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像修心—浅谈水晶雕刻造“像”

[日期:2024-04-02]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摘要:理解水晶历史,理解雕刻传统佛造像技法,运用不同形状水晶量料取材,严格按照《造佛度量经》比例如理如法进行造像,在此基础上将传统佛造像与现代审美相结合,与修身相结合。为传承传统手工技艺增光添彩。

  关键词:历史;设计;雕刻;佛学文化;修身养性

  一、水晶历史

  水晶,最早称为水玉,《山海经》一书中经常提到水玉,(又东三百里,日堂庭之山……多水玉”;“丹山出焉,东南流注于洛水,其中多水玉”。。)水碧、白、玉英、水精、眼睛石、高山冻、鱼脑冻、千年冰等等都是古代水晶的代名词,可见不同时期的人们对于水晶的称谓各不相同。水晶的雕刻最早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如北京周口店的北京猿人遗址,可从二公里外的老岗岩坡上找到水晶制成的工具。高峰期可以追溯到齐国时期,当时齐国南部与中国东海县矿脉接壤,有着丰富的矿产,为齐国水晶兴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无瑕胜玉美,至洁过冰清。水晶的发展离不开百工竞巧、手工业兴盛的社会背景,水晶雕刻技艺也始终进行着传承、碰撞、融合、创新,故当时的水晶器物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审美巅峰,至今仍赏心悦目、难以超越。

  二、水晶设计

  水晶的设计,需要拥有前卫的艺术修养。运用现代人审美的眼光,设计出符合不同人民群众的需要,注意观察不同年龄的喜爱,不同信仰的喜爱,保证设计出的作品皆大欢喜。水晶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充分运用原材料的使用,做到每一块水晶认真对待,合理利用每一块大自然赐予的珍宝,是水晶设计的根本制度。一块天然水晶原石的设计准备首先观察水晶内部是否有柳裂、棉絮、包裹体。有时可根据柳裂、棉絮、包裹体相结合设计出独一无二的作品,做到发现天然,利用天然,升华天然。水晶的设计离不开扎实的画功,所谓画占七,雕占三。在设计佛造像时需要有工笔画,唐卡画美术功底,只有在画布上深刻理会一维带来的空间感,才可以在水晶上表达出三维空间立体感。水晶的设计离不开对大自然的观察,做到取于天然,做于诚然,忠于超然的设计理念。

  三、水晶雕刻

  雕刻,人类文明的起源,从人类使用第一块石头在石壁上的碰撞,向人们展示了一场文明的开始。雕刻记录了文字,记录了传说,记录了一代又一代的文明,它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向后人们展示了一代又一代的历史足迹。比起原始雕刻的石凿釜砍,来到新时代人们采用电驱动的各种新奇工具,吊机、横机、电子机,它们的运用加快了新时代艺术品的产能,高效的产能离不开实用的工具,新时代雕刻工具运用如下。1铊片:铊片就是要把一件设计好的水晶作品实现由平面转为立体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整个雕刻最关键的一步。所谓大形切不准,细节做的再细也是无用功。2平棒:平棒的使用可以说是德才兼备,即可以勾出线条,又可以压出平面,还可以搂出形状。3钉:钉的使用可以进行定位,大体位置的切割,细钉的运用需细节到位后的刻画,一钉勾下去会造成不可逆的作用,需胸有成竹后才可以进行细钉的刻画。4尖针:尖针多用于特别细小的地方进行刻画,磨光,多用于佛造像开脸。以上为雕刻工具的运用,需平时刻苦磨炼,才可以找出用工具的感觉,力度,尺寸。水晶的硬度6.5-7,二氧化硅是它的主要组成部分,硬而脆是水晶的特性,需要雕刻师做到心平气和,心无杂念,才可以雕刻出有灵魂的生动作品,水晶的雕刻一但损坏就会发生不可逆的伤害,因为水晶的透明吸光性,稍有出现裂痕,断裂,整体抛光过后会影响大体的美感,细小的失误在水晶中无法躲藏,它的透明,纯粹,无法包容瑕疵。雕刻的过程有时也是在雕刻自己的过程,所谓人磨玉,玉磨人,万事万物“相生相刻”。纵观历史雕刻与新时代雕刻,无一不是在向后人展示当时人们创作时的心境,对宇宙万物的理解。人的灵魂融合雕刻之中,人的思想融合于雕刻之中,人的坚硬融合于雕刻之中。生命有限,艺无限。一代一代的人们运用有限的生命雕刻出了无限的生命。水晶集合于多种矿石以及宝石的属性,所以本身的独特性使其在市场上的价值不菲,一块天然水晶因为品相不同其价格浮动范围也是非常大的,而经过人工雕琢之后呈现出艺术性的水晶作品价值更高,而且蕴藏于其中的不仅有文化价值还有技艺价值。因此,从多个角度考量,水晶雕刻品的价值属性具有多个方面的可分析性。...

  四、水晶与佛学文化的结合

  水晶作为佛家七宝之一,又被佛学文化称为“摩尼宝珠”在佛学中,水晶只是一种比喻,其他六宝也是比喻。物质世界以这些七种物品为珍贵的财富宝物,所以佛学精神世界里也有七宝,即七觉支。佛造像工艺在古代艺术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自己独特的造像风格,如:犍陀罗造像风格,札那巴札尔佛造像风格,尼泊尔马拉风格。。。等等各个时期各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形成的佛造像佛造像风格,在如今国泰民安,民族富强的历史背景下,水晶与新时代文化碰撞出来的火花,留给后人的文化财富,新时代的结合,是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前提下所创造出的文化宝库。

  五、水晶与修身养性

  水晶不但可以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还带有强烈的天然磁场,不同颜色的水晶带来的磁场也各不相同,黄水晶积极的磁场、紫水晶平静的磁场、粉水晶魅力的磁场、钛晶意志力的磁场、白水晶专注力的磁场、绿幽灵吸引贵人的磁场。。等等各种各样的磁场,水晶不但在提高自身磁场上有一定的功效,在古代医学史上也留下了自己的传奇。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水晶“辛寒无毒”,主治“惊悸心热”,还能治“疗肺痈吐脓,嗽逆上气”,“益毛发,悦颜色”。《中药大辞典》载;水晶,甘温,入肺,肾,心经。功用主治:温肺肾,安心神,治肺寒咳嗽,消渴,心神不安,惊悸善忘,黄疸,石水,风寒湿痹等。水晶的美与实用并不是天生具备,历经亿万年在美的背后经历的多少我们不为人知。而人类何尝又不是这样,只有经历过磨炼,才能绽放出像水晶一样“坚硬”“包容”“透明”的生命光芒。


  作者简介:王宗和2014年进入名生水晶雕刻工作室,随董新江,赵满意两位水晶雕刻大师潜心学习水晶雕刻技艺,从设计,打胚,修光跟随两位师父的脚步传习至今,一刀一刻数年来创作出数件精美作品。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