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苏作家具的制作特点

[日期:2024-03-06]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摘要:苏作家具经过数百年的传承,形成了一套充满文化底蕴的制作技艺,承载了传统家具文化的内涵,同时苏作家具的最大制作特点在于用料和工艺,没有优质的选料和精湛的工艺,苏作家具便无法体现“苏作”的精细与巧妙。在此,笔者结合对苏作家具的设计和制作经验,浅谈其制作特点。

  关键字:苏作家具 家具制作技艺

  在当前市面上多样化的中式家具中,“苏作家具”凭借其优良的品质和丰富的精神内涵,经过了数百年的传承与创新传承至今。顾名思义,苏作家具的制作技艺形成于以苏州为中心的江南地区,作为传统的家具制作技艺,苏作家具由文人参与设计,并由家具匠人具体执行,结合了髹漆、雕刻、镶嵌等多方面传统技艺,在遵循严格的工艺流程的同时进行家具制作。因此,苏作家具的最大制作特点在于用料和工艺,没有优质的选料和精湛的工艺,苏作家具便无法体现“苏作”的精细与巧妙。在此,笔者结合对苏作家具的设计和制作经验,浅谈其制作特点。

  一、选材对苏作家具的重要性

  在流传至今的传统家具派别中,苏作家具、京作家具和广作家具作为较为出名的三大流派,各有特点,且在用料上有很大的区别。京作家具因供给京城达官贵人,用料都为优质原木;广作家具则因为广州有港口,方便木材贸易,所以采用的木料资源丰富,品类较多;而苏作家具则缺乏地理优势,古代交通不发达,而红木家具的用料又大多由漂洋过海而来,难以获得优质的家具木材,于是江南地区的家具工匠只能对来之不易的木材异常珍惜,凭借自身精湛的工艺弥补木料短缺的情况,不浪费任何一寸木料,真正做到惜木如金,这也是苏作家具用材的一大特征。

  在木材种类的选择方面,常见的传统名贵硬木料有红酸枝、紫檀木和黄花梨这三种。红酸枝木的颜色一般为赤红色或深红色,纹理结构呈现出细致、均匀、美观的特征,木料表面较为光洁,所以红酸枝木一般用于制作桌子、椅子、凳子、装饰单板等。同时,红酸枝木具有高硬度,高强度,抗腐蚀性的特点,且因气味酸辛,所以具有很强的抗虫性,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紫檀木则因生长缓慢、非数百年不能成材的特点,其成材大料极难得到,因此价格较为昂贵,故有“一寸紫檀一寸金”的说法。紫檀木质坚硬致密,整体色调呈现出深沉的紫黑色,同时又有搅丝状的纤细纹理,整体显得稳重大方。正是因为紫檀木的这两大特点,多数紫檀木的家具装饰中不会运用到大面积的雕刻工艺,而是倾向于制作简洁的款式,用以观赏紫檀木的色彩和纹理,突出木质的自然美。不同于酸枝和紫檀较为沉稳的色彩,黄花梨木色彩金黄明丽,木材中心的颜色较深呈红褐色或深褐色,纹理清晰而不杂乱,有棱角的质感。黄花梨木触感温润且分量较轻,但整体木性极为稳定,韧性较好,遇冷热不易变形、开裂,成为当下热爱中式家具的年轻人喜爱的材质之一。

  由于苏作家具制作技艺秉承惜木如金的原则,因此家具匠人对木料的选择更为严格,要保证红木家具耐用长久,不仅要筛选去除虫蛀、白皮等具有缺陷的瑕疵材料,还要对木料进行干燥处理,使其含水率达到一定标准,具备足够的稳定性,才能防止家具在湿度和温度的变化中开裂变形,适应环境的变化。同时,同一品类的木料会有细微的色差,因此在制作同一件家具时,所选木料的颜色要相近。

  二、制作工艺决定苏作家具的质量

  苏作家具的材质对其收藏价值有着重要影响,但俗话说“三分材质,七分工艺”,家具的制作工艺水平和文化内涵同样赋予了苏作家具生命力,这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苏作家具外观造型简洁、结构合理,家具各部分具有适度的比例,装饰图案线条流畅。苏作家具的图案纹样通常采用浮雕和透雕相结合的雕刻工艺呈现,装饰部位一般在背板、牙板、围子等处,装饰图案仅加以点缀,既能使家具整体以线条的形式产生流动之美,又通过雕刻纹样衬托家具主体结构,使家具的装饰层次更为分明,富有韵律美。苏作家具的雕刻装饰工艺大致有圆雕,浮雕和透雕,往往相互结合,使用多种雕刻技法体现图案纹样,圆雕即在前、后、左、右四面或其中多面雕刻出图案整体形象,能体现空间艺术感的雕塑艺术,其最为鲜明的特征是突出立体,但运用于家具的情况不多,一般施于盆架、中架的搭脑两端。浮雕作为苏作家具常用的雕刻手法,包括浅浮雕和深浮雕两种,一般苏作家具的装饰雕刻以浅浮雕居多,图案纹样精致华美,突破了绘画诉诸视觉的平面化,是一种介于圆雕和绘画之间的艺术表现形式,能够发挥图案纹样在构图、题材和空间处理等方面的优势,图案纹样通常体现在平面上桌案的横枨、椅子的背板等部位,以刀代笔,如同线描。透雕则常配合浮雕在家具上使用,苏作家具挡板上多用透雕,即是在桌案的两侧,前后腿之间,以镶板连接,上面透雕各种花样图案,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透雕技艺将花纹镂刻出空洞,使图案宛如园林花窗,有玲珑剔透、扑朔迷离的美感。苏作家具图案纹样的雕刻需要精湛的制作工艺,要求家具匠人拥有较高的艺术欣赏能力和雕刻技艺,善于通过观察和欣赏,将画稿上的图案进行立体化,通过细致的雕刻工艺将装饰图案描绘出来,并让家具各部分和谐地结合起来,形成完美的统一。

  其次,苏作家具独特的榫卯结构充满了严谨的科学性,但榫卯结构的制造技术通常要经过三年五载的学习和制作经验才能掌握。榫卯结构做法变化多端,自古以来通过家具匠人的研究与实践已达一百四十多种,常用榫卯结构有三十三种,比如十字榫,是其他流派的家具不具备的结构,不费任何钉子和胶水即可连接各部分,牢固不散,并能经得起热胀冷缩的考验。

  最后,苏作家具另一突出的工艺是髹漆工艺。髹漆工艺又叫生漆工艺,不同于打蜡、抛光等处理方式,髹漆工艺所使用的漆是我国特有的生漆,工艺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湿度,足够的湿度能使生漆干得快,苏州地区气候湿润,梅雨季节的高温高湿环境为髹漆工艺提供了环境条件。髹漆工艺费工费材,要不断打磨批漆反复多次,需要二十多天才完成,但这种工艺能极好地保护家具材料,防止家具开裂。

  三、结语

  苏作家具经过数百年的传承,形成了一套充满文化底蕴的制作技艺,承载了传统家具文化的内涵,正是因为苏作家具的选材之精细和制作工艺之精湛,才使其具有造型优美、线条流畅、结构合理等特点,让天然材质的风格特色反映出世人追求的人文精神,是历代文人设计者以及技艺精湛的家具匠人们对历史传统审美的一份总结。

  参考文献:
  [1]汤钰林.苏州工艺美术[M].文汇出版社.2012.
  [2]丁天.红木家具市场化的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J].中国商贸.2012(14).

  作者简介:
  周琪焱,1993年生,工艺美术师,在传承家具设计经验的基础上,融合现代设计理念,从事苏作家具的新品研制,作品多次在国家级、省级工艺美术类展览中获得奖项。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