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紫砂;造型;创新;书画;
紫砂,一种别具特色的材质,孕育了紫砂壶这一享誉世界的工艺宝藏。由于紫砂材质的独特性,紫砂壶的制作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工艺流程,从而催生了紫砂壶艺术的独特表达。借助紫砂这一独特材质的种种特性,一个小小的紫砂壶就能够讲述一个动人的故事,重新诠释中国传统文艺经典成为当代紫砂壶艺的焦点之一。在文化传承的道路上,紫砂壶艺术家们以新颖别致却又熟悉的方式诉说着一个个耳熟能详的故事。《景心四方》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它既传承了传统,又寻求了创新,以崭新的面貌展示着古老文化的魅力。

一、传统书画艺术创作的边界
很多人都认为传统美术作品的承载媒介是既定的,脱离了这些媒介则传统不存,美术异化,也就不再具有传承优秀文化艺术的作用。这种观点有着历史的局限性,我们应当认识到无论何种艺术创作其边界都是在不断扩张的,传统美术对于其承载媒介的观点在某一个历史时期可能是完全成立的,但时代是在不断发展的,超越了这一时期这种观点就会变得偏颇,就以传统书画艺术创作来讲,狭隘的将其创作局限于某些特定的载体上显然是不利于艺术本身的发展,正确的做法应当是主动的调整创作认识,勇敢的打破原有的创作边界,主动跨入新的领域,就拿眼前这件《景心四方》来说,形体与内容之美是这件作品超越过去同类作品的良好尝试,这种尝试打破了一部分对于紫砂壶本身习惯性的认知,同时也打破了传统书画艺术呈现的边界,因为在这件作品上我们可以看到其对书画艺术内容的表现并不亚于宣纸,器对画面的还原程度,质感的表现甚至尤有胜之,从这件作品上可以清晰的看到紫砂与书画艺术融合所产生的无限可能性,这实际上扩张了传统书画艺术创作的边界,让经典的中国书画呈现出更加精彩的面貌。这就不仅赋予了紫砂壶全新的艺术内涵,也为传统书画艺术带来了全新的表现方式和可能性。在这件作品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其对于传统书画艺术的尊重和继承,同时又展现出了对于艺术边界的开拓和创新。
这种跨界创作不仅为传统美术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传统书画艺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通过与紫砂壶这一传统载体的结合,传统书画艺术得以在新的领域中焕发出新的魅力,展现出更加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力。因此,我们应该以开放的心态去接纳和欣赏这种跨界创作,同时也期待着更多传统美术作品在不断创新中展现出更加灿烂的艺术风采。
二、作品《景心四方》的造型及美术内容塑造
紫砂有堆绘的技艺,在过去这种技法能够表现出较为精湛的画面和形体内容表现,但对于传统书画题材一直缺乏挑战。这一部分是源于过去泥料工艺上的落后以及思想观念及创作者自身素质的局限,使得紫砂泥绘创作一直局限在自身的内容形态表现上,而作品《景心四方》则将泥绘用于对传统书画创作的还原上,用紫砂泥绘的技艺技法来呈现用笔墨才能勾勒出的画面,这一尝试显然是成功的,紫砂泥绘的画面内容表现从本质上来说依然是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衍射,是同样的美术思想通过不同介质的结果表现,过去两者之所以具有显著的差异,只是因为不同介质自身运用特点所带来的隔阂,而当现在的创作者在创作初始阶段就将两者统一以后,紫砂泥绘显然能够充分还原出书画艺术原本的面貌。
这种艺术性的还原是全方位的,首先是作品《景心四方》的造型,梯方的结构在紫砂壶中是常见的方形器,具有稳定的底座和较为宽阔的壶面,非常适宜在壶面上进行装饰内容的构造,而为了凸显原有的壶面空间,这把壶在结构表现上就设计了一圈类似窗沿的泥片贴塑。呈方形如意状的壶面轮廓装饰在过去多见于各种建筑或家居陈设的外沿装饰,比如窗户、座椅等,这种轮廓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便是明式家具,这类从明代诞生延续至清代的家具样式直至今天依旧深受广大中国人的喜爱,很多以复古为卖点的家具依旧会大量采用类似的轮廓线条,并辅以各种美术内容来进行填充,由这种轮廓包裹的美术内容则会被凸显出来。这是源自中国古代招贴画的传统,在一些几何规律的装饰轮廓上填充进美术内容进行装饰是生活从简约到富贵的一种彰显,而中国古代门窗的填充物大量用纸也为这种美术填充以书画为主创造了前提条件,所以作品《景心四方》的书画内容装饰从两个方面还原了这种创作的氛围,其色彩的选择到材质的表现,也呈现出浓郁的“纸质感”这充分的还原书画内容奠定了优良的基础。
作品《景心四方》上的泥绘内容围绕中心的一只白鹤展开,这在中国也被称为“丹顶鹤”因其额头的一块红斑得名,白鹤图象征着长寿、闲适、放松等等美好的祝愿和心态,带来美好的寓意。制作时先用绿色泥料打底,然后用贴塑法制作最上方的松树,松和鹤是经常搭配使用的书画内容,两者是一种搭配关系,所以在构图的上下分隔中,出现在画面的上方,画面中的岩石属于内容的点缀,画面主体是白鹤,点缀的岩石构建出白鹤所处的场景,同时为了凸显出画面内容的质感和层次,白鹤、松树、岩石都采用贴带画的形式,最主要的形体部分用泥片贴塑,填充的部分则用毛笔蘸泥绘出想要的图案,最后为了凸显作为画面最下方的岩石水流,待之前的泥绘及贴塑干透以后,再进行一重贴塑和泥绘,形成类似油画一样的颜料堆叠的效果,其中最细致的贴塑是白鹤的腿部,泥片要被搓的很细,位置也要精准,工艺要求高。
最后便是茶壶整体与壶上书画之间的配合,在画面中上半部分是绿色,所以茶壶顶端的桥钮也选用了相同颜色的泥料,一上一下彼此呼应,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中又有“青天”的说法,所以青色在这里亦有多重的含义,既起到了对整体茶壶色彩丰富的效果,也带来美好的文化意趣。
结语:中国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艺术创作题材。这些题材各具特色,承载着不同的时代记忆和文化内涵。要重新演绎这些题材,首先需要深入了解它们所处的时代背景和艺术特点,以此为基础进行重新构思。同时,也要结合当下社会生活的现实环境,创造出能够融合古典和现代审美的作品。这样的创作既能传承经典,又能展现出创作者的独特创作理念。因此,即使是经典主题,也可以通过不同的创作方式呈现出新的面貌,为艺术注入新的活力和魅力,紫砂与书画的融合便在于把握两者的特点,使两者彼此搭配相辅相成,最终达到彼此融合的艺术效果。
参考文献:
[1]奥玄宝.杜斌.茗壶图录:[M].山东:山东画报出版社,2010.
[2]曹莉.蔡文鹏.文化传承与创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
[3]申绪湘胡建文.问道[M].四川: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
[4]徐中玉.现代意识与文化传统[M].河南:河南大学出版社,1987.
[5]潘鲁生.工艺美术概论[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
作者:何卫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