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传统苏作家具制作工艺复杂、资金投入大、生产周期长、制作成本高,年轻消费者的审美眼光和对时尚潮流的追求推动家具产品的发展和升级,苏作家具的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挑战。笔者作为90后家具从业人员,结合家具的工艺质量、外观设计和传承发展三个方面,浅谈当代苏作家具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苏作家具 传承 发展 创新
苏作家具经历数百年的传承与发展,其中经历了兴衰起伏,但如今正处于审美多元化的时代,年轻消费者的审美眼光和对时尚潮流的追求推动家具产品的发展和升级,苏作家具的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挑战。笔者作为90后家具从业人员,结合家具的工艺质量、外观设计和传承发展三个方面,浅谈当代苏作家具的发展思路。
一、保障苏作家具质量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今年轻一代的消费者的审美更为多元化,许多90后、00后的对家具的要求不仅要造型美观、工艺精湛,更要求家具具备极强的实用性,要做到这些方面,就必须保障苏作家具的质量。
一方面,不能为了迎合苏作家具的市场需求,盲目追求产量的增加,从而导致粗制滥造的情况。家具的制作过程不能简化省略,例如在选择材料方面,木材要经过严格的工序和检验标准才能被用来制作成家具,选料环节是否严格执行,对决定家具成品的质量有着决定作用,若为了节省工时人力而放宽检验标准,家具成品后期就容易变形、开裂。又如家具各部分的连接有多种形式,但苏作家具各部分的连接应采用榫卯结构,若为了省时省工采用钉或胶,不仅容易结构松散,更失去苏作家具应有的本色,不利于苏作家具技艺的传承和长久发展。
另一方面,科技的发展为手工艺的生产带来了便利,多样化的机械设备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了原材料的处理,例如家具生产中开料、打磨木料粗坯的环节,不仅节约了人力和工时,同时降低了家具生产的制作成本,精密的生产仪器能精准完成工作、确保家具,保证了原材料不被过多地浪费。机械生产可以辅助苏作家具的制作,但如果一味依赖机械,苏作家具就缺乏韵味和内涵。苏作家具的榫卯和雕刻图案是家具造型的点睛之笔,家具的做工是与家具的价值进行挂钩,家具生产厂商不应该将机雕充作手工雕刻来误导消费者,现代机器雕刻的先进技术虽然能带来更加精细准确的雕刻图案,但机雕就失去了苏作家具的意义,苏作家具的图案纹样应该是灵动且充满自然美的,凝聚了中华文化数千年以来的民俗文化审美。同时,榫卯结构也是苏作家具工艺的精髓,青年家具匠人要对其进行仔细地研究和分析,在保留原有造型的情况下适当使用机器打磨。
同时,家具匠人的年轻化、缺乏足够的实践经验也是需要注意的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老一辈家具匠人正在慢慢退出行业,年轻一代青年工匠是苏作技艺的主要劳动力,为苏作家具注入了新的血液。但从学校到家具厂,从理论到实践是有距离的,理论要融入实践中,需要长时间的练习和磨练。苏作家具匠人不仅要有理论知识来指导工作,更要有实践能力,深刻理解自己所从事的行业,精通家具制作技艺,才能保证苏作家具的质量。
二、苏作家具的设计造型应做到创新
当代年轻消费者不仅追求家具的质量和使用体验,同时对家具的外观造型有着极高的要求。市面上家具造型琳琅满目,消费者在挑选家具时,往往会被“吸睛”的造型吸引,但不是一味地进行创新就能打造“吸睛”的家具,家具的设计造型创新至关重要。如果仅从古籍资料上照搬款式作为家具设计,虽然能保证苏作家具的外在风格,但在极大程度上导致了家具“撞款”的现象,不利于苏作家具市场的长期发展。
对苏作家具造型进行创新,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苏作家具行业的专业设计师人员相对缺乏。年轻一代的设计师们虽然在艺术类高校接受了系统性的美学理论学习,但相对而言缺乏实践经验;老一辈设计师虽然具备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但缺乏系统性的理论学习,很少一部分设计师能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融入苏作家具设计中。苏作家具的设计过程中,不仅要全面考虑苏作家具制作的每一环节,将制作经验和美学理论相结合;设计师还应该提高自身的理论知识和美学修养,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加深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另一方面,苏作家具在造型设计上可以尝试融合传统家具造型和当代美学知识,将新的艺术元素注入苏作家具的外观造型中去,适当地对原有的传统设计图案进行创新,或是将传统与当代设计元素进行结合。家具作为同时具备欣赏性与实用性的工艺美术品,必定要符合大众的审美眼光,应迎合年轻化的消费需求,更新设计理念,真正体现出苏作家具的实用性和人性化。
三、苏作家具的传承与发展
如今,愿意专业从事传统工艺行业的年轻人正逐年减少,不仅是因为许多传统工艺门类制作周期长,获利少,更因为复杂的工艺造成创作周期的艰苦,苏作家具行业亦是如此。但就长期而言,这些情况正在逐步改善,从苏作家具本身属性来看,苏作家具作为具备实用性的工艺美术门类,必然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而苏作家具的审美性,又使其在百花齐放的家具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新中式”家具即当代家具匠人对传统苏作家具改良的成果。从家具企业的生产来看,如今科技的发展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又减少了生产成本,许多企业更是根据年轻消费者的需求拓宽了苏作家具的销售渠道,高端定制、开设家具展厅、线上店铺、平台合作、直播销售、流量主播带货等,新的网络销售模式让苏作家具企业在互联网市场中找到新的销售渠道。而在从业人员方面,新的销售渠道吸引了更多的年轻人前来就业,同时,现在的专业艺术人才通常在学校里受到过专业美学熏陶和审美知识教育,在从事这一行业后能将所学的知识投入家具生产中,从而设计出更为精美的苏作家具,提升生产技艺和设计造型审美。
四、结语
传统苏作家具制作工艺复杂、资金投入大、生产周期长、制作成本高,作为当代家具匠人,我们应认识到苏作家具的现状,传承并发展苏作家具技艺,通过创新赋予我国传统制作工艺以新的生命力,使其适应时代潮流,并经过数百年的传承继续代代传承。
参考文献:
[1]汤钰林.苏州工艺美术[M].文汇出版社.2012.
[2]王金智.浅析红木雕刻艺术的创新与发展[J].艺术科技.2015.28(11):106.
作者简介:
周琪焱,1993年生,工艺美术师,在传承家具设计经验的基础上,融合现代设计理念,从事苏作家具的新品研制,作品多次在国家级、省级工艺美术类展览中获得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