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仕女在历代都是贤良淑德的女性代名词,历代的文人雅士歌颂的流传至今的很多故事和诗词里面都能看到仕女的影子。而在惠山泥人的制作中仕女也代表了细货的至高境界。仕女的制作不仅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文化价值,还是作者的高超技艺的体现。还是作者本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对艺术的文化修养表达。
关键词:历史 技艺 修养
在中国,泥人有很多种。可以说是流派纷呈,各有所长。而惠山泥人因为做工精致细腻而名扬海内外。在众多的惠山泥人品种中间有一种特殊的品种,她被称为仕女。
仕女在宋以后多叫士女,代表的是中国古代那些美丽聪慧的女子,也是历代画家热衷描绘的对象,中国画中还有专门的“仕女画”类别,历代画家合并者按照自己心中“美”的理想来塑造仕女形象,但是,在男性至上的中国古代,理想的仕女更像是一件温雅不俗的文房清供,与天理人情琴棋书画相伴,点缀着历代文人墨客的悠闲生活。无疑仕女是美的化身,是美的代表。自古以来文人墨客都不吝啬自己的笔墨和赞美之词来表达对仕女的喜爱。
而在戏剧舞台上,各种各样的仕女都是婀娜多姿,翩若惊鸿,宛如游龙。使得古代仕女的形象更是深入人心。而在惠山泥人的艺术创作上仕女一直是受欢迎的题材。而作为创作者要创作一件优秀作品就要先了解她,揣摩她。而对古代仕女的了解大家都停留在画册,文学作品中。所以当我们决定一件作品的创作就要做到以下几步:
先要了解时代背景
当我们要创作一个仕女的时候,先要知道想创作一个什么时代的人物,了解一下当时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形态。如:那个时代的女子穿的衣服是什么样子的款式,发髻是流行什么样的梳法,身份地位是什么,等等。中国各朝各代对女子的服饰要求不一样变化也很多。比如隋唐的开放,隋唐的妇女的服饰可以说是花样繁多,五光十色,具有艳丽、华美、自由、潇洒的艺术风格。通过这些服饰把隋唐美人秀美丰满的风姿显露得淋漓尽致。宋代的女装是上身穿窄袖短衣,下身穿长裙,通常在上衣外面再穿一件对襟的长袖小褙子,很像现在的背心,褙子的领口和前襟,都绣上漂亮的花边。到了明朝服饰就相对的保守了很多,明代女性习惯在裙子外罩一件背子衫或是云肩。到了清朝汉族妇女一般穿窄袖袄、衫、坎肩、裙、裤等,而满族女子则穿旗袍。而到了现代则基本以简练方便的服饰为主。而仕女的发型也会随着身份时代的变迁而不同,古代女子的发型不仅是为了美观还能代表年龄,是否出嫁等。
仕女的形体造型
仕女是统称,其中还有各种各样的分门别类。比如因为时代的不同,各个时代的审美观不同,对美女的要求也不同,所谓的燕瘦环肥等。还因为身份的不同造型也不同,比如仙女、小姐、贵妇、侍女等。还要研究是坐是立是卧,使用何种手势等等。但是一般来说要求仕女造型,体态窈窕、婀娜多姿、身段优美,要形体适中。制作的时候以“行七、坐五、蹲三半”为律。以头为标准,身宽二头,头部和手足动作要能互相辉映。面部要求五官端正,面颊丰润,表情自然,最好具有少女的风采。身段要求两肩带垂,不高不塌,腰部纤细。而手的制作要求十指尖尖似春笋,细糯柔美,手臂如藕型。拿捏物体要做出兰花手、顺风型、荷叶型、佛手型等各种手型。整体要有一种优雅淑女的感觉。而发型的各种不同也能体现仕女的性格出生年代身份等级等。
仕女的穿着衣饰
仕女的服饰,不是光代表了本身的年代背景,还代表了生活条件和生活品位。所以制作者需要了解历史,了解当时的文化底蕴,这不仅是艺术创作的需要,也是个人修养学习的需要。定下了服装款式还要研究服装布料,还要研究包括季节、年龄和家庭条件等等因素。如:古代贵妇一般都要身穿大袖衫、长袍、褶子、长裙等,而年轻一点的穿小衣、云肩、褛衫、腰裙小裳,长裙曳地等。衣服的材质可以按身份地位分还要按季节气候分。而制作过程中的衣纹皱褶却能体现按服装的材质所衣纹线条的处理是对制作者的一个考验。这不仅能表现服装的质地,还能通过聚散、起伏、疏密的变化体现人体内部的结构变化。所以一个好的工艺师不仅要了解泥土的特性,还要了解各种布料的效果,制作出以假乱真的服装效果。而为了增加仕女的灵动性,看上去更活灵活现,所以还增加了很多服装上造型上的辅助物品。比如:腰带、玉佩、镯子、飘带、扇子等,这些物品既能增加造型的美观,又能更好的表达仕女的身份和地位。既能体现仕女的优雅又能体现仕女的活泼。而头上的头饰又是惠山泥人的一大特色,发型上的各种装饰品如:花朵、钗头凤、翠珠、步摇等为仕女的造型增添的光彩。耳环也是仕女制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材质的不同款式的不同也同样代表着仕女身份地位和年龄。因此附件是一道十分重要的工作,不仅能提高仕女的观赏性,还能提高仕女的灵动性。
选择绘画的图案和色彩
当仕女的造型完成成型后,就要开始后面的工作,彩绘。彩绘在惠山泥人的生产过程中是很重要的一道工序。在泥人行当中曾经有三分塑七分彩的说法,所以泥人彩绘是一个很重要的过程也是一种点睛之笔。在正式才会之前所有的惠山泥人都要经过一道工序那就是上白,这道工序是为了让后面进行的彩绘工作中的颜色显得更纯,更艳丽。经过这道工序以后我们就要进行正式彩绘工作。正式的彩绘工作又分开相和衣饰两个部分。开相虽说在整个仕女制作中占得比例不高,但是其重要程度相当的高。眉的浓淡宽窄,眼的大小长短直接影响了仕女的脸部表情,也表达了你所塑造的人物的性格和心情。所以开相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最后成品的效果。当然我们一般塑造的仕女都是以微笑和蔼的面貌示人,给人一种含蓄优雅、如沐春风的感觉。只有个别的如王熙凤,穆桂英等,为了表达或犀利或英姿飒爽的性格而在开相上有所不同。在开相中还有一种特别的仕女那就是戏曲人物,戏曲人物因为取材自舞台上的戏曲表演人物,所以在开相的时候都会参照舞台妆,达到舞台效所以比一般的仕女妆要浓烈。眉毛一般都比较英挺,眼部晕染比较重,以求效果突出。接下来就是身上服装色彩的搭配与图案的选择。服装色彩一般是根据创作的对象身份的不同而设计的。如老妇人,一般就以深色调的黑,褐色,青色为主,体现年纪大的人的沉稳端庄。而年轻女子又分小姐和普通女子,一般小姐都会采用复色的粉色调为从而主体现优雅,委婉,而丫鬟一般会采用明亮的对比色为主,体现性格的活泼,好动。而服装上的图案一般是根据创作对象的身份来设定,有地位的一般都花式复杂如:牡丹花、团花、云景花、荷花、梅兰竹菊等。身份高贵的甚至金碧辉煌勾金画银突出她的尊贵,如果是皇家服饰还要经常加入游龙或者彩凤、五色云等图案。有的还要勾画而小家碧玉则是一般采用小花小朵如:菊花、五瓣花、草花等,常见的都在外衣上绘画图案,而在长裙上一般都不再绘画复杂的花纹,就算有也是以点缀为主。
仕女的装饰
到整个仕女画完后接下来还有一步就是装饰,装饰一般指的是身上佩戴的,手上拿的和头上戴的。常见的装饰品种有扇子、乐器、手绢、头花、飘带、香炉等。这些装饰物品采用的材质也各有不同,可以用泥土捏制,也可以用塑料、丝绸、竹子、宣纸、排线、桑蚕丝、孔雀毛等制作。五花八门无奇不有。
经过以上种种工序,一个婀娜多姿、体形飘逸、神采飞扬的仕女就制作完成了。她的一颦一笑都汇聚了制作者无数的心血,她的一举一动都汇聚了作者背后无数的心思。一个好的造型不光要好的构思更需要熟练地手法和技巧。所以制作一个经典的仕女造型需要制作者用端正的学习态度来研究中国的传统文化,还要有对本职工作严谨的工作态度。活到老学到老,每一个泥人的制作不但能提高我们的技艺水平还能提高我们的文化修养。所以泥人制作的过程是一种创作过程也是一个学习过程,是使我们专业水平能更上一层楼的最佳方式。
作者简介:
李妙君,女,工艺美术师,无锡市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江苏省乡土人才“三带”新秀,第五批无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师从国大师喻湘涟,王南仙,柳成荫。从艺16年。曾参与集体创作设计泥人巨作《惠山古镇风情图》,作品《长坂坡》《空城计》《吉庆有余》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其艺术风格新颖,技艺独具匠心,是惠山泥人年轻工匠师中的杰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