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作品《双鹿汉铎》的造型设计与陶刻风味

[日期:2024-01-09]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摘要:中国文化的可贵之处在于其相通性,多种形式的文化融会贯通,将艺术性、内涵性、历史性融合在一起,呈现出一种精彩纷呈的多元效果。紫砂艺术的创作建立在多种艺术的基础之上,陶瓷艺术是其创作的根基,中国文化是它创作的灵感,除此之外,人们还能从紫砂壶上探寻到中国诗词、书画的乐趣。作品《双鹿汉铎》正是一件兼具可赏、可品与可读等多元特点的作品,笔者运用陶刻的艺术手法将画与刻的魅力融合,同时丰富作品的意蕴内涵。本文笔者将从作品的造型设计与陶刻创作等多个方面,展现出紫砂壶作品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紫砂壶;双鹿汉铎;中国文化;内涵;陶刻

  一、前言

  中国文化的卓越之处在于,各种文化的壁垒是模糊而交汇的,多种文化交织在一起融会贯通,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自从2006年紫砂壶加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后,其更是承载着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成为中国的一张文化名片。紫砂壶的起源并没有一个准确的时间,据资料显示,紫砂壶是在中国陶瓷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其在造型和技法上借鉴了陶瓷作品,乘了陶瓷艺术的东风,避免了许多的弯路。在明清时期,紫砂壶在文人墨客们的参与之下,正式成为一种文人作品,诗词、歌赋、书画都通过各种技巧手法在紫砂壶上体现,为紫砂壶的艺术表达增添了许多文化语言。当代的紫砂壶创作不仅仅注重在造型上呈现出精致、精湛,并且在内涵意蕴上也能触击人们的灵魂,给人们心灵上的启发与慰藉。

  紫砂艺术作为陶瓷艺术的分支,其发展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光阴。在这段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时光中,出现了许多经典的造型设计,他们的艺术价值到今天仍然收获众多人的追捧。在当代的紫砂壶创作中,许多紫砂艺人在创作之时仍然会借鉴经典的造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稍许的开拓创新,在传统韵味的基础之上发挥出更多的现代审美的韵味。在作品《双鹿汉铎》的设计中,笔者就借用了汉铎壶这一经典的造型,并在此基础上融入了自身的见解,使其在延续传统经典的同时也能彰显出更为丰富的趣味性。

  二、作品《双鹿汉铎》的创作

  (一)创作主题

  “鹿”这个意象在文学中的运用起源于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该诗词以美妙的辞藻和深刻的意境著称,给人们渲染了一幅宴饮盛态的美好场景。自此以后,许多文学巨匠都在自己的文学作品中运用了“鹿”这个意象。说起鹿,人们总能想到欢快、灵动、活泼这样的形容词,它就像是一个可爱的小精灵,给人们带来欢乐的同时更换,也传递着深深的祝福。笔者在作品《双鹿汉铎》的创作中,也采用了鹿这个意象,并通过陶刻的技巧,将意象与紫砂壶完美融合,在艺术的表达中展示中国传统诗词的风采。作品《双鹿汉铎》虽然设计简单,但是给人传递出了丰富的意境,让人在作品的欣赏之中感受到宴饮之乐,一扫现实生活中的疲惫与焦躁。

  (二)造型设计

  作品《双鹿汉铎》是一件充满着传统韵味的作品,在造型设计上延续了汉铎壶的韵味。“以汉之铎,为今之壶,土既代金,茶当呼荼”,梅调鼎在壶上题的词更为其增添了几分深厚的文化含义。历史上有许多紫砂大师都创作过这款壶形,“壶艺泰斗”顾景舟先生延续了传统汉铎的精髓,将亦朴亦雅的风格展现到了极致。彭年创作的汉铎则是增添了几分圆润与饱满,展现了不一样的气质。而笔者对于这款经典壶形的再次创作,既保留了经典的精髓,又融入了几分创新,展现出属于汉铎的不一样的魅力。笔者借用汉铎壶的壶型来完成作品《双鹿汉铎》,也是想用丰富的人文气息为作品增添几分古韵。从造型上来看,作品《双鹿汉铎》的线条十分简约流畅,壶身是一个较为匀称的圆台的形状,十分规整,就仿佛是一个巨大的铃铛,壶嘴是直流的设计,圆锥似的形状更是衬托出其立体的造型,并且与壶身也相互呼应。壶把是耳状的结构,圆中见方,初见时给人一种文人的古朴气息。壶盖是典型的嵌入式盖子的设计,与壶身完美融合,有很强的一体感。壶钮是桥状钮的设计,笔者创新性地采用了一个如意造型的设计,又充盈了几分吉祥的韵味。作品《双鹿汉铎》虽然在造型上呈现出一种简约之感,但是制作难度却毫不亚于繁复的花器作品。笔者在该作品身筒在拍打时既要保持直立的形态,又要带有曲度,并且各种细节也要精心打磨以保证整体的和谐统一之感。



  (三)陶刻装饰

  陶刻是紫砂艺术中一种十分常见的装饰手法,它的渊源来自于石刻、木雕,在方式方法上也是一脉相承。紫砂创作者们以刀为笔,以壶面为画卷,进行创作,落到无悔,一刀下去便是永久的痕迹。笔者一致认为陶刻是一种十分浪漫的装饰手法,它不像绘画的墨迹,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慢慢暗淡,而更像是一种时间胶囊,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去欣赏它,都会获得不同的惊喜,岁月的灰尘可能会沾上陶刻的痕迹,但是却不会磨平它。陶刻的力度与哼唧会随着岁月的沉淀而更加凸显。经过多年的工艺累积,笔者也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创作逻辑。在壶的刻画中,刻始终是一个装饰,要尊崇壶的造型设计,因此在画面的设计上和刻的表现上,都要与壶的主题表达一致。同时在画面上也要注意一定的韵律感,留有呼吸的节奏,注重留白的设计。

  作品《双鹿汉铎》的突出之处就在其陶刻的装饰上,笔者运用丰富的陶刻刀法刻画了这幅双鹿戏耍图,两只鹿一卧一立,神态各异,目光炯炯。笔者主要采用了着色刻的方式,将墨迹的颜色显现出来,使壶中的陶刻内容更为突出。在陶刻的艺术表现上,笔者运用了丰富刀法,将鹿的绒毛感、树的纹理感以及树叶的茂盛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在鹿的表现中,笔者运用单刀刻法,注意绒毛的高低层次变化以及疏密表现,最大程度地展现出仿生的效果。在松树的刻画上,笔者对叶的纹理尤其重视,一刀一画,细致而不乏利落。从整体上来看,壶身的陶刻表现就仿佛是画作一般,刀中透着温度,同时也通过留白的方式给人们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从总体上来看,笔者运用了丰富刀法,让画面的层次感更为凸显,同时也通过刀法的转变将前后的画面层次结构感也凸显了出来。

  三、结语

  紫砂艺术的魅力在于背后的创作者不懈探索的精神,对于同一款壶形的演绎,不同的紫砂艺人能呈现出不同的艺术效果,给紫砂艺术带来更多的精彩纷呈。作品《双鹿汉铎》的创作是笔者从《诗经》的文化背景中演绎而来,笔者将优秀的诗词文化融入到紫砂艺术的设计当中,丰富了紫砂壶的意蕴内涵,也让中国文化更为融合,也给人们带来了更为丰富的文化和艺术观感。


  作者:赵辉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