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组子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日期:2023-10-17]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摘要:现代室内设计风格呈现百花齐放的趋势,各式设计风格凸显各自的优势,以此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欧式现代风格、中式风格,日渐成为现代设计的主要方向,在中式风格中,缺少不了传统工艺的点缀,从当前室内设计成果分析,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的设计思潮,日渐成为设计师的喜爱。设计师们通过聚焦传统工艺,挖掘其实用价值、工艺技法、美学意义,来打造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室内环境,比如雕塑、瓷艺、剪刻等多种工艺形式,彰显技术与艺术的融合,也为现代室内设计注入丰富的人文意蕴。


  关键字:传统工艺 组子 设计师


  在中国传统工艺中,木材是建筑设计中的重要原材料,也是使用率较多的原材料,由木材而产生的各种建筑装饰在传统装饰风格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众多的木质建构当中,中式木制窗格有其独特的呈现形式,无论从材料的选择、纹样的设计、人与自然共生的思想,都给使用者以赏心悦目的感觉。窗格除了基本的采光功能之外,还是借景“裁剪”风景的取景框,借景思情,富有清韵,尤其中国古典艺术中,更是对窗“情有独钟”。美学大师宗白华先生说过:“中国诗人多爱从窗户、庭阶吐纳景物。”可见,国人对窗格的情有独钟。

  随着生活快节奏的发展,木式窗格已经不再是室内设计的主流,日渐式微,这一点也引起了中国设计师的关注。对窗格艺术情有独钟的一批中国设计师,在思考了一系列问题之后,对窗格艺术进行大胆革新,又借鉴邻国日本在组子方面的成功案例,在艺术设计与思想内涵方面有了一定的提升。之所以借鉴邻国日本在组子方面的成功经验,是因为两国文化有一定的相通之处,窗格与组子又是一脉相承,最重要的是之前的日本组子也出现了“样式不新、日渐式微”的现象,为了生存与发展,日本的组子在保持传统手工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设计,重组创新,走出了一条新的发展之路,而这一点,对于国内设计师有借鉴作用。

  一、组子的内涵

  组子,旧称组木、组手木条,由木片组合而成,纯粹使用榫卯结构,是木工技术的代表。作为中国建筑的一部分,汉唐时期的窗格传入日本,日本工匠在中式窗格的基础上,探索与创新了一系列装饰性元素,用于建筑物的装饰,产生了组子的最早雏形。

  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可以知道,组子一词虽起自日本,但并非日本专有独创,组子最早来源于中国,受到我国明朝及之前窗格设计风格与呈现形式的影响甚深,与我国明及之前的格栅、花格乃是一脉相承。之所以很多人误认为是日本独创,是因为我们受清代纹样设计风格的影响过深,把历史跨度最近的清代风格当成了我们民族整个的风格,而对于明朝及之前的设计或分辨不出,或渐渐淡忘,而日本的纹样风格几乎不受清代纹样的影响,就很容易错把不同于清代的花格纹样(如日本组子),看成是日本民族的创造,这其实是一个误会,比如日式基础纹样中的千本格子就与唐朝时期的“一马三箭”的样式几乎一样,这一点在文献中有明确记载。

  组子窗格中小木条拼接的不同花饰是由各种花型拼接组成,简洁质朴,却也丰富多彩,更可贵的是组子不用油漆,而是运用木材本色来表现图案的造型,源于自然,木香四溢。窗格既有木材天然的韵味,又对环境起到保护作用,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随着科技的进步,技术革新也影响着传统工艺的发展与走势,组子的设计与制作也借用现代技术,CAD制图来排版、算量,但整个作品还是主要依赖工匠的手感手工完成,这样既保留了传统工艺的水准,也加入了新的设计元素,更加符合现代审美方式。

  二、组子的特点

  组子是传统手工艺的代表,秉承了实用性、精巧性、和谐性、趣味性等特点,并与现代设计理念有机结合,增添新鲜血液,注入活力,在工匠的巧手制作下,组子获得了新的生命力,并且不断推陈出新,实现可持续发展。

  (1)淳朴简约的实用性

  组子最初的生产是为了方便人们的生活,所以简约实用性是其最原始的初衷。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组子工艺的认识与理解也在不断地提升,越来越多的组子工艺不断地被人们创新,慢慢地成为既适于现代需求又符合现代审美观点的实用性产品,尤其时下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更是凸显了实用性的需求。

  例如:日本福冈县大川市的组子工匠木下正人,使用组子制作灯具和各种小物品,作品既有传统手工艺的展现,也有现代流行元素的融入,美观大方,在时下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保留了组子一脉的地位,使组子获得了新的生命力。

  (2)匠心独运的精巧性

  工艺品重视工艺加工技术的传承与创新,讲究精巧性,这不但是传统工艺的长处,也是现代工艺所追求的。组子两百多种纹样的形成,足以证明其匠心独运的精巧性,这是劳动者智慧的充分展现。日本组子纹样,传承于中国唐时风格纹样,之后受到中国明代纹样的影响,其构成风格与我国明及以前时期相似,可谓一脉相承,其精巧性可在中国的纹样设计中找到根源。

  例如:明造园大师计成所著文献《园冶》中就有纹样记载,流传至日本,甚是推崇,此书在中国反而长期寂然无声,少有人问津。之后由于日本造园界的推崇,才引起国内学术界的重视,文献中对纹样设计的精巧图片仍是现代设计师的学习榜样。

  (3)恬淡优雅的趣味性

  中国工艺讲究:源于自然,物尽其用。无论是在造型还是在装饰方面都尊重材料的自然属性,讲究从自然界中取材,以显露材料的天生特质,这是秉承了道家:“亲近自然、与世无争”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也赋予了传统工艺自然天真、恬淡优雅的趣味与情致。

  中日文化在此方面有很深的渊源,因此组子的设计也体现了其自然天真的趣味性,无论外形设计还是衔接拼合,有几何图形,也有自然花纹,精致用心,栩栩如生。每件组子的作品都融入了手工创作者的心血,融入了创作者的灵魂,而且创作所使用的原材料以及运用的元素也都是从自然中取材,这就使每一件组子成品充满了生气与灵气,达到了人与自然的融合,带来心灵上的平和与舒心。

  (4)天人合一的和谐性

  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所注重的,始终把人与自然看作一体,和谐性是传统工艺所呈现的显著的美学特性,目的是为了追求人与自然、人与技术、材料与技艺的和谐共生。中国古代窗格无论外观的物质形态与内涵精神,还是实用性和美观性,抑或是材质工技与意匠营造,二者之间都追求和谐统一,这种以仁爱之心对待自然的态度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为解决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提供有益启示。

  组子的原型来源于中国,而日本与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因此在这方面的设计也不例外。无论从材料的选取还是图案的设计以及加工制作过程,都尽量保持物质的原始性,秉持敬畏自然的内心来进行艺术品的制作,这一点也是国内设计师为之努力的方向。

  经过传承,如今的组子纹样已有了角麻、胡麻、蜀江等两百多种形态样式,简繁得当,纹样包含了幸福、健康、丰收、繁荣和长寿等美好的寓意,适用于装饰,而根据上述组子的特点,笔者在设计制作方面进行了借鉴,下图的成品就是借鉴于这些特色而形成。

  三、组子的运用

  (1)组子的选材条件

  组子严格选用色泽均匀、易于加工、属性稳定的木材,因此需使用针叶木等硬木作为原材料,通常使用扁柏、杉木,此类树种温润亮泽、纹理优美、持久耐用,虽然此类树木种类较多,但组子制作工坊选取木材的条件,近乎苛刻,不选有树瘤的部分,不选容易弯曲的边角,只选取木材中纹理细腻清晰的部位,这就要求所使用的木材,必须来自高大、粗壮的树木,在这样的树木上选取,其材质、纹路都是上品,制作出的成品才美观大方。

  本作品长4400mm,高2200mm,根据实景进行解构、重组,形成新的,但又高于实际的画面,运用传统手法制作而成,过程较为繁复,在做好基本框架后,要在一定规格的细木片上开沟、穴、榫,然后再在框架中一片片地嵌入木片,组子的图案通常最小间距约为6—10mm,操作精准,若有毫米差别,就会导致组合不成功,因此十分考验工匠的能力与耐力。

  (2)组子的图案设计

  传统手工艺术品是心手相通的完美结合,带着创作者的智慧与灵感,组子的创作过程也不例外。设计师们经过不断的迭代与创新,现代设计与传统工艺达到实用性与美观性的平衡,很多设计师更是致力于传统元素和现代技术相结合,通过现代的设计感与实用性,赋予传统组子更多生活美学价值,正是因为这样的努力,才使得传统工艺得以摆脱实用与式样的困境,焕发活力。

  组子曾面临着使用范围越来越窄,外观相貌越来越不符合现代美学的尴尬境地,工匠们借鉴其他艺术品的优点,融入大量现代元素,经过实践与探索努力开发出新的图案,在组子纹样上有自己的创新和成功之处,用富有想象力的设计,融入多元艺术风格,通过全新的搭配组合,使传统组子焕发出生命力,赢得大众的喜爱。

  组子的纹样基本是以数学的几何图案为整体架构,其中最常用的有方形、六边形、菱形等,然后再嵌入设计的纹样生成连续的几何图案,最终生成整幅作品。本作品在尊重传统手艺的情形下,以菱形几何纹样为基础,镶嵌相应生活图形,视线透过组子看到物象,不加衬纸,保留组子的通透感。设计师都明白一个道理,空间光源投射的角度、所造成的光影,对组子纹样所形成的图案效果与视觉感触都有影响,柔和的光源打在组子上,组子不同的纹样整体呈现的效果比较和谐,但光源不能偏弱,这样物象对比性弱,立体感不强,整幅图案偏向于平面化,设计师在设计时对图案纹样的选取与光源影射的强弱都要有所考虑,使得无论从设计、制造还是呈现上,都显得和谐美观。

  (3)组子的加工制作

  从加工制作工艺上来讲,组子是利用木片作为制作材料,来表现设计纹样图案。在制作过程中,仅靠凹槽、孔和榫眼将细小的木片插入组装组子图案,简单朴质的形式是组子风格特点。为了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木片之间,以及木片与窗框之间,必须紧密贴合。因此,组子安装的过程,就算是简单的组子图案,也可能使用大量木片,所有这些木片都是由人手工拼装的,这就需要工匠制作时非常专注并有极大的耐心,木片的厚度使得整幅组子作品有了镂空的立体感,而恰恰是由于这种立体感,不同角度的光源投射在作品上,组子的纹样会呈现出不同的几何效果。

  本作品在确定了几何图案之后,由创作小组通过一个个花型拼接,一小片一小片组装而成,先是小花型,再组合成图案,再通过灯光的配合,达到最佳效果。在创作过程中不断改进,不断更新,经过磨合,形成了本作品的成品。

  作品在形成之后,作为主设计师,在创作以及制作过程中,都有自己的心得体会,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历练,这些都将是今后工作中宝贵的经验。以开放的心态来说,中日制作的纹样有相同之处,也有各民族特色,但其背后的制作原理是一样的,几何法也是通用的自然法则,目的也是类似的,通过组子艺术品的制作过程,将人们由浮躁的社会心理变得内心平静,笃定自信;通过组子艺术品的展现过程,达到展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美美与共的至高境界。

  四、制作过程的感悟

  (1)踏实专一的工匠精神

  组子虽出日本,却与古代中国的木构造传承有深渊联系,尤其是受唐明两代的影响更深,这一点在组子的内涵当中已经叙述过。而作为发源地的我国的同类工艺,在如今却没有占有其应得的一席之地,日渐式微,而组子为何在日本却能够普及、发展、创新,甚至走出日本国门,产生了具有自身影响力的艺术作品,这一点是需要中国设计师反思的。而通过本人在整个设计过程中的感触以及同行之间的交流,深刻认识到踏实专一的工匠精神,是其成功的关键之一。

  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它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也体现了工匠们的价值取向与行为表现。在时下浮躁的环境中,作为设计者能否安心于艺术创作,对每件产品、每道工序都凝神聚力、精益求精,干一行专一行,这也是对设计者定力的一种考验,而内心笃定、耐心执着、择一事终一生的专注力,也是工匠们所必须具备的精神特质。因此,对于国内设计师来说,倾心于工匠精神,专注于艺术设计,才是我们传统文化艺术得以传统和发展的关键所在。

  (2)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组子由木片组合而成,使用的扁柏、杉木温润亮泽、纹理优美、持久耐用。在制作过程中,纯粹使用榫卯结构,仅靠凹槽、孔和榫眼将细小的木片插入组装组子图案,简单朴质的形式是组子风格的代表,用各种花型拼接组成图案,并不上色,拒绝颜色污染,运用木材本色来表现图案的颜色,不用油漆,木香四溢,既有木材天然的韵味,又对环境起到保护作用,从选材到制作不向自然多取物质,来源于自然,尊重于自然,敬畏于自然,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境界。

  制作组子的过程,既是艺术品形成的过程,也是对内心修炼的过程,试想如果没有踏实专注的定力,是不可能一块一块、一片一片地将木片组成最后优美的纹案,这种定力也逐渐成就了设计者内心的平静,与自然同呼吸共成长,这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更高境界,这一点作为设计者深有感触。

  (3)开拓创新的文化传承

  组子的源头来源于中国的窗格艺术,经过技术的传承与创新,得以发展开来,但它的根在中国。“问君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个源头活水就是我们的传统文化以及由此产生的窗格艺术,相信组子的特色也必定会与中国的窗格艺术水乳交融,并能为国内设计师吸纳创新,要有责任担当,通过技术革新,虚心向同专业的国内国外专家学习,为中国传统窗格艺术注入新的活力,形成我们自己窗格的再度发展,这也是我们中国设计师为之努力的方向。

  正如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的:“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取向,决定了中华文化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因此,作为中国设计者要有这样的自信,将这些“纹样和工艺发源于中国,却兴于日本”的窗格艺术以及木质结构花格重新整理,在文化复兴的今天,将其重焕光彩。

  作者简介:时琴,意大利米开朗琪罗美术学院硕士;中国建筑装饰协会高级室内建筑师、工艺美术师、工程师;意大利缪斯设计铂金奖;意大利ADESIGN设计奖、亚太室内设计金奖;CBDA最具影响力设计人物;创新中国空间艺术大赛金奖。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