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雕塑;砖雕;技艺
雕塑课程是很多艺术学院开设的课程,主要是以素描,泥塑,木雕,立体构成,玉雕等几个不同项目构成的一门课程。通过系统地学习,为传统技艺提供了许多后备人才。在诸多传统技艺当中,砖刻技艺在传承中,对于具有一定基础的艺术学院派学生尤为欢迎。下面就雕塑基础在砖刻中能发挥的意义和在砖雕未来发展中起到的积极作用谈几点认知和看法。
一雕塑课程的学习和就业现状
国内的艺术院校经过几十年的教育改革,美术类教育得到了很好的完善,各类科目详细明确,课程安排科学合理,老师的教育质量也得到了很大提高。
雕塑专业培养造型艺术并在造型范围内具备基础素描以及泥塑、木、石、陶、金属等专门材料进行具象及抽象造型的能力,能在传统工艺美术领域创作设计、造型制作,并能从事该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要求学生理解掌握立体造型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并运用在三维空间中进行造型设计创作的技术与基本方法;具有运用泥塑及硬质材料进行浮雕甚至动态的人物及抽象造型写生与创作设计的基本能力;了解并掌握有关国家文艺创作的方针政策及城市公共环境设计制作法规;了解国内外造型领域的理论前沿状况及发展动态;掌握专业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文字表述的基本方法,具备初步的文本研究和写作能力。
我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雕塑系,在学校学习期间,从素描,泥塑,木雕,玉雕到毕业创作然后加入砖刻工作,对学习和就业有以下几点看法。
(1)学习技法的同时,对文化知识的学习同样有着重要的意义,中西方艺术史,艺术理论等对于将来的创作和学术交流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2)不同的课程,由于时间的原因,技艺方面很难提高到一定高度,这需要日后长时间的训练,所以在课程中更多的应该把重心放在了解某一项技艺完整的制作流程,这对日后从事传统工艺行业能有一个很好的铺垫。
(3)基础课程的意义,素描,泥塑可以称为雕塑的基础,扎实的基础在日后无论从事哪一种传统工艺制作,都有很好的帮助。
(4)毕业后就业方向,由于选择进入工艺美术行业,前文提到传统技艺需要日积月累的长期训练,从而一大部分毕业生选择了其他行业,这是一个问题,需要得到社会的重视。如果选择进入传统工艺行业,雕塑学生在一些立体造型的传统工艺方面有很大的优势,比如砖刻,砖雕,玉雕,木雕等。
二砖雕的介绍与行业现状
(1)砖雕是以砖作为雕刻对象的一种雕饰,它是模仿石雕而来,但比石雕更经济,省工,因而也较多被采用,特别是在民间建筑中。在民居建筑中,砖雕多用于大门门楼,山墙墀头,照壁等处,表现风格力求生动,活泼。在雕刻手法上,也与木,石雕饰相类,有剔地,隐雕,浮雕,透雕,圆雕,多层雕等。砖雕既有石雕的刚毅质感,又有木雕的精致柔润与平滑,呈现出刚柔并济而又质朴清秀的风格。
(2)工艺工序:
制砖:中国砖雕最常使用专门烧制的青砖,均采用颗粒极为细腻的黏土或者河底沉淀的污泥为原料,有时还应用特殊的烧制工艺,务求成品质地匀净、软硬适中、不含气孔。例如徽州砖雕用砖只采取新安江北岸最优质的黏土。制成砖块还必须经过打磨才可以使用。打样:把设计稿拓印在涂抹过石灰水的砖面上,或者在砖块上直接画稿,调整基本布局及比例。
打坯:用凿子或刻刀粗略勾勒画面的轮廓,分出基本层次。
出细:运用多种工具,铲、刻、挑等计划相结合,刻画细节
(3)行业现状:手工砖雕作为一种传统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统工艺行业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由于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以前用来作为瓦片,路基,门户的精美传统砖雕,被各种新型材料取代,传统砖雕的工艺也面临着非常尴尬的局面。同时掌握优秀传统技艺的砖雕工匠越来越少,较低的社会需求,和低廉的劳动力无法吸引年轻的毕业生,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压力生活成本的提高,作为毕业生,很少能在很低的待遇下坚持砖雕,即使是受过专业美术基础教育的学生,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砖雕艺人,也需要十年以上的锻炼,这对面刚踏上社会的年轻人,是很大的考验。
(4)发展方向:由于传统砖雕具有浓郁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近年来随着国家和社会对非遗类项目的保护和支持,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自己文化自信的提升,传统手工砖雕仍然很有市场,但是这就要求传统砖雕能够在与时俱进的同时找到新的发展思路。
三雕塑基础在砖雕中的积极作用
(1)美术功底在传统砖雕中能够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面对一个雕刻题材,具有一定美术基础,尤其是具有雕塑基础的初学者,能够很好地领悟和理解结构与面的空间关系,很自然地表达出自己想要的画面。很多传统雕刻过程,设计和制作是不同的人完成,经常会出现制作者没能很好理解设计师想法的情况。而如果设计和制作能够由同一人完成,那作品将更好地表达作者的思想,作品将更加生动,这就需要同时具备一定的美术基础和雕刻基础以及传统手艺的结合,所以具有雕塑基础的毕业生很适合参加砖刻工作。
(2)雕塑课程的学习方法在砖雕的学习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雕塑这课程的学习过程,大部分采用的是解剖和透视这两种观察和理解事物的办法,这和传统工艺中多以工笔画,国画,线条的表现方式有一定的区别,养成观察事物从内向外,先理解内在解剖结构,再去描绘线条和平面空间,那么将会更加生动。举个例子,一根线条,如果不去理解它,那它只是一条线,如果深入研究,会发现它是两块肌肉挤压形成的边缘线,或者两个骨骼的高点联系。有了这样的理解,线条的位置和虚实将会处理得更好,这也是雕塑基础课程中要求学生掌握的一种观察方法,在以后的砖刻制作中,将更准确,更生动地表现自己所描绘的对象。
(3)理论基础的作用,雕塑基础除了包含技术基础,还积累了一定的理论文化基础,有了一定的文化储备这在以后技艺的传承,文化的传播中,可以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四融合与发展
(1)不论是从美术学院科班毕业,还是以师徒传承的,各自有各自的优势和短板,时代在发展,砖刻技术以及很多工艺技术,都需要发展,只有互相融合,互相学习,才能够跟上发展的步伐,推陈出新,去旧迎新。
(2)发展:传统模式下传统工艺需要有人传承,而学习和传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包括砖刻,年轻人在生活的压力下,学习传统工艺的越来越少,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还是原来的拜师学艺制作,销售就很难发展。很多传统手艺人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正在积极地改变,他们摒弃了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传统思想,敞开工艺的大门,把技术带进学校,面向社会,让更多的人融入技术的传承当中,身为手艺人,要把技艺在自己手中传播出去,这种做法更具有社会责任感。
五总结
作为一项传统技艺,无论是砖雕,或者是其他的项目,都是需要发展和传承的,希望能推陈出新,摒弃偏见与保守,能让更多的人融入到传统技艺的传承中来。同时希望能得到相关政府及艺术单位的指导和帮助,维护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氛围,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促进传统工艺行业的发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添砖加瓦。
(参考资料)
[1]王其钧.中国建筑图解结构: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
[2]尚洁·中国砖雕: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2008年1月第1版
作者:章叶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