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玉雕 造型 意境
玉雕作为我国传统工艺美术中,颇具代表性的雕刻技艺,玉石所代表的文化和思想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使玉石自古以来被赋予了君子之气和文人之风,而玉雕作品之美,不仅体现在玉石的材质之美,更体现在作品的造型之美和经过雕琢后体现出的作品内在意境之美。具体而言,玉雕作品的造型美与意境美,由作品的造型设计、精湛的雕刻工艺以及深刻而丰富的文化精神内核组成,是玉雕工匠遵循的工艺过程和工艺精神,将作品的选料、构思、制作等各个创作阶段做到极致,使作品达到造型美与意境美的和谐统一,由此玉雕工艺能代代相传,并成为传统工艺中的代表性技艺。本文以作品《风生水起》为例,从作品的造型设计、雕刻工艺以及作品的丰富内涵三个方面,浅谈玉雕的造型美与意境美。
一、作品的造型设计
一件优秀的玉雕作品离不开精细的造型设计,造型设计决定了玉雕作品的造型美。玉雕的造型设计包含作品的选料、图案的选择、图案布局设计等。玉料的选择是表现玉质美的关键,一件玉雕作品虽经过雕刻,但玉料原本的玉质需要被表现出来,并作为作品增添自然之美。作品选用青玉作为玉料,一方面,由于青玉具有致密交织的结构以及良好的韧性,因此青玉适合用于打薄作为薄胎器皿,并因薄壁,略施灯光便能体现青玉温润的美。另一方面,青玉色彩沉稳,其色彩具有内敛沉稳的特性,作为器皿用灯光照射后,不仅体现玉质的美感,更不失文房之雅。
图案的塑造为作品的造型美奠定了基础,图案亦凸显出我国传统民俗物象的形式美,笔者在设计《风生水起》物象造型时,着重于发挥线条艺术的魅力。一方面,对线条的运用表现在玉雕作品整体的轮廓线性上,轮廓的直线与曲线给人的视觉效果不同,比如市面上常见的玉牌,玉牌由于轮廓通常为长方形,因此从外观上给人感觉以规整、庄重、对称的视觉效果,玉牌上的图案往往多用曲线塑造,不仅中和外部方正的轮廓,更给人以优雅灵动之感,如果其中的图案以直线为主,则在视觉上显得略微死板。又如青玉器皿中,茶壶等轮廓线条以曲线为主的器皿,其装饰图案可用一点直线作为点缀,或是采用适当的留白加以曲线雕刻纹样,若用完全曲线纹饰进行铺满,则在视觉上会让人感到凌乱、毫无章法。笔者在设计《风生水起》时,整体造型设计以似茶壶的水葫芦形状。水葫芦外观呈椭圆形,体现饱满、圆满的视觉效果,两边加以曲线构成的茎叶为图案,体现植物的柔和、柔软,同时对中间壶身部分进行留白,这样不仅利于图案整体布局的营造,更有利于体现玉料的自然美,突出水葫芦的主体曲线。另一方面,注重局部细节的线型变化塑造。玉雕作品的造型绝非由单一的线条组成,图案一定组合了多种线条,与外部轮廓相同,若对图案物象的塑造过于单一,作品会显得生硬呆板,造成线条的堆砌,显得软弱、混乱、无章法,经不起观赏和推敲。《风生水起》在曲线塑造的基础上,加强线条的多样化,叶瓣与壶体的交接采用粗线条塑造,造成视觉上的错落,有叶与壶身非一体的错觉;同时以极细的线条塑造叶脉,与素色壶身形成繁与简的对比,加强视觉效果。玉雕图案纹样的线条设计如同我国传统书法绘画,利用笔锋的转折、粗细便能直抒胸臆,在线条的对比中体现出简朴的设计理念和优雅的气度。玉雕作品亦如此,线条搭配得当,在互相映衬之间形成对比,流露出挺拔而又优雅的气质,达到既有变化又互相统一的视觉效果,令人赏心悦目。
二、雕刻技艺
每位玉雕从业者根据自身的雕刻经验以及对美学设计的理解,重新赋予设计题材以生动的形象,但对技术的精益求精则是一位雕刻从业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俗话说“好料配好工”,不仅是好的玉料,如果好的设计不能用优秀的雕刻工艺呈现出来,亦与前期设计相悖,最终无法达成预定的效果。作品设计完成后的雕刻工作,从出坯再到精细修饰的步骤,都能看出玉雕从业者的技艺水平。
一方面,画稿即将构思的图案用笔绘在玉料上的过程,这一过程不仅是将设计题材由隐到显的过程,更是一个对设计查漏补缺的过程。有时在纸张上进行的设计,将其绘到玉石上效果可能会不同,毕竟纸张为平面而玉石是立体的,这时可能需要对设计稿件的微调;同时可以根据效果对图案的细节进行再塑造,增加物象等。《风生水起》作品的设计工作中,笔者通过对作品整体的观察,最终在顶部壶盖上雕刻一只小龟,不仅作为茶壶器型的壶钮,还对整壶起到一个画龙点睛、转移视觉重心的作用,不至于让素净的壶身成为视觉的焦点。
另一方面,玉雕工匠的图案设计好比是赋予玉料以美的灵魂,而雕刻工艺则是赋予其美的外表。如果雕刻工艺不佳,再好的设计画稿也无法体现神韵,因此,雕刻的生动与细致,是塑造作品造型美的不可或缺的步骤。精于雕刻、巧于工艺的玉雕工匠至少需要磨炼十数年甚至数十年,才能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和审美能力。雕刻要注意雕刻步骤,要让设计出的物象在雕刻中呈现立体感,切忌照着设计依样画葫芦,缺少了塑造立体的过程。玉雕具有去料但不能填料的特殊性,因此在雕刻时需要做到小心谨慎,只有在达到造型和意境的两善皆美时才能正式开始制作。
三、作品的丰富内涵
一件富有意境美的玉雕作品,不仅要用良好的雕刻工艺做到形象逼真,更要求内容生动,能体现出精神与艺术共融的理想境界,不仅要带给欣赏者以视觉感官方面的直观享受,更要由此上升至心神意境的高度审美体验,即反映作品的意蕴内涵,领略到作品所要表达的意蕴和境界,体现“意境美”。
《风生水起》采用水葫芦造型创作茶壶器皿,有观赏收藏兼小器皿的实用性,不仅能让观赏者上手把玩感受青玉细腻的质地,更能在视觉上领略苏工的细致图案纹样的美观。国学尊崇“上善若水”的思想,水到万物不争,厚德才能载物。国人讲风水,水从古至今都认为能带来财运,风调雨顺、顺风顺水、风生水起,自然离不开水,水利财加上福禄之意更圆满,因此在设计上把水葫芦的茎特意做了夸张,使它更圆润,更像葫芦。葫芦自古寓意“福禄”,饱满的腹部才能吸引福气和财气化解煞气,雕刻精美繁复的花和叶子大面的留白与水葫芦腹部做出对比显得相得益彰。有花有叶繁荣昌盛生生不息,特别是葫芦盖上小萌龟有着载福禄寿而归的寓意,吉祥之意令人爱不释手。
四、结语
玉雕作品线型流畅、图案纹样优美而富有韵味,既丰富了玉雕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又能达到造型美和意境美达到完美的和谐统一,对玉雕作品的成败起着关键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吴灶发:玉雕创作的"因材施艺"与意境表达之浅见,文化月刊,2021年,第4期
[2]赵玉谦:应物象形托物言志——浅论玉雕的形式美与意境美的和谐统一,中国宝玉石,2016年
作者简介:
朱阿多,1969年出生于苏州光福。正高级工艺美术师,苏州市工艺美术大师,苏州民间工艺家,苏州市玉石雕刻行业协会沧浪分会理事长。自1988年开始学艺,从1990年起自创开办光福立新工艺品厂,经营玉雕,以明清器皿,动物,山水雕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