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扬州玉雕;历史现状;未来发展
1977年的时候,扬州蜀岗出土了新石器时代的石器、陶器和玉器,并且还有多达60多处的氏族公共墓葬,而这一发现也证实了在夏代的时候,扬州已然出现了玉器雕琢的技艺。而在商周时期,玉器已然被当作是一种贵重的饰品,并且还会将玉比作人,是一种品德的象征。1991年的时候,扬州先后出土了多件玉器文物,其中以夔龙纹玉觽最为吸引人们目光。这件文物是一件片状玉雕作品,并且这件作品实现了双面雕刻技艺,整个玉器如同一个蚕蛹的形状。而整个作品的样式展现出了龙头回首,其身上装饰有三角形的折线纹、龙首纹等等。这件玉器文物的出土证实了战国时期扬州玉雕技术已然发展的相当成熟,可以用精美二字形容。而到了先秦时期,玉雕技术再一次得到了拓展和升级,玉雕技艺也领先于世界水平。
唐代时期,豪门贵族会通过玉器来装饰楼阁,这也是所谓的雕栏玉户。而在民间佩戴玉器已然成为一种风气,而这一时期,玉雕技术也逐渐对外开放。之后宋朝、元朝和明朝在唐朝的基础之上实现了玉器的镂空雕琢、练条技术,并且将玉雕向花鸟走兽、炉瓶等方面扩展。
清朝的中期,扬州玉雕可以说将技艺发展至炉火纯青的地步,特别是在乾隆年间,扬州玉雕甚至可以说达到了全盛时期,而当时扬州也成为整个国家玉材收集、制作的集散中心。根据调查了解,清朝时期,宫中重达千、万斤的十件大玉山便是出自扬州,玉匠把玉雕技术和书画的艺术形式融合在一起,在造型、纹饰方面灵活镂雕多层花纹,以达到透视的效果。并且让玉器呈现出一个故事情节的画面,其中重达万斤的“玉器之王”《大禹治水图》便是扬州雕刻技艺精湛展现,这件玉器作品也被称之为稀世之宝。
在50年代初期,国营扬州玉器厂还留有众多老一辈的玉雕艺人,并且也增加了不少的新人,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想法,那就是为扬州玉雕行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也是从此刻开始,扬州玉器也开始出现了不断的创新和发展,将“玉料大做”的设计思想作为基础来创作雕刻,而将大件的玉料精细化去处理。不同的技法融合在一起,实现线刻、浮雕、圆雕、镂雕、透雕的组合,构建出既有传统特色又展现出现代气息的“扬州技艺”。自此,扬州再一次成为我国玉器的重要产地之一,并且在2006年的6月份“扬州玉雕”被列入国家的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
扬州玉器技艺特征最大的表现就是同一件玉器作品上能够展现出不同的工艺手法,但是不会显得十分的臃肿和累赘。扬州的玉器以大型的雕刻为主,如山子雕、炉、瓶等一系列的陈设物件。而这些作品几乎都以浅线雕、深线刻、圆雕,浮雕,镂空雕融合的方式展现出。比如著名的清秋山行旅图(如图1),其作品就是用圆雕方式将整件玉料完整的保存下来,在不破坏原初形状的情况下进行刻画表现。其中也采用了“散点透视”的方法来表现出云峰高耸的景象。因为镂空雕技慢慢的成熟起来,所以该玉雕作品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出来了层次感,而且这种层次感是可以触摸,而并非只是视觉上的。山子上采用了浅线刻的方式,将泉水活灵活现的表现出来,而万千沟壑利用浮雕的方式进行夸张化,以达到层层递进的山峰奇景。将镂空雕和圆雕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展现出怪石嶙峋的沟壑与崎岖的山路以及山桥,甚至是山桥上的几个路人,就连这小小的人物,其面部表情也被刻画出来了。而山中小静也通过浮雕的方式将其表现出下宽上窄的样式,这也完全符合透视学的原理(如图2)。

玉雕本来就是一件求精的工作,而自古以来玉器和扬州工一直都是被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可以说扬州玉器在全国范围之内是有着很高地位和价值的。而扬州玉雕之所以能够有此殊荣,完全是因为当地文化特色和环境的影响。长期在文化传承和发展的环境当中,扬州自然形成了一套属于自己的艺术文化体系,而扬州玉雕不只是在技术上展现出了独特的表现,更是将文化和艺术融合进去以技艺的方式表达出来。扬州玉雕在文化和环境的熏陶之下,展现出了与其他地方玉雕技艺所不同的特征,主要以大型玉雕山子和炉瓶为主,并且将丰富的题材历史故事表达其中,如天女散花(如图3)、嫦娥奔月(如图4)就是这样富有内涵和底蕴的作品。

这几年我国的玉料价格涨速度越来越快,在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和田玉料每千克只要几十块钱。现如今,一块较好的和田玉料价格达到了几万,甚至是几十万一千克,而一些品相优质、特级的和田玉料价格一度超过百万元。导致这一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当前消费者对于玉器的追捧,还有商家的故意炒作;另一方面就是和田玉料资源的逐渐减少。主要是因为时代发展催生了更多技术的产生,而原先人工开采和田玉的方式现如今已变成了机械式的开采,这也导致玉料的过度开采,再生速度赶不上开采速度,所以如今开采出一块较好的玉料成为困难的事情。
和田玉料的价格上升是由它的稀缺性所决定的,而玉料生产成本的提高使得玉雕产业发展成了一种很特殊的产业,消费人群的消费水平层次都非常高,已非一般普通市民所能够承受。由于前些年扬州的玉雕产业的爆火,造成了扬州玉雕从业者的迅猛增加,但产业层次良莠不齐、鱼龙混杂。尤其是那些经短时间训练的由学徒所组织的小作坊,创造的玉雕艺术作品都是粗制滥造,只注重玉料的品质,不注重玉雕做工;只注重工艺技术的复杂性,而忽视了玉雕创造的艺术性。但是,这种新生的玉雕小作坊的作品大多以模仿名人艺术作品挣取利润,并没有创造新意识,而且作品主题也相当陈旧,仍沿袭着传统的山子、玉牌、历史人物等题材,已无法满足当代青年人的审美需要。
玉雕人员的培育需要经过一个长期的过程,优秀的玉雕人员需要具备很好的造型艺术意识和创造技术,而创造技术还需要长期知识和经验的积淀。除此之外,还需要懂得鉴别玉料,认识各种玉料的特点等等。而这种综合素养也决定了玉雕人才的持续性,而玉雕前期的培训与获得的回报往往是不成正比的,使得他们不愿意从事玉雕专业工作,或者就算从事了玉雕的专门岗位,也不能一直坚定到底,半途而废,导致扬州市玉雕专业人员的大批减少。当前电脑绘制雕刻技艺发展速度加快,越来越多造价低并且做工精细的玉雕产品问世,这也对注重传统雕刻技艺的扬州玉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和冲击。
自封建时期起,扬州玉器就在琢制技艺与外形品相上遥遥领先于其他地方同时代的玉器。尤其是到了清代乾隆年间,扬州已经成为我国玉器生产制造的主要中心之一。由于清廷在扬州设立了“玉局”,大量承接宫廷的大型陈设玉器。所以扬州玉器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沉淀,同时这些非文化的原有历史资源优势也为现代扬州玉器的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人文环境,在现代社会中,扬州也一直是我国玉器的重要产地,它延续着传统玉器圆润浑朴的风貌,且以儒雅灵秀见长,代表着当下传统文化玉雕技艺的水平,所以整体来说,发展精品玉器市场对扬州玉雕而言是一个水到渠成之势。
现代精品型的玉雕艺术除在技巧和方法上仍需要保持传统延续的痕迹之外,其开发的空间重点就是注重个人的探索和创新,要强调美学思想和艺术设计的个人风格。现代的玉雕艺术、创作同其他艺术创造力相比,首先是对设计师禀赋、性格、精神的提炼和凝练,同时也更是设计师对自己作品的理解领悟,思想感情的张扬与凝练,是用立足传统、精到的玉料传达审美观念的过程,是把来源于天然的玉料交给人心灵,再将其变成真正具有心灵的“物”的过程。
玉雕作品的交易方式,多年来一直以商场柜台销售模式或玉商上门来工作室收购等传统方式进行交易,但因受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使各大商场的人流量出现剧减的现象,使得柜台销售额出现大比例下降,玉商们也因疫情等原因,上门收购玉雕作品频率也大幅减少,使整个行业交易呈下降趋势。
同时电商的优势越加的凸显出来,网络购物的方便快捷和其不用出门的安全性,同时它各类快速退货的政策保证,得到了人们的青睐,也让更多人加入网上购物大军,之前珠宝玉器在网络销售平台一直不被看好,其因受到了灯光拍摄器材,显示屏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其本身成色和润度的改变和失真,从而出现货不对版,甚至好货没人赏识等现象。随着电商销售行业的发展,设备升级各类网红主播的出现,给珠宝玉器电商销售成为新兴和不可忽视的销售渠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创新是一个民族前进的灵魂,是一种祖国繁荣发展的永恒力量。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现代化发展步伐的日益推进,我国传统文化玉雕工匠们要想在当今品类繁杂的文化创造行业中继续立足并独领风骚,就需要从现有的常规文化方式中不断做出改变。变革并不是颠覆和破坏原来的东西,而只是传承最先进的制作技艺,与融合了全新的社会背景、全新的工艺审美观、全新的工艺思想的再创新。在保持现有的优秀传统手法技法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地融合了现在的更大社会历史背景,现代人们的美学理念,甚至还能够加入崭新的材料、因素,提高其应用艺术的价值,使其不仅只限于观赏、修饰,而是进行不断的创新,让玉雕技艺越来越精湛,让玉雕发展前景更加广阔。
【参考文献】:
[1]庄惠颖.中国玉雕的历史传承与时代发展[J].天工,2022(25):6-8.
[2]王显克.浅谈新时代玉雕发展的变革与创新[J].天工,2022(17):25-27.
[3]杨建轩.高毅进:琢玉人生“扬州工”的时代引领者[J].华人时刊,2020(05):36-38.
作者简介:
王广安:1979年出生,高级工艺美术师,高级乡村振兴技艺师,扬州市工艺美术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扬州玉雕)代表性传承人,江苏省乡土人才“三带”新秀,第一届广陵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