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雕漆在紫砂茶壶装饰中的运用

[日期:2023-05-12]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摘要:本文主要记录了剔红艺术家王新制作雕漆茶壶的创作历程,进而从中可以看到王新将南北两派雕漆技法融会贯通,形成了他京扬雕漆独特的艺术特格及其工艺特征。

  关键词:雕漆 茶壶

  红雕漆,也称其为剔红,剔是一种技法,红是一种材料,所谓剔红就是将红色的漆块通过刀的剔除髹饰,制作成为一个雕漆作品,所以雕漆是一门永远做着减法的艺术,有着它不可还原的特征,也就说雕漆一旦出错就很难修改,这就要求雕漆的制作者有着极其认真的态度从事这一份神圣的事业,而王新就正是这样一位有态度有才华的艺术家。

  王新,1987年生,安徽人,十多岁那年随父母来扬州定居,正是来到了扬州,才有了他对于漆器的初始,从此受扬州文人艺术的熏陶,于艺术品有了特殊的情感,特别是对汉墓中出土的漆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2015年,年仅18岁的王新进入了和合局漆器工艺品厂工作,因少年时期对漆器的喜爱,尤其是对剔红工艺的偏爱,王新选择了红雕漆工艺作为自己在工艺品厂学徒的开始,而这一开始就是一生的事业。

  进厂之初,因为儿时喜欢画画对美术有着较好的基础,所以一开始就跟随有着精湛技艺的老师傅学习锦文。在老师傅的悉心教导下,从最初的锦文雕刻到简单的花鸟山水制作,别人需要五到十年的时间才能完成的学习,王新通过认真刻苦研学红雕漆刀法技艺,夜以继日的练习,在两年的时间里就能独立制作雕漆作品,堪称业界的奇迹。

  学会雕,他并不满足,他痴迷于将每一件雕漆作品上升为艺术品,而不是简单是装饰品,于是乎四处巡师,拜得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李赖贤门下,学习漆器的稿件设计,进而提高了他作品的艺术品位与时代美感,将文人画与雕漆作品结合,将手中的刀化作毛笔,在雕漆的漆面上留下了一幅一幅的精美画卷,真正做到了“工笔精刀摹美人,环姿燕色幻如真。晶莹髹漆千层罩,月里嫦娥羡几分。”。学艺的过程是辛苦的,经常工作到深夜不说,有时候为购买材料还要省下饭钱来购买,为了艺术饿肚子却是时有发生,痛并快乐着,但是王新从中获得了精神层面的满足与技术方面的提高。他的进步受到了业界的关注,也将他的视野得到了开阔,在雕漆的路上得到了扬州雕漆大师的指点,大师善雕树根山水,对于王新这个认真的孩子,大师利用休息的时间对他进行了指导,将他雕漆技艺带入了新的高度。

  王新善于发现,他发现大家都在谈论扬州和北京雕漆的区别,并没有人去研究怎么将二者进行结合,取二者最精华的雕漆语言融汇到一件作品当中,当下就做出决定,去北京学习。勤奋的人总是会受到上天的关照,一去北京就认识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殷秀云,殷秀云以高超的设计水平,精湛的雕刻技法,达到了运刀如笔、得心应手的境界。特别是在雕漆的创作上,融入立体雕塑和象牙雕刻技法,把各类题材表现得惟妙惟肖,开创了雕漆作品新的艺术风格。王新认真学习的劲很快打动了殷大师,大师同意王新拜她为师,并开始教他北方雕漆的技法。几年的时间王新也系统地学习了北派雕漆,各种秀美的锦文,一下子打开了他的思路,激发了创作灵感,确定了壶为这个时期创作的主体,十年的时光里,他潜心研究,制作了近160件各式各样的雕漆茶壶。

  作为剔红工艺新一代的传人,王新在剔红工艺审美与技术上改革与创新,又有了新的发展。并能将自己二十多年的文人画艺术与雕漆的经验古人明清时期的经典作品全部运用到雕漆茶壶作品上来,使每件作品都成为一件不可多得的佳作。王新制作雕漆茶壶的同时,特别用心揣摩如何把书法中的笔意、山水画中的线条,花鸟中的起承转折,准确生动地表现在雕漆茶壶上来。所以王新在制作雕漆茶壶时,首先在髹漆的厚度上做准确把握,漆层多了壶型就变了,少了雕刻时层次也不够。再在刀法与刀具的选择上,南北融合,上手雕刻图案以南派雕漆精致细腻层次多变为前提,融入北方雕漆人物花鸟雕刻的特点,使作品中南中有北,北中见南,刀法变化随笔意,意在刀先。下手首选北方雕漆的锦文制作方法,大大丰富了雕漆的锦文的表现力,延伸了雕漆茶壶艺术的感染力,可以说这是雕漆茶壶艺术巨大的变革,在王新的雕漆茶壶中也加入了宝石镶嵌的元素,提升了产品价值与艺术情调。

  近几年他创作了雕漆《六角宫灯壶》《雕漆荷韵壶》、雕漆六角书法壶《定风波》等代表作品,王新所选的壶型都是紫砂壶中的经典。比如六角宫灯壶,是清代雍正年间,宫中的一个漂亮的六角灯笼被制作茶壶的匠人所看到,然后他以紫砂为胎体制作了一把绝世精品壶,不仅因其造型美观,更取其奢华富贵、兴隆和吉祥之意。王新研究如何将漆和紫砂更牢靠的将二者不同材料黏结在一起,他先用玉雕技术,将紫砂表面打糙,并雕刻或深或浅的凹槽,然后将优质生漆通过烤箱经过200度左右的高温,烤制上去,再调漆灰固在表面。待漆灰干透后,打磨平整,修型好壶身后方才髹漆。一般来说髹漆300余道,漆层厚度在6毫米就可以进行雕刻工序了,这把六角宫灯壶上的髹饰图案选择的是青铜纹样,纹样复杂,线条变化多样,王新利用北京做锦文的刀法,轻松地雕刻出轮廓,并利用扬州的雕刻风格,将青铜纹样做出几个不同高度的层次,使这把壶从平面到立体上都有着不同的变化。再利用现代的抛光技术,将以前需要等半年以上的时间缩短为两周。大大减少了生产周期的时间,可以让他创作出更多的作品。

  一生做一件事,可谓“匠”。雕漆是中国独有工艺,正需要像王新这样一代又一代的匠人薪火相传、砥砺奋进。王新历经多年实践,在继承传统漆艺的基础上,作更深入的探求、研究、开发,结合当代艺术的创新,其参与制作的作品题材也越来越多样,作品种类也越来越丰富,作品艺术价值也越来越高,他用一生将红雕漆这个事业传承下去。


  作者:王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