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了解水晶通过匠人天马行空的思想化形化灵。独出心裁的设计理念创作出独一无二的水晶作品,运用水晶体现传统人文精神,向社会传达优秀价值观。在此基础上勇于创新,敢于挑战权威,开阔水晶新先河。
关键词:水晶设计、 水晶与传统人文思想
水晶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天然宝石,它具有晶莹剔透的特性,坚硬耐磨的质地与五颜六色的颜色,古人现代人对它都表现出不同凡响的喜爱,把它比喻为世界上最纯净的宝石,一个个神话传说与它相结合,把希望与和平寄托于它,我国在新石器时代便有水晶制品,水晶又有千年冰,水玉的说法,如水一样的晶莹剔透,可见从古代到现代,人们对水晶是一种特殊的关爱。人们如此热爱水晶,对它的研究从没有中断过,人们通过现代科技,模仿它,掌握它,制造它,如今造就了人造玻璃,人造水晶,由于现在珠宝行业迅速崛起发展,对于各种各样的宝石人们开始了强烈的追求感,水晶作为一种中级宝石,可服务于绝大多数的社会群体,因此作为珠宝中的一种品种,人们应该了解它独特的化学组成结构,独特的形态结构。几千万年以前,火山喷发,岩浆涌出地面,一部分在地下形成了各种宝石,一部分拥有二氧化碳的岩浆形成了石英石,一些熔岩快速冷却,形成了我们现在所见到的黑曜石,一部分由二氧化硅与碳酸氢钙混合物混合后,在地下溶洞中一滴滴渗出,形成石笋,钟乳石,极少部分的二氧化硅岩浆与空气结合,形成了天然水晶,简单来说水晶是一种石英石的结晶体,结晶完美为水晶,结晶脱水后为玛瑙,结晶凝固后为蛋白石,水晶形成的条件特别苛刻,需要二氧化硅含量适中,温度适中,压力适中,生长周期适中才可以形成水晶,水晶在形成中,各种天然因素又形成了不一样颜色的水晶,如紫水晶,茶水晶,白水晶,黄水晶,钛晶,发晶等等,水晶分布在中国的东海县,海南省,新疆,河南平顶山等都发现储量丰富的水晶矿,国外主要出产地有巴西,美国,日本,赞比亚,法国,瑞士,瑞典,乌拉圭,印度,缅甸,越南,意大利,土耳其,加拿大,澳大利亚等。水晶的摩式硬度达到了7,拥有较好的耐磨性,水晶的韧性一般,易破碎,而且水晶含有导电性,拥有特别强的磁场,长期佩戴天然水晶可以促进新陈代谢,血液循环。只有深入了解,逐层分析才可以设计出美轮美奂的艺术佳品。
天然水晶设计种类繁多,如传统花鸟设计,传统古兽貔貅设计,传统佛造像设计,传统设计要扎实,新时代创新要新颖,结合当下社会发展,设计出有利于社会发展的艺术品,为社会传达正能量的艺术品,笔者认为一件真正成功的设计品,并不是高高在上的艺术品,而是发生于民,服务于民,作为一名水晶设计师要时常留意身边的美,只要是辛勤劳动辛勤付出,都是美,都可以表达在水晶石上,雕琢成一件件令人欣赏的作品,辛勤劳作的精神源远流长,劳动者的精神是令人尊敬的。水晶的特性,透明,纯净,所以水晶它可以包罗万象,花鸟鱼虫,飞禽走兽,人们所崇拜的人物精神,都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于兢兢业业情怀的崇拜。一位优秀的水晶设计师不但要有强烈的家国情怀,天马行空的绝妙思想,更需要设计师画功扎实,做到眼手合一,透过平面看立体,通过画画强化大脑中三维立体构图,结合脑中三维立体构图进行审料,查看水晶原石中是否有柳裂,棉絮,包裹体,透过每块水晶独有特质,进行构思,巧妙做到顺应天然,融入天然。
水晶雕刻涵盖浅浮雕,深浮雕,内雕,圆雕,镂空雕等雕刻技法,雕刻难度依次循序渐进,最复杂的雕刻技法是水晶中的镂空雕刻技法,浅浮雕与深浮雕更能表现出线条的大开大合,比起镂空雕,无需预留雕刻支撑点,浮雕技法更多是在水晶石上展开一维和二维空间,而圆雕与镂空雕则是在水晶石上展开三维立体的艺术表现形式,这需要水晶设计时观察水晶内部的生长结构与柳裂瑕疵,从而推断出这块水晶原石适用于开展浮雕,深浮雕,展现一维二维的空间,还是开展圆雕,展现三维空间,在学习水晶雕刻的过程中,就是在不断地训练,练习脑中的成像能力,简单从一维空间逐步练习到三维空间的过程。
东方与西方雕刻差异:
在雕刻过程中,层次感与线条感是中国雕刻与西方雕刻的不同,西方雕刻讲究阴影透视,在东方雕刻艺术中,线条的表现也可以达到阴影透视关系,不管是西方雕刻艺术还是东方雕刻艺术,在雕刻原理上有相似之处,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的思想融入了雕刻之中,中国雕刻艺术更讲究线条美,线条是重中之重,讲究从深到浅,从有到无,表现出一件雕刻作品,东方雕刻表达的是一种写意手法,而西方表达的则是写实手法,从学习与传承雕刻技法中,可以感受到先人的智慧与中国传统人文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
岩浆淬炼,大地孕育,呈现在人们眼前一块块大自然的“子女”,它便是水晶,馈赠给人类珍贵的礼物,当人们捧在手里的一刹那,应当像疼爱自己的孩子一般疼爱它,它是那么的脆弱,那么的透明,万物被它容纳,万物被它净化。水晶的、包容性、透明性、是水晶不同于其他玉石的独有特性,结合传统人文思想,中华千年的人文思想,有着令人思考的深邃与辽阔,传统儒家思想,仁礼孝道,孔子命观的特征与内涵、修身俟命论的人生指导意义,与水晶形成的透明,无私有着相同的文化意义。传统佛学思想,佛梵文翻译为觉悟者,其实设计雕琢的过程也是人修身觉悟的过程,在设计雕琢中反省了解生命的意义。人类的四大文明中,中国传统人文思想最注重包容,透明。以秩序为本,人文思想的发展解决了宗教与人的思想束缚,发展出以人为本的重要思想,水晶设计与人文思想结合为基础,经设计师创作出精美的水晶饰品给予人们视觉享受,精美的茶器给予人们味觉享受。精美的水晶钵给予人们听觉享受,符合中国传统人文思想以人为本,造福于人,造就内涵丰富,风格独具的水晶艺术品。
作者:王宗和:1999年出生于山东省德州市,工艺美术师、乡村振兴技艺师、高级工艺品雕刻师、连云港市水晶雕刻大工匠、连云港市工美行业十大技术标兵,德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水晶雕刻代表性传承人,连云港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学会会员。自2014年进入东海县名生水晶雕刻工作室跟随董新江、赵满意两位水晶雕刻大师学习传统佛造像艺术设计与制作,专心跟随两位老师学习水晶雕刻技艺,多年来创作出了数件成功作品,部分作品参加工艺美术玉石雕刻大奖赛并获得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