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苏绣;胸针;创新;传统与现代
一、非遗苏绣
苏绣是中国传统刺绣工艺的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艺术价值[1]。苏绣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汉代,而在唐宋时期达到了鼎盛时期。苏绣的发展离不开苏州这座历史名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文化氛围赋予了苏绣独特的韵味。
苏绣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精美的图案而闻名。它的特点在于色彩丰富、线条细腻、绣针密集、形象逼真。苏绣注重细节的处理,以及对色彩的准确把握,展现出精细雅洁的效果。苏绣是通过线与线之间不同角度的交叉,达到不同的艺术效果,这需要高超的技巧和经验。
苏绣的传统价值不仅体现在其艺术性上,更重要的是它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记忆。苏绣作品常以花鸟、人物、山水等为主题(如图1),形象生动地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它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之一[2-3]。
如今,苏绣在艺术市场和收藏界备受追捧。设计师们不断探索创新,将苏绣与现代元素相结合,创造出更具时尚感和现代气息的作品。同时,保护和传承苏绣工艺也成了当代社会的重要任务,以确保这一宝贵的传统艺术得以延续并融入现代生活中。苏绣的魅力将继续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的赞赏和推广。
图1苏绣《陶浅赏菊图》
二、现代设计与苏绣工艺的结合—以苏绣胸针为例
胸针作为一种工艺品,是一种小巧精致的装饰品,通常由金属或其他材料制成,固定在衣物上用于装饰和点缀。它的特点在于其小巧可爱、造型多样、富有个性和独特性。
苏绣工艺在胸针设计中的应用给胸针注入了独特的艺术魅力[4]。苏绣以其精湛的刺绣技艺和丰富的图案设计,为胸针带来了别具一格的视觉效果和精致的细节表现。苏绣在胸针设计中常常运用传统苏绣图案,使图案栩栩如生,色彩鲜艳而细腻,光泽柔美而又自然。

图2苏绣胸针
同时,胸针设计也需要融入创新的图案和现代元素,以使胸针更具时尚感和与时俱进的魅力。设计师可以尝试新颖的图案设计,如几何图形、抽象艺术、立体造型等,通过不同针法以创造出与传统苏绣不同的视觉效果。
胸针设计中的定义和特点、苏绣工艺的应用以及形状、尺寸和材质的选择,共同为胸针工艺品带来了独特的艺术魅力。这种结合使得胸针既成了装饰品,又具备了文化和艺术的内涵。通过不断地创新和探索,胸针工艺品在现代设计中持续展现着无限的魅力和潜力。
三、传统与现代元素的融合
苏绣作品不仅仅是古代名画的再创作,更加是自我情感表达的一种方式。通过苏绣的创作反映时代的思想,体现社会的一种生活方式。
以作品“苏”(如图3)为例,苏州历誉“人间天堂”山清水秀,文化根深,是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蘇”这幅画作由四部分组成:太湖中生长的荷花、远负盛名的太湖鱼、缠绕的墨汁而形成的渔网、“蘇”字的分体,结合而形成的一幅画作。是一副极具代表苏州代表镇湖的一幅作品。“蘇”代表鱼米之乡,荷塘清趣,淡淡的水墨味又恰恰体现出了苏州的精致、素雅,融诗书画绣于一体。不同的针法虚虚实实,淋漓地表现出“蘇”(苏州)的和谐之美。这是情感的表达,也是创新理念的产物。
图3苏绣《苏》
苏绣也可以是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绿水青山”的色彩,“金山银山”的勾线,展现出一幅祖国繁荣昌盛的画面(如图4)。大树的年轮用来诉说岁月的蹉跎,大地的年轮沉淀着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作品是大树的年轮也是我们祖国大地的年轮,飞来的鸽子是和平的使者,是友谊和团结的象征,仙鹤在古代文化中代表着圣贤和明哲,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智慧。这也是对我们祖国的热爱与歌颂。
图4苏绣《青山绿水,金山银山》
通过传承与创新注入独特的创意,打造出与众不同的作品。他们可以运用多种技法和材料,结合色彩、质感和造型,展现出自己的设计理念和审美观。设计师的创意和个性使每个胸针都成为独特的艺术品,具备了个性化的风格和独特的表达方式。
四、可持续发展和创新的前景
苏绣未来发展趋势也备受期待。随着时代的变迁,苏绣作品将继续融入现代设计的潮流,结合创新的图案和材质,展现出更多元化的风貌,“笔墨当随时代”苏绣作品亦是如此。
苏绣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融合了传统与现代的元素,展现了精湛的技艺和丰富的图案设计。同时,保护和传承苏绣传统文化重要性不可忽视,不同载体的作品能让更多的人发现传统文化的魅力,被发现,被喜爱才能被更好地传承。展望未来,苏绣作品有着广阔的发展潜力,用作品讲述中国故事是我们的使命和担当。对生活对苏绣的热爱是重要驱动力,守正创新,勇毅前行,创造出更多独特而具有时代特色的作品。
参考文献:
[1]赵俊凯,李正.清代苏绣配饰品中的审美研究[J].江苏纺织,2022,(006):041.
[2]谢亚利.苏绣传统美术元素的装饰艺术性[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3,(004):144-144,148.
[3]王式竹.苏绣的艺术特色及其在服装上的应用[J].轻工科技,2010,26(011):87-88.
[4]郭彦君,余美莲.苏绣艺术在现代服饰品中的应用研究[J].山东纺织经济,2018(5):2.
[5]戴学文文/图.胸针寄寓时代风情[J].中国收藏,2020(7):4.
作者:府烨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