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南京剪纸单手剪技艺

[日期:2023-05-12]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摘要:剪纸是在我国广为流传的一种民间艺术,江南、塞北,边陲、中原……都有剪纸技艺的熠熠生辉,但“南京剪纸”单手剪技艺却独树一帜。南京剪纸传承人们不用画稿,拿起剪刀在白纸上只需三五分钟便能剪出各种花鸟动物来,行内将这种技艺称之为单手剪。


  关键字:南京剪纸 单手剪 艺术价值


  说起单手剪,首先要谈到著名民间剪纸大师张吉根,他一九二一年出生于江苏金坛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里,十岁那年,家乡遭受水灾,迫于生计父母把他送到芜湖的外婆家,外婆和舅舅都靠剪花样生存,舅舅是当时江南一带颇有名气的剪纸艺人,于是他便拜舅舅为师,学习剪纸。师傅虽是舅舅,对他却很严格每天学到深夜,稍不如意,轻则拳打脚踢,重则剪刀棍棒,舅舅常对他说“想要吃剪纸这口饭,就得练好基本功”一个小小的花瓣,他也不知道剪了多少,眼睛都红了,手指磨出血来,也从来不间断。生活的压力和他的努力,技艺有了很大的提高,为以后操作单手剪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九六四年秋天,在广州举办的一个展览会上,叶剑英元帅看了他的剪纸表演后很感兴趣,提出要看他的基本功,他随手拿起一张白纸,随手在上面剪了一个圆洞又抽出一张白纸,在上面同样剪了一个圆洞,当2张白纸重合在一起的时候,二个圆洞竟然完全吻合。

  有了好的基本功,并不等于就能有好的作品。解放前他在各地摆花样摊子,常会碰到人们各式各样的要求,这些剪纸都要在短期内剪出来,不可能事先画好,一时又找不到合适的样子,而是要靠他当时发挥,这样的现实要求,让他的技艺得到了长足提高,也培养了他头脑的灵活性。

  解放后,生活安定,他有了充分的时间去琢磨研究,技艺越来越娴熟。他养鸡,喂鱼,去公园观鸟,剪出了许许多多可爱的小鸡,小鸟,小动物,这些剪纸形态生动,造型简练、敦厚,剪技挺秀,疏密有致,深得喜爱和好评。一九七九年后,他三次随团出访,先后到挪威、美国、日本等国,表演剪纸技艺,在挪威首都奥斯陆有座雄伟的钢铁大桥,当地记者提出想从东方人眼里看一看这座大桥的风格特点,他在记者的陪同下乘船现场观看了这座大桥,回到旅馆后凭着记忆,剪下这座“在东方人眼中的西方大桥”,当天的挪威晚报就登出了他即兴剪出的作品,并发表文章,称他是用“剪刀变魔术的艺术大师”。在挪中友协主席家做客的时候,他看到满桌的点心和水果,便拿起剪刀和白纸,随手剪出“宴请图”,主人非常高兴,马上用镜框装裱起来,摆放在最显眼的地方。一位日本朋友,想剪只猪,他按中国习惯剪了一只大肥猪,谁知道客人却要只野猪,他略微一想,拿起剪刀又剪了一只雄健有力的野猪,这位朋友非常满意。有一对外籍华人夫妇,看了他的剪纸表演后,请他剪出用海燕和乐器组成的剪纸图案,因为男的名字有“海”女的名字中有个“燕”,都是搞音乐的。他们想用这种寓意,表示两人的爱情,他就用海燕和琵琶构成一幅剪纸,许多看表演的外宾非常惊讶,感到不可思议,他们怀疑这些白纸是不是用特殊药水制作,只有张吉根才能看出图样,提出要用当地产的纸再剪,结果亦然。又有人认为剪刀可能是用电脑芯片控制的,要用高价买他的剪刀,他用当地生产的剪刀和纸张,继续为观众表演,大家终于相信这是真功夫,连呼“神剪”“神剪张”的称号由此流传。

  “南京剪纸”单手剪技艺是南京剪纸传承人们必须学,又极难掌握的一门技艺,要求学习者基本功扎实,已能熟练自如地运纸运剪,一般要经过三到五年的专业培训。对于传统纹样可以操作表演。平时生活中更要勤于观察,在生活中寻找素材,飞禽走兽,花鸟鱼虫,都要和它们做朋友,看它们的姿态,看它们的特点。就拿花说,春花烂漫,樱花、桃花、梨花、杏花、海棠……现实中都会傻傻分不清,要在作品中体现,必须体察入微。更需要多学习其他门类的艺术,如绘画、雕塑等,提高自己的艺术素养,艺术都是相通的,绘画可以促进构图能力,雕塑可以加强造型能力……多学习其他门类的艺术,才能在脑中快速地形成画面。

  传统文化有一定的地域性,创作时不能拘泥于一地一城,但一定要有城市文化的体现,作为“金陵神剪张”第五代传承人,虽然没有机会亲眼看见爷爷完成作品,通过父亲和老一辈专家学者的描述,和音像资料有所了解。自己也体会到“南京剪纸”,以至张吉根都有着不同于他的特点和风格,这些剪纸技艺也是多少年来。一批又一批南京剪纸手艺人,一代代传承延续下来的成果和结晶。学习者需要热爱这一方山水人文,也要认真细致了解南京剪纸“的创作特色”,才能在作品中所有体现。还需要学习者心境平和,创作时不易被外界所打扰。

  “南京剪纸”单手剪技艺现场表演极具观赏性,运剪行云流水,成品构思巧妙,我一直在不断地学习和研究中,难!但更有趣!值得毕生去学习提高,艺无止境。“宝剑锋之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很多技艺看似简单的背后,有着他人不道的艰难,作为“守艺人”,任重道远,我会一直成长,成长,再成长。

  工艺美术不仅以其丰富多彩及高超的技艺显示出其艺术价值,同时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型经济,具有潜在的经济价值。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将非遗文化、工艺美术资源好好加以利用,传承、创新、发展,是传承非遗文化、发展工艺美术的价值和意义所在,是文旅融合的全新方向。南京是东南沿海地区最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会,是“海上丝绸之路”无可争议的文化中心,在一带一路战略思想的引领下,我们要抓住文脉、传承创新,美化生活、创意未来。

  作者:张钧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