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核雕艺术与工匠精神

[日期:2023-11-24]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摘要:工匠精神是手艺人在长期从事工艺创作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坚定、踏实、精益求精的精神气质。对于我们核雕从业者而言,工匠精神的根基是持续专注地雕刻创作,核雕技艺的内涵均源自雕刻本身,通过不断地创作和雕刻,从业者的技艺水平和设计审美才能不断提高,才有机会做到运刀如运笔。作为当代核雕从业者,必须秉承“工匠精神”的人生态度和人格素质,将坚守、敬业和创新放在首位。笔者结合从业经历,浅谈工匠精神对核雕艺术的影响。


  关键词:核雕 工匠精神 雕刻


  传统的橄榄核雕刻,不仅工艺需做到精雕细琢,作品的审美更是蕴含着中华文化独有的风格特色,传承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要完成高价值的工艺美术品,必须雕刻出“活”的作品,使其富有生命张力,才是达到雕刻的精髓。要追求并达到这个极致完美的目标,作为当代核雕从业者,必须秉承“工匠精神”的人生态度和人格素质,将坚守、敬业和创新放在首位。如何做到这一点?笔者结合从业经历,浅谈工匠精神对核雕艺术的影响。

  一、工匠精神的内涵

  工匠精神是手艺人在长期从事工艺创作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坚定、踏实、精益求精的精神气质。对于我们核雕从业者而言,工匠精神的根基是持续专注地雕刻创作,核雕技艺的内涵均源自雕刻本身,通过不断地创作和雕刻,从业者的技艺水平和设计审美才能不断提高,才有机会做到运刀如运笔。

  工匠精神的核心价值在于两个方面:一是严谨的创作精神,对于雕刻创作的作品100%认真,同时不得懈怠,对每一道工序、每一处细节、每一件作品都精心设计、专心雕刻,要利用自己的雕刻技艺在能力范围内力求将作品做到极致,用心雕刻作品的态度就是工匠精神的思维和理念。二是高尚的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建立在造物精神之上,核雕从业者不仅是要热爱这一行业,更要将对作品的热爱延伸到对传承和发扬技艺的执着,考虑到手艺的传承,并孜孜以求、一丝不苟,才能不断塑造并维护核雕这一非遗技艺,若仅将从事核雕工艺作为赚钱的工具,则不能做到精益求精。

  二、工匠精神是核雕工艺的灵魂

  核雕的题材丰富多样,有神话故事、佛雕造像、民俗图案等,图案纹样较为“接地气”,但要做到让大众接受核雕这种工艺美术形式,依靠题材显然有所欠缺,需将雕刻的本质发挥到极致,才能做出好的作品。

  一方面,工匠精神是对题材的充分理解,并对其进行设计构思。以核雕常见的佛教造像题材为例,弥勒、罗汉、观音、达摩等,这些题材均在佛教造像的范畴,佛造像属于宗教范围,化身为信仰的具现而被塑造、供奉,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景。但佛造像因宗教而生,其外观和风格也随着人们的信仰、时代潮流和社会变革而变化,因此在造型上给了核雕从业者以很大的操作空间,然而要做到让作品具有佛性,就要充分理解自己所雕刻的图案纹样,要了解不同时期的佛造像风格具备各不相同的特色:魏晋南北朝风格简洁、整齐;唐代风格庄严典雅,端庄丰满,气质浑厚;宋代造像则体态优美,比例匀称;明清造像玲珑纤细、精致剔透、精雕细凿、色彩亮丽,抓住其特点进行设计并雕刻,才能创作出精美的作品,若随意搭配则会让风格失调,更会令人感到匪夷所思。

  另一方面,工匠精神是对作品的精雕细琢。首先从工具而言,刻刀及其辅助工具在核雕的雕刻过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任何一门雕刻技艺中,刀具是最直接的助手和伴侣,而刀具齐备,会磨会用,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更能让雕刻从业者在造型上能充分发挥技巧,从而做到行刀运凿洗练洒脱,增加作品的艺术表现力,线条清晰流畅。其次,雕刻的力道需注意轻重缓急,核料虽小,但雕刻需按步骤,先削去废料以出坯,注意不宜用力过大,一来为后续雕刻留有足够空间,二则避免过度用力导致核料开裂,新手往往会直上直下大幅度削去废料,从而导致后续精雕时没有足够的空间以进行更为细致的细节塑造。最后,随着工业日益发达,雕刻工具也逐步走向现代化,这是必然趋势,但为了追求名利双收,从而出现了机工充当人工的行为,不仅让消费者受到经济损失,更是工匠精神的缺失,使核雕这一流传数百年上千年的民间手工技艺丧失原本的造物魅力,从而丧失核雕作品自身的价值属性。因此,合理利用电动雕刻工具,使其成为雕刻从业者的好帮手至关重要。

  二、工匠精神对传承核雕技艺的影响

  一方面,秉承工匠精神应探索不同的核雕艺术形式。工匠精神强调创新和突破,在核雕艺术中,重复千篇一律的题材并不能让这一技艺迎合大众审美,在新时代,年轻人对题材的审美需求是多样性的,要走得更为长远,核雕从业者需要不断探索新的雕刻技艺和表现形式,以创作出更具创意和艺术价值的作品,比如核雕不应该拘泥于手串和吊坠,摆件、组景等也是大众所能接受甚至喜爱的形式。这些创新和突破也是工匠精神的一种体现,使得核雕艺术不断发展和进步。

  另一方面,保护和传承核雕技艺,是发扬工匠精神的重要目的。工匠精神代表着核雕从业者在工作中的宝贵的态度、信念和精神,是核雕从业者对工作始终如一的坚持与执着,也是磨炼自身雕刻技艺的一种方式。因此坚持工匠精神,将追求细节的态度贯彻作品创作始终,从微观角度而言,能将作品做得更好,提升雕刻的技能和方法,不仅能够体现精神的传承,也是提升个人价值的做法;而从宏观角度来看,倡导工匠精神,可以传承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核雕这一非遗项目,令其展示在社会大众面前,激发社会大众对核雕及传统文化的热爱,让核雕技艺成为传统手工艺中积极向上、美好的象征,促进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从而地方文化品牌,对非遗文化和经济进行了推广,增强精神文明建设。

  三、结语

  综上所述,核雕艺术作为传统雕刻技艺的一部分,应该由我们当代核雕从业者在继承优秀文化遗产精髓的同时,认真学习和吸收前人作品的艺术特色,对每一道工序报以一丝不苟的完美主义精神打造。我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工匠数十年如一日坚持的产物,正因为对工匠精神的坚持,才创作出了无数巧夺天工的珍品。

  参考文献:

  [1] 李永利:"工匠精神"是核雕技艺之魂,神州,2018年 第14期

  [2] 石娜:浅析跨界设计与核雕艺术融合,商业故事,2018年

  作者简介:

  刘小琴,女,1978年生,江西九江人,现居住苏州,现为工艺美术师、乡村振兴技艺师,善于雕刻核雕人物,作品独具特色,数次在各级工艺美术展览获得奖项。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