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器印方圆、紫砂器、汉字文化、装饰设计、文化内涵
《器印方圆》是一套具有浓厚中国文化特色的紫砂茶具,其设计灵感源自中国古代印章印玺的方形几何结构和汉字文化的丰富内涵。本文将从造型设计、汉字装饰和文化内涵等方面对《器印方圆》进行分析和解读,探讨汉字在紫砂器艺术中的独特表现和文化意义。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着丰富的器物文化和印章文化,其中印章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符号之一,承载了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紫砂器作为中国传统工艺的杰出代表,融合了器物与印章文化的精髓,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器物文化和印章文化长时间在中国社会生活中存在,是这两者深度的融入了中国人的生活习惯之中,久而久之两者就形成了相互之间的转化,器与印的边界就变得不那么清晰,虽然从严肃的角度来看两者依旧泾渭分明,但单纯从艺术审美的角度来看,器的审美与印的审美在更高的精神层面得到了统一,对于美的评判标准也趋于一致,所以在当下以现代人的眼光将器与印用审美的艺术角度融合起来进行紫砂创作就变得可行,而得益于紫砂自身包容的工艺特性,这种尝试同时也具有高度的可重复性及开拓创新,后来者也能够在开创者的基础上进一步的优化或是阐述各自独特的审美理解,这种基于文化的审美理解与传统紫砂文化艺术的审美也是相融合相通的,并不会颠覆或损害紫砂文化的传统,从而能够使紫砂文化健康且充满活力的蓬勃发展。
一、造型设计
《器印方圆》的造型设计融合了古代印章印玺的方形几何结构和现代紫砂器的审美特点。茶壶、茶杯等器皿的整体形态呈现出方正、稳重的风格,体现了古代印章的严谨和庄重。同时,设计师巧妙运用了直线、矩形立面转折等元素,使整体造型更加优美和协调,呈现出“方圆”相结合的美学特点。这种美学特点很显然是一种从现代生活中诞生的审美要素,其融合了现代生活的简约、紧凑、结构鲜明的特点,这些特质在过去的紫砂壶造型中是鲜见的,即便有过类似的作品也仅仅只能是单一的,独特的作品,这可以归结为创造性的偶然,而非是经过整合的一整套茶具,因为经由系统性的思考以后所诞生的设计创作有着鲜明的时代印记以及美学逻辑,只有符合现代人的思维,才有可能创造出这类设计。
《器印方圆》从整体造型上看是矩形立方体的集合,但实际上在各个器物的造型中,有圆有方,还有三角形等各种几何造型,这些造型已经不能够用传统的紫砂器结构排布来进行解释,而是根据实际的使用来进行的一种设计,以这套作品中的茶壶为例,传统的设计会一贯的将四方体的壶身以中轴线对称分布,通过流、钮、把设置的轴线来进行分割,但《器印方圆》的设计显然不是这样,壶流被设计成了凸出与壶体的三角形,且不是由壶面延伸而来,而是处于矩形立方体的上尖角,这样的设计与三角流本身就形成了一种天然的延伸,因为矩形的一个角在几何线条上是由三根直线汇聚而成,将壶流设计成三角形,则近似于线条的另类延续,从形体本身建立了合理性,同样此时的壶流也不再具有分割壶体的作用,流、钮、把的经典结构也不再需要坚持,而是从实际的视觉体验和使用体验上设计出了镶接与壶面两侧的矩形壶柄,将端壶的动作转变为“夹”,在设计理念上实现了创新。

三、汉字装饰
《器印方圆》茶具的表面采用陶刻的形式刻画了各种各样的汉字,这些汉字不仅是装饰性的元素,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设计师选择了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汉字,如“吉”,“野”,“江”,“心”等,用很多看似没有关联的单个汉字用大小不一,排列不一的形式铺满在茶具表面,这就构建了一种没有规则的装饰规则,其中最有趣的设计在于茶盘的汉字装饰设计。中国的汉字又被称为方块字,将紫砂茶盘设计成一个矩形,再用等高的紫砂方块以茶趣的形式作为茶盘的装饰,这些汉字方块是可以活动的,就如同中国历史上的“活字印刷”一样,不同的汉字方块可以经过不同的排列组合形成或有或无的文化内涵,这样设计大幅提升了《器印方圆》的文化内容和文化趣味,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赏的艺术创造。
通过这样的设计《器印方圆》所体现的文化内涵丰富多彩,既有对传统印章文化的传承和致敬,又有对汉字文化的深刻理解和表达。这些文字元素融合了中国传统印章文化的精髓,器物上常常刻有各种各样的印章文字,如吉祥寓意的“福”、“和”、“寿”等,以及传统文化中常见的“器印方圆”等词语。这些印章文字不仅是装饰性的元素,更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体现了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汉字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精神内涵,通过紫砂器艺术的创作与装饰,使汉字文化得以传承和弘扬。同时,茶具的名称“器印方圆”蕴含着“器”的实用意义、“印”的文化象征和“方圆”的美学观念,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礼器文明”的核心价值。
五、结语
《器印方圆》作为一件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紫砂器艺术品,通过对汉字文化的装饰设计,展现了紫砂器在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中的独特魅力。这件艺术品不仅仅是茶文化的载体,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动表达和传承。通过精湛的创作与呈现,它承载了千年文化的智慧和艺术的精髓,融合了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每一处细节都体现了艺术家对汉字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对传统工艺的敬畏之情。这样的作品不仅令人赏心悦目,更能引领观者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希望这样的创作能够激发更多人对紫砂器艺术的关注与热爱,推动紫砂器艺术在当代的发展与传承。
参考文献:
[1]吴呜.紫砂,传承,创新[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2]梁启凡.明式家具的风格特点[M].辽宁:中国建筑东北设计院,1982.
[3]罗文华.趣谈中国茶具[M].北京: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
[4]王霁.孙科炎.中华传统文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作者:赵俊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