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日本金属的工艺的历史研究

[日期:2024-02-28]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摘要:日本金属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且在全球领域享有一定声誉,而其独特的“金工”技艺深受我国传统金属工艺制作的影响。本文首先分析了日本金属工艺的起源,对日本传统工艺的代表技法(铸金,锻金与雕金)进行了详细分析,总结了日本银器家族式的传承方式与工艺特性、日本金属工艺与中国传统金属工艺的区别,最后对工艺传承的重要性和可借鉴模式进行了总结,以供广大读者参考。

  关键词:金工;传统工艺;失蜡法;锤揲

  1、日本金属工艺的历史

  金属工艺在日语里被称为“金工”,最早这种工艺随青铜传入日本是在公元前200年左右的弥生时代。在之后的古坟时期(公元400年),随着铁器的发明出现了马具和盔甲,同时也有出土青铜器的剑和镜子。然后在奈良至平安时期(公元700-1000),随着佛教的兴盛,佛像的铸造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同时装饰在寺院内的金属零件上也采用更加复杂的雕金技术。到了镰仓至安土桃山时期(公元1200-1600),随着金属工艺的产业化不断推进,在那之前只有一部分贵族阶级的金属产品,也扩展到了一般阶级。等到了江户时期(公元1600—1850),人们开始用复杂的金工来装饰武器与盔甲,甚至刀刃和刀柄也被装饰上了。另外,随着茶道文化的发展,茶壶也被制作出来,留下了很多具有艺术价值的名作。但是随着明治时期颁布的脱刀令,刀装业出现了下滑,日用器皿、首饰等开始成为主流。

  2、日本金属工艺的主要技法

  铸金,即中国传统工艺失蜡浇铸法。先用蜡雕出工件的形状,再利用有耐火性的沙子和石膏构筑外模,最后用液体金属灌注。

  锻金,即中国传统工艺锤揲。使用锤子和木槌敲击金属,利用金属的延展性加工的技术。让板材在铁棒上立体成形,适合制作器皿,盘子、酒器、茶壶等。

  雕金,是一种使用被称为“たね”的钢铁工具成形金属、雕刻花纹的技术。虽然一样是用錾刀进行錾刻,但却有别于中国传统工艺。同时也有一种叫做“象嵌”的技术,是在金属表面刻上沟槽,然后在那个槽里埋入其他金属。

  3、日本当代金工与传统金工的区别

  日本当代金属工艺主要是20世纪至今,这一时期的银器作品与传统相比存在很多区别,而创新是其中最为突出的,从器皿造型和纹样两个方面都受到了欧美文化的影响,他们大多有旅美的经历,在复兴传统工艺美术时试图与传统工艺相断绝,这种观念就诞生了多元化的局面。另外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金属工艺也出现了工业化规模。特别是新兴科技的引入,改变了以往传统手工的生产方式,使生产效率方面大大提高。

  4、江户时代后期日本银器家族式的传承方式与工艺特性

  日本“金工”技艺传承一般采用家族式的方式,比如早川银器家族就是其中的代表。早川家族的银器在1900年左右就出口欧洲众多国家,其精湛的工艺受到日本皇家的好评,被日本皇家指定为银器制作者,该家族制作的银器具有镜面处理精致,壶身线条流畅,槌目地纹疏密有致的特点。

  日本金属工艺家族式的传承方式主要包括:第一,财产、权利的转移与分配——家督继承制,也就是采用长子继承的办法,这样可以巩固家长的权力,避免家族内部的分裂,也扩大了家业规模,家督继承制能够确保银器技术一脉延伸,对家族企业自身传承有着非常大的意义,确保了手艺和财产的完整性。第二,竞争中挑选继承人——成人收养制,就是不存在生理意义上的长子,不拘泥于长幼和血缘的关系,奉行能力主义,采用收养或者联姻的方式,避免了企业交给职业经理人的道德风险,也避免了不肖子孙的次优选择。第三,对退休家长权利的约束,就是老一辈将财产和权利交给下一代,但是还会利用自己的影响力来干涉产品生产和经营。银器属于手工艺产品,需要工匠多年的经验积累,而采用这一传承方式有利于规范银器产生模式。

  日本金属的主要工艺特征包括清丽典雅和华丽繁缛两个方面,而这也反映了日本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在日本比较繁荣的封建社会中,金银器处于兴盛状态,并且在前人基础上进行创新,形成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具有典雅秀美的风格,体现了自己的民族风格,造型比较玲珑奇巧、多姿多彩、新颖雅致,基本上以轻薄精巧而别具一格,在造型方面花样比较多。在日本明治维新之前的银器制作趋向于华丽、浓艳,有着浓厚的宫廷气息,这也是长期积淀的产物,银器的雍容华贵、色彩斑斓,包括各种图案,都象征着高贵和权势,是整个宫廷装饰艺术的总体风格,整个银器显得工整华丽,工艺技巧上也追求细腻精工。

  5、中国传统金属工艺对于日本金工的影响

  自古以来,中国的金工技术一直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风格享誉世界。在日本古代历史中,中国与日本之间的文化交流极为频繁,这也为日本的金工技艺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国传统金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技术、材料和题材三个方面。

  首先,从技术层面来看,中国传统金工对日本金工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早在古代,中日之间的文化交流就十分活跃。中国的金工技一直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风格被世界瞩目。在日本古代历史中,中国与日本之间的文化交流极为频繁,这为日本的金工技艺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其次,材料的选择也是日本金工受中国传统金工影响的一个方面。中国传统金工常使用青铜制作金器,这种材料具有坚固和可塑性的特点,被视为制作金器的理想材料。日本的金工师傅们也从中国传统金工中学到了青铜的制作方法和处理技巧,并将其应用到自己的作品中。同时,日本金工还通过与中国金属工艺的交流和借鉴,开始使用其他材料,如银、黄金和铜合金等,使金器更加多样化,并展现出与中国传统金工不同的独特魅力。

  然而,尽管受到中国传统金工的影响较大,日本金工在不同历史时期也有着不同的工艺特征。随着时间的推移,日本金工工匠们逐渐掌握了自己独特的技艺,并注入了日本特有的审美和文化观念。

  最后,从题材的选择上来看,中国传统文化对日本金工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中国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其中包含了丰富多样的图案和意象,如龙、凤、花鸟等。这些元素不仅在中国的金工作品中广泛运用,而且通过交流和传播也传入了日本。因此,在日本的金工作品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与中国文化相关的图案和符号,这些元素赋予了作品独特的艺术魅力,也展现了中国文化在日本金工中的深远影响然而,尽管受到中国传统金工的影响较大,日本金工在不同历史时期也展现出不同的工艺特征。随着时间的推移,日本金工逐渐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艺术风格。

  6、总结: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尽管日本金工受中国传统金工的影响较大,但日本金工在不同历史时期中也有着不同的工艺特征。他们在传承传统的同时,不断创新和发展,使得日本金工具有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魅力。这是一种宝贵的文化遗产传承。中日两国在古代历史上的传播,为日本金工注入了独特的艺术气息。中国传统金工在技术材料和题材等方面对日本金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日本金工也形成了独特的工艺特征。这种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丰富了日本金工的艺术内涵,展示了东方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日本金工在不同历史时期也有着不同的工艺特征,这也反映了当时的时代特征,也是工艺制作继承和创新的体现。

  参考文献:

  [1]召苏.幕末维新以来的日本银器(上)[J].艺术品,2014,09:66-77.
  [2]召苏.幕末维新以来的日本银器(下)[J].艺术品,2014,10:54-65.

  [3]杨祥.欧洲、日本、中国金属台上器设计风格的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3.


  作者:佟李轩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