并以此为基础,提供定制化的年画艺术品,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在淘宝、天猫、京东等电子商务网络平台上,商户都能够免费设计,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选择。通过将各地特色美食以年画的方式展现起来,我们通过开办年画专题餐厅和食府,让年画艺术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5.3年画体验经济。

  年画不仅仅是一幅简单的画作,它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和情感。最大的特点在于它是当地取材,手工绘制而成。所以,体验式经济将成为未来年画走出去、农村复兴进程的主导。通过经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非遗文化,从而更好地传承这些文化。通过将“年文化、年味道”融入特色学校,让年画成为青少年的爱好,推动乡村经济的蓬勃发展,打造出农村旅游,让老百姓从年画产业中受益,促进乡村生态文明的建设,打造出各具特色的小城镇。

  5.4“非遗”+教育。

  非遗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将多种教学特点融合在一起,是国民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在我国教育整体结构中,尤其是非遗高等院校,除了原有的美术学校和艺术专业外,还存在着许多未被充分开发的空白。非遗教育面临着巨大挑战,培养多层次、复合型的非遗事业从业人员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相关技术、文化和开发研究也相对落后。非遗教育必须走出国门,“消费教学”是一个有效的方法,感受教学应该成为非遗教育的重心,通过非遗感受,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传承非遗文化。

  6结语

  尽管我们对地方木版年画进行了文献分析和社区调查,但仍有许多有待研究的课题。例如,在农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之下,怎样突破发展的瓶颈期,怎样在保留年画精华的同时,融合更多的青年潮流题材,以及怎样想方法留住观众,研发出具有体验性和互动式的版画品种。综上分析我们更进一步意识到,要想让我们地方木版年画真正实现复兴,实现参与乡村经济,可结合江苏特色水印版画,走产业化、大审美之路,而不能只停留在传统的制作方式上。

  参考文献

  [1]陆筠.乡村振兴背景下民间手工艺品设计理念的继承和更新[J].明日风尚,2022(23):106-109.

  [2]李阳.民族村开发传统手工艺的社会工作实务研究[D].黑龙江大学,2022.DOI:10.27123/d.cnki.ghlju.2022.001075.

  [3]卓雨翔,谢向英,张博洋,陈奕维,兰天翔,陈宇锴.城市传统手工艺非遗作坊生存与发展研究——以福州市茶亭街为例[J].福建开放大学学报,2022(02):57-61.

  [4]李丹.城市化背景下传统手工艺价值重塑[D].成都大学,2022.DOI:10.27917/d.cnki.gcxdy.2022.000236.

  [5]李长福,郭艳.手工艺文化在城市景观中再现与传译[J].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22(01):70-73.


  作者:张振宇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