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划花釉彩工艺在紫砂上的运用探讨

[日期:2023-11-17]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摘要:陶瓷的划花工艺手法,在宋代形成题材多样、内容丰富的陶瓷装饰形式,其艺术成就之高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刻划花装饰是陶瓷装饰中比较常用的手法,其工艺特点是用竹签或铁签在半干或全干的坯体上划出不同面积的纹样。

  瓷器上釉,不仅可以使自身光洁,也可以防止液体气体的吸收,并且提高瓷器的观赏性和艺术性,紫砂上釉器物始于宋代盛于明清,题材也是多种多样,极大的丰富了紫砂的装饰效果,本文对其工艺特点工艺运用结合进行探讨。

  关键词:划花工艺 釉彩工艺 紫砂陶刻与釉彩结合

  紫砂上釉器皿结合了紫砂与瓷器两种不同的工艺,是古代能工巧匠人一代一代传承与创新的共同智慧结晶,其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在近几年开始被人们重视。

  一:划花的表现手法

  陶瓷刻花在隋唐、五代时期就已经流行,到了宋代工艺匠人不断推陈出新,其“刻划花”工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形成了宋代特有的装饰手法,当时的刻划花纹样特点,基本上以“适合纹样”为主,纹样构成也按照器物造型来装饰。如梅瓶所采用的纹样,以牡丹花枝缠绕来组合图形,装饰效果力求饱满,给人以雍容华贵的感觉。二方连续也是经常采用的,但是花纹就有变化,尽量不完全相同,看起来相似其实缠绕方式不同,采用了不对称的方式,效果也不一样。刻划花的题材有很多种,但以牡丹、荷花、人物、禽鸟等等为主,花纹刻在侧面,用流畅的刀法来增加装饰效果,在刻花装饰中,以装饰纹样为主,因为纹样刻在器物上,起到很好的视觉美化作用,纹样装饰的寓意也是采用比较美好的来装饰,例如牡丹象征富贵多福,松竹象征高洁挺拔,喜鹊象征喜气洋洋,仙鹤象征百岁长寿等等!

  二:刻花上釉彩工艺

  刻划花是刻花、划花、镂空、篦划纹等工艺技法的统称,一般以白地划花为主,在白色化妆土的胎体上,用竹签或铁签刻划出纹样,然后上透明的高温釉烧制。也有复杂一些的工艺,白地剔划花,是在稍干的坯上施一层化妆土,趁坯体还没有干时,用竹木或铁签的尖头划出纹样,再用剔刀将纹样以外的化妆土剔除,并且剔平整,直到露出灰色胎体,然后上透明釉高温烧成,化妆土的白色和胎体的灰色形成对比,这样花纹的立体感就比较突出。与之相类似的是白地黑剔花,它比之前的白地剔花多了一道工序,多上了一道黑釉,划花的工艺是一样的,只不过剔掉部分是黑色的,烧成后的效果形成强烈对比,花纹就更加突出。

  还有一种技法是白釉珍珠地划花,先在敷好化妆土的胎体上,刻出装饰纹样,然后将纹样以外的部分用一种打戳工具打满细小的小圆圈,再上一层色粉再入窑高温烧制。刻划花施釉还有多种工艺,如白地剔花填黑、白地黑绘划花、白釉印花,绿釉剔划花等等。

  三:紫砂陶刻

  陶刻是紫砂装饰艺术中的主要表现手法,也是紫砂的重要组成部分,紫砂陶刻有着多种的表现手法,是集金石、书画、文学修养为一体的综合艺术。相比陶瓷刻划花,更深入更细致入微,所表现的题材更广泛。陶刻的内容可以是书法,书法楷书、行书、篆书、隶书、草书、都可以刻在陶瓷器皿上,也可以是国画,山水、花鸟、人物等等,也可以是纹样。既可以是精细的内容也可以是粗犷的题材。因紫砂泥的特殊性,陶刻艺人往往把自己喜欢的题材直接刻好,然后将紫砂器皿直接入窑烧制。特别是文人雅士,把寓言警句铭刻在上面,时常欣赏把玩。其中最有名的是陈鸿寿,他开创了紫砂陶刻的新风,之后一大批文人墨客不断对陶刻艺术进行发展和创新,使陶刻艺术迎来了发展高峰。这些作品或古朴典雅或端庄大气或儒雅娴静。它们都是刻画家或艺人思想和感情的流露,加上雕刻刀法的配合,与陶器形成一种默契,雕刻的内容也是吉祥、祝福类较多,一代代手艺人对艺术的追求和热爱,使得陶刻艺术领先于世界。

  当代的陶刻艺术在继承传统技法之外,在器皿形制上又有了大的提高,古代器皿以实用为主,而当代出现了许多以装饰为目的的陶刻器皿,作品以立体造型与平面装饰相结合,运用点线面的现代创作技法对传统器皿进行改造变形,用雕与刻结合的手法整合陶艺作品,突出视觉感受,让人耳目一新。

  四:紫砂上釉的探讨

  紫砂上釉器皿始于宋,盛于明清,宋朝时的紫砂挂釉颜色比较单一,以酱釉为主,明代以豆青釉、月白釉、天蓝釉为主,清早期出现加彩挂釉紫砂,由于紫砂泥土性质的特殊性,紫砂壶一般不把釉上满,为了让紫砂留有透气性的特点,在紫砂器皿底部都是露胎的。宋朝时上的釉水很薄,多采用半挂釉的方式,到了明朝釉水上到接近底部,但紫砂器皿里面基本上不上釉,这样就保留了紫砂的透气性,清朝时上釉倾向于华丽,尽显雍容华贵,这类的紫砂上釉不惜工时,精工细作,有的为了上釉进行二次三次烧制,其紫砂作品也受到皇家喜爱,现在我们在博物馆里可以一睹其风采,其工艺水平令人叹服!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审美水平的提高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紫砂艺人采用现代科技,与当代文化的相互交融中进行创造创新,用于现代陶瓷创作语言和现代雕塑技法结合,使古老的紫砂绽放出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当代书法艺术的创作元素也不断融入紫砂器皿中,在传统的陶刻技法之外,又有了新的元素组合,采用不同的字体,精心变化的结体方式,用追求画意的章法,细心经营作品每一个界面,在局部上釉彩,使其构成一个完整的图形,既有内容的逻辑性又有视觉的畅流一体,一种大气之美,使陶艺作品在新的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五:结语

  从古到今,在能工巧匠的精工巧思下不断推陈出新,一代代传承至今,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和人们学养审美的提高,对当代陶瓷器皿的发展起到了强大的推动作用,无论是形制还是装饰的手法都有了新的飞跃,但无论怎么变化我们都会创造符合时代的特色器皿,让观者感受到传承千年的手艺在新的时代依旧光彩夺目!

  参考文献:

  【1】冯先铭 中国陶瓷〔M〕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2】王钰 陈景风 浅谈陶瓷刻划花装饰艺术的工艺特征《文艺生活中旬刊》2016第10期;

  【3】郭守福 磁州窑文化〔M〕北京 新华出版社 2008;

  作者简介:张毓阳 高级工艺美术师,高级乡村振兴技艺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