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工艺美术;传承;创新;发展
一、工艺美术
工艺美术一词最早见于蔡元培《美术的起源》,它和英国的威廉·莫里斯一样,反对机械制造倡导手工,工艺美术主最早要是指手工,直到1949年,才有了其他的工业设计思想,而陈之佛认为“工艺美术是满足人们日常生活要素——实用性之中,而且又和美术的功能相互融合的一门工业生产社会活动。”到了50年代,工艺美术更多地运用了传统的手工工艺,为民族的思想建设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在此期间,手工艺术作品仍然是一种文艺形式。80年代,国内尚无工艺设计的概念,诸如海报设计、标志设计等平面设计都属于实用艺术。正如李砚祖所说:“从广义上讲,工艺美术和实用美术是一个概念,它包含了手工和现代的艺术。”工艺美术中有现代设计的观念,而手工艺术又属于狭义的工艺,这种状况和符合80年代大规模生产的现实环境。所以,在这个家喻户晓的年代,工艺美术已经不仅仅是艺术和设计两种意义了,它更多的是回归到了手工的范畴,也就是这个时代的要求。
二、工艺美术现状
中国历来被誉为工艺美术强国,从新中国建国到改革开放的早期,因为技术投资少,利润高,而且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在外贸中,工艺美术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很多的传统技艺得以继承和保留,传统工艺美术生产慢慢得以修起。在创作作品和艺术作品上也有显著的成绩。然而,9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的艺术产业又步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之后传统工艺美术行业渐渐变成了民营企业,同期许多国企工作人员重新奋斗并且变成个体企业或个体作坊。新世纪以来,中国大力提倡和大力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工艺美术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人们对传统工艺的理解越来越深,对传统工艺的传承越来越重视,这也是国家文化自信和生活水平提高的成果。所以,从百工到工艺,我们的工艺美术是一个时期的产品,在今天的工业化、批量化的今天,必然会遭到冲击,工艺美术在发展的过程中肯定会逢迎新时代的新要求。社会不停向前进步,科学技术也日新月异,这种情况对传统技艺造成冲击,如果手工艺被清除也说明传统工艺美术也会被清除。因此任何涉及技术更新的问题都要适度,必须在保护和延续的过程中进行。并且也需要在工艺美术方面给予帮助,这方面提供工艺美术教育、理论教育,在精英培育进行宏观调控,也在制定制度及资金注入方面给予支持。
三、工艺美术对设计的影响
(一)造型元素的使用
设计师在现代进行创作设计时大多会从传统工艺中找寻素材,并慢慢激发自己的创作灵感。比如传统工艺美术的图案变化,可以通过许多的图案变化以及模糊的字体来达到现代设计所追求的典雅美感,此种情况多被平面设计采用,希望能够完成传统工艺美术那样的轮廓感和透空风格。在传统工艺美术中外形美的构图主要通过下面几点来实现:同一对称,安定协调,这也符合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二)色彩元素的运用
中国的传统艺术是多种多样的,不但在造型的工艺品有所涉及而且在产品的色彩上往往也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人们的联想力和创新力给予这些作品新的含义,这种含义正是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传统精神,同时再结合五彩斑斓的色彩,更增添几分色泽。在中国传统美术中,对色彩的搭配有着十分讲究的方法。例如蓝搭配橙,金搭配黑,这样能更好体现工艺美术的生命力和地域特色。
四、工艺美术的发展与制约
中国的工艺美术源远流长,经过历史的发展,工艺美术种类繁多,技艺千差万别,但大多都是家族式的继承,保存了很多传统技艺的独特性,但也暴露出了传统的局限和限制,对传统工艺的发展和创新十分不利。随着时代的发展,工艺美术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开展以来,培养选拔出很多优秀人才,促进了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的建设和发展,推动了工艺美术事业的繁荣,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传统的工艺美术品大多是历经百余年的积淀,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巨大的社会和影响,它们是一种承载着人类文明重要载体,有着鲜明的历史特色和印记;背后隐藏着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内涵,让许多传统工艺产品变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其他行业无法比拟的独特和无法重现的特性。所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要严格把握自己的特点,努力发掘自己的内在的文化意蕴,与当代的融合;并在新技术、新风格、新时代的基础上,重视营销与品牌的构建,强化创意,提高企业的品牌附加值;融合时代特征,发挥传统文化的核心力量,取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效益的双重效果。
五、传承与创新
我国现在也越来越重视工艺美术专业教育,实践结合,加快职业院校、科研单位、行业协会资源的实践教育,建立学校与社会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工艺美术专业的广泛宣传,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等。2021年6月我发起成立溧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工艺美术分会,担任会长一职。2022年我公司与常州大学美术与技术学院合作,组织了精雕錾刻实践活动,为同学们创造了富有文化艺术的学习环境,由我们向同学们授课,把我们的认知、经验介绍给大家,让同学们对铜艺术有了更深的认识,也让他们实际操作錾刻的每步工序,感受了工艺美术(雕刻)的魅力。经过理论知识讲解和实操练习,同学们都非常感兴趣,下课时那迟迟不肯离开、那乐在其中的景象,成就感油然而生,让我更加坚定坚持传承的重要性,目前我单位已被授予常州大学实践基地,我和其他同事也被授予常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客座教授,这不仅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同时我们团队经过不断的努力学习,开拓见识,创新设计,在政府与街道社区的支持下,组织举办了铜艺画展,邀请了各界的同仁参加,并得到了一致的好评,尤其是锻铜浮雕《同根深》深受大家喜爱,整幅作品以8mm厚的黄铜板为材质,运用勾、抬、采、錾等传统金属工艺手法制作。以一组形态大小各异破土而出的笋的形象作为题材,五只栩栩如生的昆虫点缀其间,充满童趣与活力,十八只生机蓬勃的笋寄寓对生命的敬畏,同时又有多子多福,五福临门,五子登科等吉祥的寓意。《同根深》并且获得了第十三届【艺博杯】工艺美术精品大奖赛-金奖。我会继续秉承初忠,继续深造学习,带领团队以创新发展方式,积极探索新的发展道路,在新老交汇的形势下,传承是一种更好的创新,而创新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从某种程度上说,这将决定工艺美术的生存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吕品田.《手工劳动与艺术化生活》.中国旅游报,2016(11).
[2]陈之佛.《现代表现派之美术工艺》.东方杂志,1929(26).
[3]段笔耕.传统工艺美术在现代设计中的创新应用[J].包装工程,2017,38(08):214-217.
[4]赵红云.浅谈我国传统工艺美术在现代设计中的创新应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6(03):98.
[5]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作者:王光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