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紫砂艺术作品《聚鸿组合》的和谐之美和祝福之情

[日期:2024-04-28]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摘要: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发展脉络之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去不断汲取的养分,来滋养着紫砂艺术的创作,所以对于广大的紫砂艺人来说,经过长期的临摹之后,需要很大提升,那么自我的设计和创作是必不可少的步骤,也是紫砂艺术亦步亦新的动力。从整体上来看这组紫砂艺术作品《聚鸿组壶》,我们能够体会到作者在设计的过程之中参考了很多顾老玉璧的形态特征,最终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完美的呈现出来,真正做到了和谐简约、稳重大气,同时把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所蕴藏的那种人文特征表达的淋漓尽致。这样的一组组合设计倾注了很多的心血和传统文化的元素,尤其是在具体的抟制过程之中,要把一壶、两杯和两垫融合在一起,需要更多的技巧性,从工艺的角度来看,紫砂圆器本来就是需要体现一种圆融之美,再加上玉带和三足的装饰之后,浓浓的历史韵味就扑面而来。从中国历史的角度来看,这样的创意融合除了具有很好的实用性以外,更多的是一种对于传统的汲取和未来的创新。
  
  关键词:紫砂艺术;聚鸿组合;和谐之美;祝福之情
  
  “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这是宋代文人梅尧臣在《依韵和杜相公谢蔡君谟寄茶》之中的描写,表达的是一种饮茶的乐趣和对于紫砂新品的期待之情,由此可见紫砂艺术的历史悠久和在文人雅士心目中的重要地位,在今天,依然能够看到许多的围绕紫砂艺术展开的探讨和研究,除了得益于紫砂良好的透气性和可塑性之外,更多的是紫砂的成型方式能够更好的凸显出我们紫砂匠人的主观能动性,无论是造型的创意设计还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表达方面,都能够带来很好的视觉体验和情绪价值,所以紫砂组合的出现也就呼应了更多使用价值的提升和人文内涵的体现,能够在一整套的紫砂艺术作品之中,更加全面的去了解创作者对于紫砂艺术的理解,也方便了更多的紫砂爱好者去不断的揣摩和学习。
  
  一、紫砂艺术作品《聚鸿组壶》的和谐之美
  
  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我们能够看到很多不同的艺术形式,但是最终都有着“和谐”的关键元素在其中,这也正是紫砂艺术所遵循的原则,特别是对于一整套的紫砂组合来说,紫砂匠人们也不愿去花费大量的精力去仔细研究,因为几个杯子的抟制和壶来对比,都需要全手工去拍打或者镶接成型,几乎所有的步骤一模一样,但是最终呈现出来的价值却不对等,所以我们能够看到一整套的紫砂组合也是非常的难得。最为著名的代表就是一代布衣壶宗、紫砂泰斗顾景舟先生的《提璧组合》,在其中运用了大量中国传统文化之中玉的元素,和紫砂这样一种材质完美的结合起来,通过自己独具匠心的演绎,最终成就了经典之作,所以我们在具体的抟制过程之中,也是希望能够延续着前辈们留下来的丰富经验,在不断的传承和创新的基础之上,力求完美的体现出自己的创意思考和抟制技巧。一套完整的紫砂艺术作品,需要在主次分明的情况之下能够和谐统一的完成,考验的不仅仅是紫砂匠人对于传统工艺的理解,更多的是对于紫砂文化的认可。
  这组作品之所以起名《聚鸿组壶》,就是希望能够把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之中非常吉祥的,诸如欢聚、财富、团结等等蕴意传递给大家。所以此壶的壶身采用了中国古代青铜元素的设计,流畅的线条搭配三足的鼎立,使其更加的稳重端庄,鸽嘴形态的出水非常爽利,与之相呼应的壶把则是自然圈卷,端握也非常的舒适,二者形成一个很好的空间形态。壶中间还有着玉带装饰的设计,吻合了古人对于玉石的喜欢,壶口嵌入壶身,严丝合缝,上面的壶钮为桥型,还有着小环的装饰,铃铃作响,具有很高的把玩度,与之相匹配的还有着两个杯承和带着把的小杯,比较的素雅简约,和壶身的玉带装饰一样也在杯体有所呈现,更加的和谐自然。
  
  从整体上来看这组紫砂艺术作品《聚鸿组壶》,我们能够体会到作者在设计的过程之中参考了很多顾老玉璧的形态特征,最终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完美的呈现出来,真正做到了和谐简约、稳重大气,同时把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所蕴藏的那种人文特征表达的淋漓尽致。
  
  二、紫砂艺术作品《聚鸿组壶》的祝福之情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所提出的艺术理念,也是后来的我们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之中一直遵循的规律。紫砂艺术作为一种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钢钒关注,也能够反应出我们普罗大众的艺术审美和精神寄托。聚鸿,顾名思义,也就是把所有美好的事物和祝福都聚集围绕在你身边,这样一种非常质朴的想法如何用紫砂艺术的形式来表现出来,其实非常的具有挑战性,所以对于笔者来说,这样的一组组合设计倾注了很多的心血和传统文化的元素,尤其是在具体的抟制过程之中,要把一壶、两杯和两垫融合在一起,需要更多的技巧性,从工艺的角度来看,紫砂圆器本来就是需要体现一种圆融之美,再加上玉带和三足的装饰之后,浓浓的历史韵味就扑面而来。从中国历史的角度来看,这样的创意融合除了具有很好的实用性以外,更多的是一种对于传统的汲取和未来的创新。
  
  这组紫砂艺术作品《聚鸿组壶》正是这样的文化背景之下运用而生,壶形的选择并没有按照传统的器型来设计,而是采用了自己的想法去开创,特别是把我们熟悉的青铜文化之中鼎的概念融合其中,使其在无形之中更加的具有历史的沧桑之感,而且也有着一份端庄和典雅。壶身的玉带装饰则是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样在杯子的设计过程之中也加入了这样的元素,共同营造出和谐自然的氛围,这样就能够全面的展示出我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紫砂艺术的共同期待,也能够明白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之中,经过不断的浇淋茶汤之后,形成温润如玉的包浆,更加的令人爱不释手,抑或是陈列起来供我们欣赏,也能够体悟到蕴藏其中的美好祝福之情。
  
  结语:在紫砂艺术发展的历程之中,许多经典的造型都给我们广大的紫砂壶友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能够成为组合并且一直延续至今的少之又少,一套紫砂组合所要面对的并不仅仅是简单的堆叠,而是更多元素的融合和空间氛围的体现,非常考验紫砂匠人对于紫砂艺术的综合把握,以及驾驭不同风格的能力,还要在其中凸显出自己的艺术特点,把中国传统文化之中那些具有标志性的符号和盘托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作者:沈建芬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