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乱针绣作品创作——以作品《在水一方》的创作过程为例

[日期:2024-03-22]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摘要:乱针绣是刺绣艺术的精华所在,在设计、设色、排针等方面要求极高,要求将双面塑造的物象质感、肌理、色彩等演绎得淋漓尽致,需要刺绣从业者深入理解物象的特点,注重细节处理,掌握丰富的技巧。笔者从事刺绣行业多年,在此通过作品《在水一方》的绣制过程,浅谈乱针绣作品创作的一些心得感想。

  关键词:刺绣 乱针绣

  刺绣经过数千年的传承与发展,经过一代代刺绣从业者的研究和改善,拥有了丰富的针法,具备了带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风格。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刺绣艺术家杨守玉首创乱针绣,打破了传统刺绣的框架,让绣品的题材更为丰富,拓宽了刺绣的创作创新领域。笔者从事刺绣行业多年,在此通过作品《在水一方》的绣制过程,浅谈乱针绣作品创作的一些心得感想。

  一、绣制前的材料准备

  首先,刺绣的绣布应选择质地细密、坚韧的丝绸或棉布作为底料,并根据作品的大小进行裁剪,并注意留下适当的边以便调整和装框。

  其次,需选择合适的绣线,搭配以不同规格的针。在选择丝线时,真丝花线为上乘,因为真丝花线具有极均匀的颜色和光泽,为了保险起见,在挑选绣线时可将原稿的色彩与绣线的色彩进行对比,由于画稿的颜色并非单一,会因绘画时笔触的轻、重、缓、急造成色彩的变化,因此画稿的色彩往往会分成数个色系,每个色系甚至有数十色之分,或是由浅至深,或是由深到浅进行过渡。色线的选择是乱针绣绣制作品过程中重要的一环,需要根据主题选择合适的色彩搭配,以突出物象的特点和情感,色彩之间的过渡要自然,注意色彩的明度和纯度,色彩尽量向画稿靠近的同时避免出现过于刺眼或过于沉闷的情况。同时,绘画过程中能用两种颜色混合为第三种颜色,而在刺绣中丝线的光泽,也就是“丝光”,同样在调色方面具有极大的作用,即运用丝线的色彩和纹理走向可以产生光线的变化,并通过这种丝光带来不一样的视觉感受,刺绣过程中通过两种颜色的绣线进行相互叠加,不仅原有的两种颜色是塑造物象的色彩,产生的丝光能随着观赏角度的不同也逐渐变化移动,这是刺绣作品与绘画艺术相比具有的独特表现力。

  再次,针法对物象的塑造至关重要。不同的针法能体现不同的效果,乱针绣对塑造物象有较为生动的效果,在乱中有序、序中有乱的针法技艺特点中使丝线的色彩起到交叉与互补的作用,可以通过线条的粗细、密度、方向和排列方式,充分体现不同物象不同的质感、层次、光影,从而表达情感,无论是油画、摄影、水墨画,乱针绣能满足绣制出的效果,将原稿的特色体现出来。

  最后,对画稿的处理要到位。笔者在绣制《在水一方》前将需要绣制的图案根据绣品的大小要求等比例放大,对塑造的鱼图案的尺寸进行合理掌控,如果绣品留白过多则影响完成后的装裱效果,留白太少则影响成品的艺术效果。

  二、绣制步骤与过程

  首先要根据画稿的要求铺底色,按照轮廓和颜色块进行刺绣,通常底色的线条会粗一些,塑造的线条可以相对主体图案长一些,用于突出主体图案。

  其次,在底色铺完后需要开始进行图案的绣制。要绣制的顺序上要特别注意物象的先后层次,应该先将整体轮廓进行初步打底,通常先从大面积的、层次靠后的物象开始,而精细的、面积小的和层次靠前的物象后做,这样才能对绣稿中的近景、中景、远景做出虚实处理,人物和动物题材要从总体轮廓的初步打底定型开始,再进行局部的精心绣制,物象的形态不能发生变形走样,再逐步将细节绣制完成。方便不同质感的物象展现不同的效果,不仅可以照顾到整体与局部的关系,还能达到自然过渡、层层渐变的效果。笔者在绣制时,先凸显物象的轮廓,从鱼身体的轮廓开始,再用一丝一层慢慢叠加,用深浅不同颜色丝线一层一层施密,一方面,线条运用是表现物象形态和情感的关键。水中游鱼是动态的,不同于餐桌上的盘中鱼,应该考虑到多个角度的动作,画稿中各种鱼均为游荡的姿态,绣制时应着重还原画笔绘制出的弧度,避免僵硬的直线,下针应尽量细密以体现这样的弧度,呈现出轻盈、柔软的质感。另一方面,运针应重点应体现线条光线和色彩的变化,要按画稿设计进行纹理层次方向顺势而绣,把握好运针技能,才能凸显物象的材质和特征。鱼的绣制最重要的是体现鱼鳞的质感,鱼在水中由于光影的折射,鱼鳞或明或暗,根据不同的光线局部体现不同的效果,如果通体鱼鳞均折射光线则是体现平铺的效果,这样做不仅毫无层次感,更会显得呆板。原稿中鱼鳞的质感依靠颜色进行调和,刺绣过程中不仅要用色彩不同的绣线来体现画稿中的光影明暗,更要考虑丝光效果,因此在绣制时需要不时停下,多个角度观察鱼鳞的质感,才能将其塑造得更加生动真实。

  最后,刺绣过程并非一蹴而就,要注重对细节的完善。绣制工作大致完成后,要注意观察原画作的细节特点,仔细观察绣制过程中是否有遗漏的细节或瑕疵,并进行相应的处理,注意颜色的过渡和衔接,保证画面自然流畅。刺绣最难的是动物和人物题材,要对物象进行神态的塑造,需要将神态赋予其中,力求准确表达。需要进一步处理细节部分,使用不同光色的深浅色线将整个绣面上的光线和色彩统一,例如加强线条的粗细变化、增加阴影等,以突出画面的层次感和立体感,呈现出和谐的光感同色调感。

  三、结语

  苏州是闻名天下的江南水乡,也是鱼米之乡。笔者藉由《在水一方》系列作品,用针线把苏州太湖“鱼”的意象绣制出来,用苏绣特有的语言为苏州代言,以此呼吁大众对太湖水域生态环境的保护。作品绣制完成后,再配上做工精致、图案线条流畅的木框架或是琉璃框架,在风格气质上能与作品相配,使得整幅作品更加完美,让欣赏者在视觉方面具有身临其境之感。作品在2022年第十三届江苏省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获“艺博杯”金奖。

  乱针绣是刺绣艺术的精华所在,在设计、设色、排针等方面要求极高,要求将双面塑造的物象质感、肌理、色彩等演绎得淋漓尽致,需要刺绣从业者深入理解物象的特点,注重细节处理,掌握丰富的技巧,做到尽善尽美,要通过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艺来领悟创作,并将自身的情感融入作品中,不断实践和探索,才能创作出更加生动、逼真的作品。

  参考文献:

  [1]乱针绣的针法技巧[J].朱雪晴.美与时代(上旬刊).2009,第3期.

  [2]中国乱针绣针法实践与创新研究[J].樊旭,宗白易.中国民族博览.2020,第16期.

  作者简介:

  周丽琴,女,1985年生,现为高级工艺美术师,苏州民间工艺家,苏州市工艺美术大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