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紫砂艺术;紫砂泥料;艺术特征;德钟壶;文化内涵;历史底蕴
紫砂壶不仅仅是一把用来泡茶的茶具,它更是人们生活之中高雅的审美体验,更是一种对于历史、文化、艺术等多方面发展的见证,能够引发世人的共鸣。每一把紫砂壶都是由紫砂艺人精心打造的,每一把紫砂壶都有着紫砂艺人的烙印,因此每一把紫砂壶也都是独一无二,带有个人情感的作品。紫砂壶的种类十分丰富,说得上名字来的西施壶、石瓢、提梁壶,还有许许多多小众创新的紫砂壶,紫砂艺术殿堂可谓是精彩纷呈。紫砂壶的分类一般以光器、仿生器、花器为主,而在其中,光器一定是最具有代表性的紫砂壶作品,无数经典的紫砂壶作品就是光器的形式。
笔者此次所创作的这把紫砂壶作品《德钟》就是其中的一种,笔者是以经典德钟壶作为设计原型进行的创作参考。众所周知,紫砂壶起源于北宋时期,供春壶开创了紫砂的盛世。紫砂艺术在明清两个朝代达到了鼎盛,正是此时政通人和,国家实力也达到了顶峰,因此艺术的发展也成了必需的一环。清朝最为著名的紫砂艺人非邵大亨莫属了,至今还有无数人模仿他的作品、手法,其作品更是有价无市的状态。邵大亨可被称为紫砂艺术历史上的里程碑,他创作的仿古壶、掇球、德钟都是经典中的经典。德钟壶最初被称为“钟德”起源于我国古代的“钟通礼乐”,这也是文化的一种传承。后人多数称他为“德钟”,也就沿用至今。德钟壶一直以为被视为是端庄稳重的象征,传统的德钟壶比例协调,壶身稳重典雅。在清朝,当时盛行的是“极繁”主义,因此我们可以在很多皇家御用的器具之中看到无数华丽、繁华的作品,而德钟壶却是一扫宫廷的繁复之感,用最为简单的结构讲述着最不平常的故事。

紫砂壶之所以被称为紫砂壶,是因为其材质的特殊。众所周知,紫砂泥料产自于江苏宜兴,是产量最多也是最好的。世世代代的宜兴人以紫砂壶为事业、为梦想、为追求,打造了一把又一把经典的作品,紫砂泥料在这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好的紫砂泥料能让整件作品串联起来,光拥有好的艺术手法,没有好的原材料,这是万万不行的。紫砂泥料的种类十分丰富,紫砂艺人们会按需进行挑选,好的泥料也极为珍贵,价值更是连城。随着紫砂泥矿不断的开采,纯天然紫砂泥料的数量也就越来越少,真正的手工紫砂壶更是产量稀少。笔者此次创作的这把紫砂壶作品《德钟》采用的是宜兴的原矿紫泥,这种泥料的质地细腻,经过高温烧制后手感温润,值得把玩。同时,原矿紫泥的色泽相较于一般泥料来说会更深沉,这也更符合《德钟》这把壶的主旋律。泥料不是越珍贵越好,最合适的才是最好的。这把《德钟》烧制过后的色泽均匀,笔者对于火候的掌握也恰到好处。紫砂壶烧制也是一门大学问,高温烧制的温度范围以及时长的控制都能展现出紫砂艺人的手艺,这也决定了紫砂壶实用性的体现。这件紫砂壶作品《德钟》的容量也恰到好处,适合与家人好友共饮,在温暖的午后品饮茶香,这就是人生所追求的美好的吧。
《德钟》这把紫砂壶作品想要传达的是一种正直的德行,“钟”在古代是在重要场合用来演奏的重要乐器,自身就带有一种庄严之意。而“德”,指代的是人的品行与德行,这两者的相遇想要表达的就是人要坚守自己良好的品行,尊重社会道德,让自己的德性得以发挥。对于古人来说“德”是十分重要的,对于现代的我们来说更是如此。坚守自我,不如世俗同流合污,说起来可能是极为轻松,但是实施起来却是十分的困难。作为紫砂艺人,我们希望将紫砂艺术不断的传承,让我们的后人也能从身边了解到紫砂艺术的魅力,而非从博物馆之中抑或者只是传说。但是,在坚守传承的过程之中也有无数的诱惑阻碍着每一位紫砂艺人,因此笔者也是希望通过这件紫砂壶作品《德钟》来鼓励、激励每一位紫砂艺人,同时也是一种警醒,做壶如做人,唯有坚守自己的初心,方能完成自己的目标,才有机会把紫砂壶带给更多人,让紫砂艺术不断的得以升温。
《德钟》这把紫砂壶是对于经典的传承,也是对于未来的展望。笔者希望通过这把紫砂壶作品激励更多人来了解紫砂艺术,为紫砂艺术的传承出一份力,也是希望每一位紫砂艺人能坚守初心,这才能方得始终!
作者:李先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