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紫砂壶作品《竹音》的创作工艺与文化表达

[日期:2024-03-22]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摘要:紫砂壶是中国陶瓷艺术品中的类型之一,与中国茶文化存在密切联系,发扬了中华民族独特的茶艺美学。紫砂壶的创作对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与艺术多有吸收,形成了富于深厚内涵的艺术品质。《竹音》这件作品运用了古雅的造型,结合了独具特色的陶刻装饰。通过艺术元素的融入,作品形象、具体地表达了文化内涵,体现了工艺、审美与文化之间的完美融合。

  关键词:紫砂壶;竹音;工艺;文化

  紫砂壶在中国传统陶瓷茶壶中具有极重的分量,作为一件泡茶的器具,紫砂壶的实用功能经过了人们的检验,得到了人们的认可;作为一件艺术品,无论是工艺、审美,抑或更深层次的文化表达,紫砂壶都有其价值。在几百年的发展中,紫砂壶不仅展现了中国茶壶艺术之美,也展现了传统手工艺的水准。

  此件《竹音》是一件具有清雅气韵的紫砂壶作品,其造型源于紫砂圆器,从形态、结构等多个方面表现了圆器的艺术特点与工艺特点。作品的个性之处在于陶刻装饰的运用,以具体、形象地表达作品的主题意蕴。陶刻是紫砂壶创作中极富代表性的工艺形式,这便能增强作品工艺价值,更为全面地展示出紫砂壶制作工艺的多样性。

  一、《竹音》的艺术构思

  此件紫砂壶在造型上有仿古壶的特征,是构成作品古雅风格的重要因素。仿古壶是紫砂壶艺术中的经典款式之一,相传此款壶型模仿了鼓的造型,故也称之为“仿鼓”。仿古壶是紫砂壶光器中的佳作,其形态古朴而不失灵动,骨肉匀称,一气呵成,极好地展现了紫砂壶的气韵美。[1]

  《竹音》身形小巧,甚至可轻松放置于手掌之上把玩、欣赏,体现了紫砂壶的文玩性质。壶身小巧但足够舒展,弧度优美,从筒身至壶底部勾勒出一条优美的弧线,具有流利之感。壶身造型均衡,虽带有明显的弧度,但并不夸张,弧面仿佛带有一种弹性,能够很好地维持住作品的造型,又不会过于紧张,可见创作者对于弧度的把握是经过了诸多考量的。壶身顶面微平,与筒身部分衔接形成一个缓和下延的面,既可凸出作品的结构,也可保证壶身线面的流畅感。

  作品《竹音》在传统工艺上展现了紫砂壶的经典结构与高超工艺,同时融入了文化传承的元素,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和魅力。壶颈端正有型,壶盖与壶颈部的精准嵌合展现了紫砂壶工艺的精湛技艺,其中的“子母线”结构和壶盖顶部的圆纽则传承了古代器物设计的经典风格,体现了中国传统工艺的丰厚底蕴。

  壶颈部端正有型,壶盖与壶颈部之间嵌合的严丝合缝,壶盖及壶颈部边缘作出立体的“子母线”结构,这是紫砂壶的经典结构之一。壶盖顶面中央是扁圆纽壶纽,与壶身造型之间搭配和谐。弯弯的壶嘴与环状把手镶嵌在壶身左右两侧,二者与壶身线面之间过度极佳,如同一体打造而成,丝毫不见镶嵌痕迹,这也正是紫砂壶工艺的高妙之处。此壶采用了正宗的红色泥料制作而成,棕红色调尽显古色古香,细腻的光泽使作品更加明亮、大方,同时显示出紫砂泥兼具陶与瓷之美的特质。此壶在工艺方面主要采用拍身筒与镶嵌的工艺,拍身筒的工艺主要用于壶身制作,创作者要控制好力度,方能得到完美之形;镶嵌工艺主要用于各部分结构的组合,做到了不露痕迹。作品追求古雅、简约之美的表达,以展现紫砂壶艺术返璞归真的艺术特质。

  总的来说,紫砂壶作品《竹音》通过精湛的工艺与经典的设计,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表达了对传统工艺与文化的尊重与传承,展示了紫砂壶艺术的深厚内涵和文化价值,展现了传统陶瓷艺术的发展与传承。

  二、竹与音的交织

  为了更为具体的表达作品的主题与思想内涵,紫砂壶创作常运用装饰。在此件作品中,主要结合的是紫砂陶刻装饰,采用的艺术元素也颇具中国传统特征,这也看出紫砂壶创作对于中国传统审美思想的延续。

  陶刻是紫砂壶创作中最具代表性的工艺形式,其表现的内容多为中国传统诗词、绘画、书法、篆刻等,因此陶刻的文化性是显而易见的。[2]此壶中的陶刻装饰呈现于壶身之上,呈横向布局,与壶身的结构是一致的。占据画面中主要位置的图案是纤秀的竹枝,自右上方向左下方延伸,竹叶于竹枝前端聚集,似将竹枝压弯,很是形象。在右上方的竹枝上,栖息着一只鸟儿,其身形圆润,羽翼丰满,藏于茂密的竹叶之中,显示出几分机警。竹为静,鸟为动,动静结合使得画面十分丰富。

  此壶中的陶刻具有朴拙之感,创作者主要通过线条的组合诠释表现对象的形态,并未用色彩加以装饰,呈现出独特的浮雕效果。从陶刻的线条中可以看出创作者对于竹叶与鸟儿形、神的把握,使得两部分相交融,打造出生动的“竹音”。

  三、《竹音》的文化思考

  意境美是中国传统审美的范畴之一,如果说紫砂壶的工艺美能够瞬间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那么意境美则能让人们产生更为深刻的思考与感悟,也使作品在岁月的变迁中永葆艺术魅力。作品《竹音》通过将竹子与鸟儿这两种源自自然的艺术元素结合,构建了一个清新脱俗的自然场景。竹子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独特的象征意义,被视为“君子”的代表,寓意着坚韧、正直、谦逊等美好品质,是中华民族精神品格的重要象征。创作者选择将竹子作为陶刻的表现对象,既展示了传统工艺的精湛技艺,又引发了人们对美好品格的思考与追求。

  竹子与鸟儿皆来源于自然,这两种艺术元素的结合首先便能构建出一个清新脱俗的自然场景,二者的生命力也经陶刻工艺表现地淋漓尽致。竹子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独特的象征意义,它是“君子”品格的代表,坚韧、正直、谦逊等一切美好的品质在竹子中均有体现,竹子可以说是象征中华民族精神品格的重要符号。[3]创作者从文化的角度出发,选择将竹子作为陶刻表现的对象,也引发人们对于美好品格的思考与追求。此件《竹音》采用了经典造型,灵活运用多种传统工艺进行艺术表现,展现了紫砂壶艺术自、从容的美感,也具有丰富的文化思考,蕴含着丰富的美学价值,彰显出紫砂壶创作的价值依托。

  结语:《竹音》作品采用了经典的造型设计,灵活运用了多种传统工艺进行艺术表现,展现了紫砂壶艺术的自然、从容之美。这种作品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美学价值,还彰显了紫砂壶创作的价值依托和艺术魅力。传统制壶工艺是在紫砂壶艺术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诞生并完善的,每一种工艺都体现了中华民族伟大的创造力。在此件《竹音》中,能够看到紫砂壶艺术最为质朴的一面,也能看到紫砂壶创作对于文化价值的追求。工艺的精良是一件紫砂壶得以立身的根本,而文化则是保证紫砂壶能够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只有两方面兼顾,才能创造出优秀的紫砂壶作品。



  参考文献:
  [1]许奕俊.浅析作品《仿古》的古典韵味[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3,57(12):182.
  [2]庞妮.论紫砂陶刻的形与神[J].陶瓷,2021,(03):68-69.

  [3]史雨霞.紫砂壶艺术的文化表达——《竹段壶》艺术特征探析[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2,56(12):135.


  作者:庄赟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