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晶的特性与赏析

[日期:2024-05-16]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摘要:水晶是一种较为普遍的天然宝石,其以晶莹剔透的品质,坚硬,耐摧的质地以及丰富迷人的颜色与意境。有这样一句诗;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这句诗就是描写水晶帘的妙处。 当然了这诗句还有前两段,加起来才是妙不可言,诗句是这样的,绿树荫浓夏日长,楼台倒映入池塘。从古到今水晶博得人们的一致好评。水晶曾被比喻为世上最为纯洁的东西,又比喻是维纳斯的眼泪,夏夜天穹的繁星,圣人智慧的结晶,大地万物的精华。人们还给珍奇透彻的水晶赋予许多美丽的神话故事,就说一下水晶是怎么从天上而来的吧。话说水晶是天上的晶牛带到东海牛山脚下的。还有外国的传说水晶是由古希腊人在奥林匹克斯山看到了在水中清澈透明的晶体,人们认为这是上帝带来的旨意她洁白如冰又经过哲学家漫长的演变说水晶是冰的化石取名为晶体。所以国外很多的电影里的权杖皇冠上都有水晶的身影。后来把象征、希望和一个个不解之谜寄托于水晶。


      关键字:水晶 品质 特性

  
  水晶的表面通常很光滑且平整,水晶的质地很坚硬而且耐磨,使得水晶在制作首饰、装饰品以及工艺品方面非常受欢迎。水晶有许多不同的品种,包括石英、紫水晶、玫瑰石英、水银石等。每一种水晶都拥有独特的外观和能量属性。外国人就喜欢借着水晶的能量制作六柱形水晶柱子摆放在家中或者祈祷之用。这样水晶就会带给他们好运。
  
  水晶石头的切割和抛光工艺都十分精细,无论是作为珠宝首饰的主要材料,还是被用于制作装饰物品这使得水晶能够散发出宝石般的光泽和火彩。水晶都能带来一种闪耀的视觉效果。水晶的透明度和纯净度让它成为一种珍贵的材料,其品质的高低往往决定了其价值和稀缺性。
  
  除了其美丽的外观,水晶还被认为具有强大的能量和灵性。许多人相信水晶拥有平衡能量、引导正能量和提升人的精神和身体健康的能力。因此,水晶常被用于疗愈和灵性实践中,被认为有助于改善人的心灵和身体的状态。
  
  水晶作为一种自然界的矿物晶体,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具有多种特性和观赏价值。
  
  水晶的形成条件要比一般石英更加苛刻。首先需要有足够且较稳定的生长空间;其次要有富含硅质矿物的热液,略偏碱性、盐度较低;第三需要低一高的温度(160 0C -400 0C、中一高的压力2~3个大气压);第四需要有一定的生长时间,具备这四个条件才可生成水晶。自然界中,发育的节理裂隙及断层是水晶生长的良好空间。花岗岩发育或变质作用强烈,可提供充足的热液,这种热液本身就具备较好的温度与压力。时间因素更易获得,因此在地球上水晶的产出较为广泛。
  
  水晶常以晶簇、晶洞形式产出,其中水晶洞一般存在于由火山喷发而形成的巨厚熔岩流层的火成岩与玄武岩中。火山喷发时所含的气体或热水溶蚀等作用导致岩层中出现大量的孔隙,当富含硅质矿物的流体进入较薄的熔岩孔隙中,且温、压条件合适时将结晶沉淀出水晶等矿物。
  
  此外,某些特定类型的水晶(如红水晶)被认为具有启发心灵、宁神静气的作用,并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积极影响。还有绿幽灵,我记得小时候东海盛产绿幽灵,当事人文化底蕴不深,老百姓只知道磨珠子和眼镜片来谋得一日三餐,从来没有从艺术角度来解析过绿幽灵水晶的美。而且也不懂从来没有这方面的理论和概念,就觉得那是杂质,去掉才完美。殊不知把水晶另一面的美抹杀在了摇篮里。经过漫长的岁月,突然有一天看到了景石的美,才发觉原来水晶里的所谓杂质是那么的美。可以是象形的也可以是写意的山水画等等总的来说,水晶不仅在视觉上的冲击力和艺术上具有无言以表的吸引力,天然水晶在漫长的生长过程中,由于其生长环境的不断变化,比如地壳运动、地震等因素,会在水晶中形成棉、云雾、冰裂纹、水纹和矿缺这些“瑕疵”。
  
  水晶在自然界中形成时,由于不同的形成条件和成分,产生了多种颜色和形态,如天然水晶、黄晶、紫晶、烟晶等。这些不同品种的水晶因其透明度、硬度和折射率等特性,常被用于制作精美的首饰、摆件等工艺品。艺术家们利用这些特性,创作出许多独一无二的艺术品,展现了水晶的内在美。水晶可以根据颜色、包裹体及工艺特性进一步分为多种类型。包裹体水晶内包含有其他矿物,如金红石、电气石、阳起石、云母、绿泥石等。矿物成分:针铁矿、赤铁矿、金红石、磁铁矿、电气石、石榴石、云母、绿泥石等形成了包裹体水晶,如发晶、钛晶、绿幽灵等,发晶中则含有肉眼可见的似头发状的针状矿物的包裹体形成。含锰和铁者称紫水晶;含铁者(呈金黄色或柠檬色 )称黄水晶;含锰和钛呈玫瑰色者称蔷薇石英,即粉水晶;烟色者称烟水晶;褐色者称茶晶;黑色透明者称为墨晶。
  
  结晶完美的水晶晶体属三方晶系,常呈六棱柱状晶体,柱面横纹发育,柱体为一头尖或两头尖,多条长柱体连结在一块,通称晶簇,美丽而壮观,形状可谓是千姿百态。除了常见的长柱状外,还有似宝剑形,有的若板状,有的如短柱形,有的像双锥。有的小如手指,有的大如巨石;有的不足半两,有的重达300多公斤。
  
  在精神或能量层面上,水晶被认为具有特定的属性。例如,水晶石被认为可以消除负面能量,增强内心平静,提升心灵的敏感性。紫水晶则以其紫色而闻名,被认为可以提升灵性和直觉,平衡情绪,减轻压力,并提高个人洞察力。黑曜石则被视为一种强大的保护石,有助于排除负面能量。 内部有片状物,给人一种冰裂的感觉(有时还会有变彩效应)。这个是水晶在形成的过程中,由千亿年地壳运动(地震或是底层的挤压)而产生的一种痕迹,这是原子排列出现的错误,并不是裂痕。这是对于通透性水晶而言,其内部出现的雾蒙蒙的感觉,或是晶体内有棉絮状物就像棉花一样存在。主要指水晶表面的不平整坑坑洼洼,是水晶在生长过程中自然形成的而不是人为后天刻意造成的损伤。
  
  在一些水晶里面,会有一些细长如丝、淡如流水的水纹,就像水的波纹一样一圈一圈地荡漾开来,一圈圈波纹像大地的脉搏磅礴有力地在跳动着,让人美在其中沉醉于此,还能怀抱大地的清凉,妙不可言。在光线照射下,水晶会折射出七彩光带就像那美丽的彩虹那么的像妈妈一样温柔,宁静地把五光十色的美呈现在世人面前。离近看会看得更加清楚,纵横交错,或沿着一个方向规律分布,这就是水晶中的密码。
  
  把水晶紧握住放在手心里一段时间,纯天然的水晶晶体的手感是那种有些刺骨的冰凉感觉。但是玻璃制作出的饰品吊坠肯定是温温的凉感,只要是能在手中很快变温的水晶必定不是天然水晶制作的饰品。
  
  天然水晶在形成过程中,往往受环境影响总含有一些杂质,对着太阳观察时,可以看到水晶包裹着淡淡均匀细小的横纹或柳絮状物质,就像午后的细雨洒在棉花团上,皎洁的棉絮在微风中吹动形成一幅美妙的画面,可以是动物也可以是人物抑或者花朵。还可以是在大海中波涛澎湃的浪花令人如痴如醉。
  
  天然六面水晶柱体放在太阳照耀折射下,无论从哪个角度观看水晶,都能放出美丽夺目的五彩斑斓的光彩。非天然水晶则不能折射出彩虹般的绚丽。
  
  天然紫水晶有二色性,假水晶没有二色性。
  
  用十倍放大镜在透射光下检查,能找到气泡的基本上可以定为假水晶。
  
  将水晶放在一根头发丝上,人眼透过水晶能看到头发丝变成双影的,则为天然水晶,主要是因为水晶具有双折射率。
  
  水晶(Rock crystal)矿物名称为石英(Quartz),在矿物学上隶属石英族。它是一种石英的单晶体,是地壳中最常见的造岩矿物,
  
  同时也是数量以及范围颇大的一类宝石材料。
  
  化学成分
  
  水晶的化学成分中主要矿物为二氧化硅(Si02),纯净时为无色透明的晶体,有时会含有一些微量元素,如铝、铁、锰等,致使水晶产生不同的颜色与性质。
  
  结晶性质
  
  在结晶学中,水晶属于中级晶组,三方或六方晶系。常见晶型为柱状,有时会见到板状。主要单型为六方柱、菱面体、三方双锥以及三方偏方面体,且晶体表面会出现横向纹理。光学性质
  
  颜色:纯净的水晶为无色,当水晶含有其他微量元素时,会呈现紫色、黄色、褐色、黑色、粉色、极少时会产生绿色。
  
  光泽:水晶一般呈现玻璃光泽,当表破损时,会出现油脂光泽状
  
  断口。有时原石晶体因为溶蚀而呈现出蜡状光泽。
  
  透明度:纯净时水晶为透明。无色水晶的透明度可达很高,是一种很好的光学仪器。但随着包裹体含量的增加或颜色的加深,透明度会降低,直至不透明。
  
  偏光镜现象:在偏光镜下成四明四暗现象,为各向异性。化学成分。水晶的化学成分是二氧化硅,这是一种石英结晶体,非常坚硬。水晶的硬度非常高,达到7莫氏硬度,比许多其他宝石都要硬,因此不易刮花或磨损。
  
  水晶具有很好的透明度,光线透过时能够展现出美丽的折射和反射效果。
  
  颜色。水晶的颜色丰富,可以是无色、白色、深绿色、粉红色等,还可以因含有微量元素如铝、铁等而呈现紫色、黄色、茶色等。
  
  光学效应。在特殊情况下,水晶会表现出猫眼效应、星光效应和彩虹效应等。
  
  内部特征。天然水晶内部可能含有包裹体,如金红石、电气石等,这些包裹体的存在会产生不同的颜色和光学效应。最好看的是那种七彩光圈的包裹体,只要有一点光感的照射就能折射出七彩的光圈。像佛光一样让人虔诚地祈祷。我做过一块摆件就是以七彩包裹体为如来的背光,配以菩提树,如来静坐菩提树下冥想最终悟得大道背光七彩闪烁。
  
  购买水晶首饰时,应试戴一下,看其大小、松紧、长短。如是镶嵌饰物,看是否牢固、周正和协调统一。还应注意水晶首饰的款式、色彩是否与自己的身材、肤色、脸型和服装协调。通过以上的叙述,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水晶的一些重要宝石学特征。 首先,在判别水晶的基本性质中,可以依据其结晶性质、光学性质、力学性质以及内部的包裹体来进行分析,并且要注意水晶的特性。
  
  从装饰角度来看,水晶制品如水晶球、水晶摆件、水晶饰品等,因其晶莹剔透、光彩夺目的特性,能够为生活空间增添一份优雅与高贵。它们不仅能够提升家居的装饰品味,还能作为礼品赠送亲友,展现自己的品位与心意。
  
  水晶制作的饰品的抛光必须找好的师傅来打磨,打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水晶制品的商业价值和观赏价值。一位好的打磨师傅会把线条处理得干净利索,死角的地方处理得干干净净。不然看着会影响美观,现在随着人们审美的提高。必须每一道工序都得把关。水晶在打磨的过程中须经过金刚砂的琢磨,粗糙的制作会使水晶表面存在摩擦的痕迹。然后找油石再进行精雕细磨,让水晶的体表更加平整光滑为最后一道上光做铺垫。好的水晶制品经过打磨抛光会呈现的自然透明度、光泽度都是最好的。水晶打孔的孔眼也很重要。对于缀穿水晶制品如项链,无事牌,手链,佛珠等。要看孔眼打得是否平行,孔洞的粗细是否匀称,在打的过程中会不会打出细小的裂纹。孔壁必须清澈透明,不能打偏了,打偏的后果就是会出现白痕影响美观。还要看水晶的颜色。即使在同一种类的水晶中,它的不同部位的纹理如水波纹,棉花团,还有红红火火的火焰纹等。水晶的色泽颜色也各式各样,清新嫩绿,温柔似水的蓝色,代表少女的粉色等。水晶属于单色系的,颜色色带要均匀稳定;可以带些过度,但是不能色差太大影响美观。在同一块水晶上有深浅的,则要求水晶的色调和纹路美观大方。
  
  最后再说下钛晶水晶的发现。发现她时是源于一块仅有两百多克的包裹体钛晶水晶,它是包裹体系列的观赏水晶的鼻祖,经过加工打磨抛光修饰后命名为“哈雷彗星”。也是第一个被人类发现的钛晶水晶。水晶被赋予了文化的哈雷彗星竟然以数千倍的价格被珠宝家相中,这就是智慧的加持让水晶在文化的熏陶下的特殊意义。观赏景石的出现带动了人们收藏水晶的热潮,开启了观赏水晶审美的先河。总的来说,水晶的特性是一种多用途的、五彩斑斓的宝石,水晶以高硬度、良好的透明度和丰富的内部特征而闻名。
  
  作者:张振鑫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