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紫砂艺术;绿水青山不负人套组;传统山水;青绿之美
“喜共紫瓯吟且酌,羡君潇洒有余清”,这是宋代大文豪欧阳修在《和梅公仪尝茶》之中的记载,其中的紫瓯能够让今天的我们产生更多的遐想。紫砂的故里宜兴至今窑火兴旺,不同造型设计的紫砂器依然满足着不同需求的壶友们,而且在此基础之上,一大批摆脱了实用器的束缚,而是更多的去诠释紫砂无限可能的艺术创作,所以,当我们在今天去欣赏一组紫砂艺术作品的时候,更多的是去探寻其中蕴藏的深厚文化底蕴,以及把中国传统艺术形式和当下的时事所结合的可能性,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促进紫砂艺术的多元化发展。
一,在中国传统山水画意之中提炼出创作灵感
这组紫砂艺术作品《绿水青山不负人套组》采用了我们非常熟悉的绿水青山的概念,结合中国画传统的青绿之色,然后通过紫砂造型的抟制和雕塑而成,其中既有着一定的实用性,又能够完美的展示出应有的题中之义,令人观之无不啧啧称赞。在具体的形态设计之中,这组作品融合了壶承、假山、和竹笋等等不同造型元素的相互搭配。底部的设计为一个壶承,上面铺着粉浆绿色,营造出一种流水的形态,而且水中还有着山丘的设计,形态自然,宛如蓬莱仙岛一般,主体的部分为一把竹笋形态的紫砂壶,壶身为拨土而上的姿态傲然挺立,壶嘴和壶把也都装饰其上,壶盖为壶身的一截,融为一体但是又相互独立。旁边则是小小的其他连绵起伏的小山丘,上面的竹笋也是此起彼伏,充满了大自然的那种勃勃生机。纹理的捏塑方面则是采用了紫砂打底,墨绿色点缀的手法,尽量把我们中国传统的那种山水画卷立体的跃然于上面。这样一组作品,从创意的角度来说,已经有着结合时事的高屋建瓴的指导思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其实一直在作者的脑海之中萦绕,但是如何更好的体现出来,则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因为从根本上来讲,紫砂艺术也是其中的受益者,正是有着这样超前理论的指导,我们紫砂事业的发展才能够取得今天如此辉煌的成就。

二、紫砂艺术在当下依然具有着深刻的影响
“人不负青山绿水,青山绿水定不负人。”这不仅仅是一种生态理念的体现,更是对于我们长期坚守环境保护的回报。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对于山水的热爱刻骨铭心,因为我们国家自古以来就是以农业为主,在山水之间开垦出大量的耕地,普罗大众们在日复一日的辛勤劳作,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实践过程之中产生了大量的文学作品,特别是文人雅士在经过出仕入仕的宦海沉浮之后,又重新的回归田园,留下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咏叹,也有着“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的写实。于是,青山绿水成为了日常生活之中的一部分,也是我们国人不管是在失意的时候,还是在得意的时候,都希望能够回到大自然的怀抱之中。从先秦文学到唐诗宋词,中国文化之中最美的一部分都留给了山水,所以在经典的绘画之中,青绿山水成为了非常重要的题材。特别是在宋代的时候,中国传统的画家们在绘画的时候,喜欢把青绿之色大胆的运用其中,而且非常写实的描绘出山水之美,具有浓郁的东方韵味,而且深深地影响了后来的人们的审美,尤其是在环保的角度来诠释的话,更加的贴合今天的发展理念,也是全球所共同面对的问题。
在紫砂艺术之中,如何把这样具有诗意的倡议具化成为一把紫砂艺术作品,则需要充分难得创意设计才能够最大程度的展示出其中的人文理念和关键技法。这组紫砂艺术作品《绿水青山不负人套组》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诠释着当下我们正在努力实践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也呼应着艺术创作当为时代鸣歌的功能,同时,这样的艺术作品能够更好的展示出紫砂无穷无尽的魅力,吸引着更多不同领域的朋友来关注体验。
结语:当我们在今天繁忙的工作和生活之中需要放松身心的时候,饮茶赏壶是一种非常惬意的休闲方式。而且紫砂器从过去的实用功能逐渐的演变成为艺术的欣赏,在慢慢的历史之中艺术性更加的突出,甚至许多陈列起来专门欣赏的紫砂雅器也越来越多。对于比较高级的作品,更加的考验我们紫砂艺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绘画技巧的运用以及捏塑手法的掌握,从而综合性的创造出属于自己艺术体系,为我们大众所接受的紫砂作品。
作者:蒋菊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