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之间显精巧——从实践浅谈橄榄核雕的“精”与“细”

[日期:2023-11-24]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摘要:在核雕作品中,“精”与“细”是不可忽视的两大特点,这两大特点贯穿了核雕作品的雕刻过程,也是优秀的核雕作品不可缺少的。核雕作品的“精”主要表现在作品题材的精巧,“细”则由核雕雕刻工艺的细腻体现而来。在此,作者通过自身雕刻实践,从作品浅谈橄榄核雕的“精”与“细”。


  关键词:核雕 工艺


  橄榄核雕作为我国微雕艺术品类之一,从古至今经过历代核雕工匠的传承和发展,已具备了较为完善的雕刻工艺和先进的雕刻工具,涌现出大批精美的作品。在核雕作品中,“精”与“细”是不可忽视的两大特点,这两大特点贯穿了核雕作品的雕刻过程,也是优秀的核雕作品不可缺少的。核雕作品的“精”主要表现在作品题材的精巧,“细”则由核雕雕刻工艺的细腻体现而来。在此,作者通过自身雕刻实践,从作品浅谈橄榄核雕的“精”与“细”。

  一、核雕图案题材之“精”

  图案题材的精巧与设计息息相关,随着近年来多元文化的发展与融合,人们开始意识到“设计”对于工艺美术的重要性,在作品创作中引入“设计”这一概念,预先在脑海中假设和构思图案纹样,并将其绘制在纸上,与核料的属性质地进行结合再进行修改,最后将其雕刻在核料上,将脑海中的图案转化为实体。而设计带来的图案题材之精,体现在两方面:

  一方面,作品题材的思维构思。要创造好的题材,做出好的设计,核雕工匠首先要有精细的思维构思。传统题材固然精细,但只一味仿造,缺乏思维的运转和思考,则会让疲劳乏味盖过这种精细,没有任何变化的传统题材是千篇一律、令人乏味的。在如今文化多元化发展的过程中,设计元素逐渐多样化,传统题材可以进行多元化的改变,用新的角度去解读、重构,而创新题材则发展空间更大,核雕匠人或是将传统题材与新元素相结合,或是吸收新元素形成新的雕刻题材。笔者作品《火烧赤壁》则是利用新的角度塑造传统题材,从新视角描绘传统题材。作品一面设计诸葛亮向吴蜀联军发号施令的形象姿态,着重表现其泰然自若的神情,体现其足智多谋的形象;另一面则设计吴蜀联军英勇作战的雄姿,结合“智”与“勇”这两方面来塑造赤壁之战的场景。

  另一方面,图案布局得精妙。设计作品的题材并不代表最终确定好雕刻图案,对于核雕作品而言,“构图”非常重要,核雕工匠需要通过严格的布局来构造图案纹样,才能让作品呈现自然之态,展现的画面才能合情合理。这是因为核雕艺术在创作上受到了核料条件的限制,由于橄榄核通常两头尖而中间宽,又由于核料的表面质地、肌理、纹路等较为复杂,因此提高了雕刻的难度,留给核雕工匠创作发挥的空间并不大,雕刻时也难以控制。一件具有完成度的核雕作品必定拥有合理的布局和恰当的比例关系,就如传统绘画那样需要突出图案的主次,需要有层次感,主要图案需居于中间显眼的位置,次要图案则起到衬托、突出主要图案的作用。以笔者的作品《火烧赤壁》为例,在创作时要考虑到场景的布局,比如人物的方位,有多少人物,如何排列,就要确定好在橄榄核的哪个部位开始雕刻,哪里开始绘制人物的头,哪里安放人物的四肢,身体各部分的比例关系必须要准确,一切比例、动作范围就要经过严格的设计布局。而《火烧赤壁》除人物以外,还涉及场景物象的雕刻,因此需要考虑景物之间的位置关系,比如战船与战船之间的排列布景等,并且透视关系要经过设计编排,要让景物之间疏密得当,疏的地方不能留下大片空白,密的地方又不能显得过于拥挤密闭,远近景物的排布必须符合常理,山树草木之间的景物和人物之间的大小要突出主次,合理的构图能让作品题材显得自然,突出主体,关系前后呼应,更好地体现出作品的题材,从而有助于塑造核雕作品的意境。


  二、雕刻工艺之“细”

  核雕作品的“细”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存于表层的,工艺上的精细,我们可以从作品精致的雕刻工艺看出;二则是思维构思的精细,思维构思的精细是为工艺制作服务的,先要构思出精致繁复的图案纹样,才能进行后期雕刻;而工艺的精细又来源于思维的精细,如果没有娴熟精细的工艺,再精致的图案都无法充分表现出来,可见两者互相依存,不可独立存在,因此工艺的精细离不开构思,同时又是创作者个人思维和技艺的反映。

  一方面,雕刻工艺的精细源于图案的精美绝伦。核雕顾名思义,离不开工匠的雕刻技艺。若橄榄核不经过优秀的雕刻技艺,终将只是核料,纵然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只是具备了一定的外表的素核,很难与工艺品相挂钩。橄榄核在经过工匠的设计和雕刻之后,呈现出的雕刻图案多元多样,才具有了观赏的功能,甚至精美细致的构思还反映出优秀的主题思想。雕刻图案要富有意境和主题思想才能够动人心弦,作品体现出的神态和韵味反映出作品的灵魂,比如景色表现要栩栩如生,动物要显得活灵活现,设计图案富有神韵,才称得上佳作,否则空有雕刻技艺而没有创新的构思,就只能雕刻传统作品,无法让作品出彩。

  另一方面,雕刻工艺的精细必定需要核雕从业者具备精湛的雕刻技艺,才能够将这些精美的设计装饰图案栩栩如生地塑造出来。核雕的雕刻技艺对整件作品的意境具有极大的影响,作品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与雕刻者高超的雕工技艺是分不开的,空有设计能力而不能进行雕刻,就无法将图案准确地雕刻出来,更无法做到细节塑造,从而让图案更加生动。比如人物题材作品的雕刻需要富有神韵,人物脸部的肌肉要表达自然,眼神要生动,富有风情,动作表现要自然,要做到这些需要在雕工方面达到线条清晰流畅、刀法深浅恰当,细节精细入微,而不是粗雕的作品和机雕作品那种线条模糊不清、深浅无序、生硬粗糙。

  三、结语

  精湛的雕工是核雕从业者必须练就的,作为雕刻门类而言,敬业的工匠精神需要有对雕工技艺的追求,还要有活跃的思维以创新构思,营造作品的意境,借以表达核雕从业者对工艺美术的感悟,从而令橄榄核雕的“精”与“细”通过图案题材和雕刻工艺体现出来,体现在方寸之间。

  参考文献:

  [1] 李屹松:鬼工技——浅谈核雕艺术,文艺生活,2011年第7期

  [2] 李顺华:浅谈橄榄核雕的艺术特色,天工,2018年第4期

  作者简介:

  陈任华,男,1976年生,江西九江人,现居住苏州,现为工艺美术师、乡村振兴技艺师,多年来创作出众多优秀作品,多次获得行业内大奖。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