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代苏绣作品选题——以《印象敦煌》为例

[日期:2023-07-11]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摘要:我国刺绣有着较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广泛而深刻的群众基础。建国以来,我国刺绣在创作设计,理论研究以及对外文化交流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苏绣作为我国传统四大名绣之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地显现出了它的多重功能。其中美化装饰是它最显著的功能。基于这一功能特质,所以选题则成了一幅优秀苏绣作品不可或缺的一个步骤。


  关键字:苏绣 选题 内涵


  一、作品的设计背景

  华夏文明数千年,可若想找寻一个地方能行五十步穿越百年,行百步穿越千
年,那一定是敦煌。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写道: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

  进入甘肃,窗外的山麓开始急剧变化,从郁郁葱葱的茂林,到奇石嶙峋的祁连山脉,又一个黑夜过去,满眼只剩下荒凉的戈壁沙漠,一直追随着转动的车轮,仿佛永远没有尽头。

  莫高窟坐落在一条毫不起眼的土黄色山脉的腰间,稀疏的树林掩映着一个个洞窟,一条早已干涸的河床在它脚下横亘着,荒凉极致,萧瑟极致,却又神秘极致。为了保护洞窟里的绘画和塑像,莫高窟所有洞窟都没有装灯,每个洞窟里都装着先进的电子监控设备,确保文物可以受到保护。

  地平线上,海市蜃楼逐渐升腾起来,又隐遁下去,与洞窟里的神佛世界遥相应和,不愧是“万里驼铃万里波”的敦煌。

  形态各异的飞天,庄严肃穆的大佛,令我大开眼界,随即肃然起敬。它们色彩绚丽,历经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都不会褪色,十分逼真,俨然一派安静祥和,与世无争的肃然气息。

  亲自体验了莫高窟的无限神奇魅力,最令我折服的是莫高窟的佛像。站在沉寂千年的佛像下面,侧耳倾听,似乎能听到来自遥远古代的叮叮哐哐的开凿声,还有工匠们工作时的细碎耳语,仿佛从未在如流的岁月中停止,当那些恍惚间的时空交错感渐渐远离,一切归于宁静的时候,这个年轻刺绣工作者的心情澎湃起来。

  敦煌之美,首先是菩萨之美。我决定选择绣制一幅佛像来表达对佛祖的敬畏以及对敦煌历史文化的敬仰。在敦煌石窟数万身佛像的形象中,闻名于世的佛像难以尽数。可以说,一千年来敦煌画工非凡的才华,主要表现在佛像身上。佛像是一种感召,一种释放,它把人性神话,付诸其造型,又用造型引发人性。匠师巧妙地利用来自洞窟前明窗的光线在这些面上投下的阴影,使得我们抬头仰视的人觉得佛像五官轮廓分明,高大雄伟、庄严神圣。

  二、刺绣技艺

  每一位刺绣工作者在绣制作品前,都会依据自身的功底以及对于所绣作品题材与造型的理解,根据画稿的特殊要求,像这幅《印象敦煌》将敦煌莫高窟石壁画的质感与菩萨安静祥和的神韵融入到细软的刺绣作品中,此时则需要将画稿或是图片进行微调,并选择最适合的刺绣表达方式与配色。同时,好的设计只是创作的第一步,而高超的刺绣技艺与对其图案的理解则是作品的灵魂所在。若是依葫芦画瓢,完全对着壁画原稿照搬不误,那么非但不会有很好的效果,反而会显得用色呆板,落入俗套。因此,前期充分的准备工作、绣娘的巧思、精巧的技艺三者缺一不可。

  对于这幅印象敦煌,绣者采用长短参差的直斜、横斜线条交叉,和分层搀色的乱针绣技法,将壁画人物演绎得惟妙惟肖、丝丝入扣,使背景与壁画人物融为一体。以小乱针与虚实乱针针法相结合,丝线线条粗细相对比,不同色线相互渗透,同时运用巧妙的丝理转折与色线交融的神奇色变等元素的组合运用,演绎出敦煌菩萨圆润的脸庞以及微妙的笑容,在眉宇间透出平静安详安详而又意味深长,这一神秘莫测的千古奇韵,仿佛从古老的丝绸之路翩翩飞来,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三、作品的丰富内涵

  “艺术的伟大意义,基本上在于它能显示人的真正感情、内心生活的奥秘和热情的世界。”

  一幅苏绣精品,收藏的不仅是历史价值,文化价值,更有包含在其中的人文价值。这幅印象敦煌不仅可以让人一眼望去不住震撼,更有一种与历史对话的敬畏。

  细看该作品,似乎是大漠深处隐隐走出一位女子,她似千年前的神明,时空中的精灵,从大漠深处石窟里千秋寂寞的壁画中坠入尘世,悠然起舞,如花绽放,盛开在这片无垠的沙漠之中。

  “敦煌定若远,一心动经年。”——刘孝先

  直至此刻,敦煌莫高窟与他的守望者们,穿过时代与地域,相望守候。正因为有它们的坚持,延长了莫高窟的生命,而在敦煌,他们也找到自我,找到艺术,找到了文化乃至人生的新的历程。

  敦,大也;煌,盛也。一沙一世界,一尘一佛国,千年一瞬,一眼千年。一千年的岁月更迭,而始终活着,血脉畅通、呼吸匀停,这是一种何等壮阔的生命!辗转千年,也只有一个敦煌。

  莫高窟确实有着层次丰富的文化源泉,让不同的游客汲取。听故事,学艺术,探历史,寻文化,都未尝不可。敦煌此行学习,让我受益匪浅,不仅使我感受到了敦煌历史文化的非凡魅力,也让我在刺绣道路上有了新的感悟,更想追寻自我突破。

  在《印象敦煌》这幅苏绣作品中,创造性地将敦煌安详肃穆的佛像主题与细腻雅洁的刺绣风格有机结合,把富有神秘圣洁的宗教旋律与细腻婉约的苏绣针法有机结合,塑造了前所未有的富有东方气韵的艺术作品,实现了宗教与艺术的完美融合。

  综上所述,选题对于一幅优秀苏绣作品来说不可或缺的一个步骤,不同形式的作品如果融合得恰到好处,便是对于作品艺术的升华。


  作者:张黎星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