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紫砂壶作品《经纶》的艺术特色与文化气质

[日期:2024-05-29]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摘要:文化性是紫砂壶创作关注的重要方面,每一件紫砂壶作品都具有独特的文化气质,这是艺术品的性质所决定的,也是紫砂壶的性质所决定的。《经纶》是一件文化气息极为浓厚的紫砂壶作品,作品有着中正、敦厚的形态,一展紫砂壶结构的基本特点与中国君子风范。陶刻装饰的结合是表达作品思想内核的重要部分,将工艺性、艺术性与文化性统一起来,实现了独特文化气质的表现,彰显出紫砂壶艺术的文化品格。
  
  关键词:紫砂壶;经纶;工艺;文化
  
  紫砂壶是江苏宜兴陶瓷产业中最重要的艺术形式。由于紫砂壶的蓬勃发展,带动了宜兴陶瓷产业的增长,并在彰显、弘扬中国紫砂壶艺术底蕴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价值。[1]紫砂壶的大受欢迎与其独特的实用性能有分不开的关系,除此之外,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与审美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每一件紫砂壶作品之所以气质不同,除了“形”的表现之外,关键还是在于“神”构建,形神兼备,才是一件优秀的紫砂壶作品。此件《经纶》是一件文化气质极为浓厚的紫砂壶佳作,作品有着敦厚、中正的形态,陶刻装饰是彰显作品文化品格的重要部分,同时也揭示出紫砂壶工艺的独特性。本文将对此壶的结构形态与陶刻装饰进行分析,以此探讨作品的工艺特色与文化价值。
  
  一、《经纶》的经典韵味
  
  此件《经纶》的泥料与造型体现出紫砂壶的经典韵味,彰显出紫砂壶艺术的传统审美特质。纵观几百年间的紫砂壶创作,虽然在造型、装饰与气质方面都大不相同,但在泥料与造型方面仍可见基本的倾向,标志着紫砂壶艺术的经典特征。此件作品所表现的“经纶”是有深厚的文化基础的,因此在泥料与造型方面,作品继承经典,以此来彰显出紫砂壶艺术的底蕴。
  
  紫砂泥种类丰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数含铁量较为丰富的泥料,这一泥料在烧制后会呈现出紫红、棕红等一类的色调,而红色又是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吉祥色,因此这一类泥料无论是在审美还是文化层面均符合中国人的需求,自然就受到了人们的喜爱。[2]
  
  此壶色彩饱满,散发着红润的光泽,壶体表面十分细腻,甚至有水洗过一般的光鲜效果,彰显出紫砂泥的优越质感与精湛的工艺。泥料并不是单纯的红色,而是带有充分的棕色调,形成了丰富的色彩层次,并且也显示出紫砂泥的“泥性”本质。
  
  壶身的造型为圆筒造型变形而来,整体比较宽大、敦厚,且上下结构变化明显。从整体轮廓上看,壶身为一个正梯形,上小下大,变化节奏均匀、缓和,逐渐变得踏实,使整件作品看上去十分稳重,加之作品的高度并不高,也能使作品的重心偏下,在视觉效果上给人以沉着之感,奠定了作品的艺术基调。筒身带有弧度,但这种弧度是有所控制的。在展现出紫砂圆器特征的同时不会过于松散,圆而不塌,结构挺括。此壶的造型从圆筒造型变形而来,吸收了圆筒造型圆润的特点,也从结构层面体现出紫砂圆器的内在特征,使得作品既具有古典特色,又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
  
  圆形壶盖具有一定的厚度,进一步强化作品的庄重之感。壶盖的大小与壶身之间构成一定的比例,所以作品层次分明,整体感强,寓变化于稳重造型之中。壶纽采用桥型壶纽,这是一种十分实用又美观的壶纽造型。简单的圆线与壶盖之间配合形成了方形的镂空部分,使用时仅需手指轻提便可提起壶盖,十分便捷。从这一壶纽也可看出紫砂壶创作不仅追求艺术性,也充分考虑了实用性,两方面相结合,才能最大限度地凸显壶纽的价值。直嘴干练、利落,虽为圆筒型,但与壶身是不同的风格,以此衬托出作品正直、爽快的一面。环形端把镶嵌在壶嘴对侧,线条流畅,转角圆润,与壶纽之间又能互相映衬,简化了作品中的元素运用,使作品达到简洁之美。
  
  此壶在泥料与造型、结构的安排上均体现出浓厚的经典韵味,通过这样的方式作品展现了紫砂壶结构的基本特点与审美倾向。
  
  二、陶刻中的文化韵味
  
  紫砂《经纶》的工艺魅力源自其丰富的文化内涵。经纶一词出自《孟子》,意指道德和治国的纲纪。在紫砂壶的艺术创作中,《经纶》融合了儒家文化的外在表现,以独特的造型和精湛的陶刻装饰,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思想,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价值观念,在这幅作品上,可以明显看到是寄托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理解。《经纶》的文化韵味还在于其独特的设计风格。它壶形设计新颖独特,线条流畅,造型简洁大方,同样是经典的流、把、钮、身结构,但却从中找不到过去的那种同质与僵硬,而是彰显古朴雅致的同时带有一丝现代美术设计的气息,充分展现出了当下这个创新求异时代的个性魅力,同时它其上的装饰性陶刻也构建一个围绕中国文化古典形态的美术风格,用现代人的理念去诠释美好的古代中国,将历史和文化要素通过紫砂的艺术加工来彻底的美化,使这把壶上的每一个制作步骤都充满了魅力与情趣,融合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展现了紫砂工艺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
  
  其中最能表现作品主题以及文化韵味的便是壶上的陶刻装饰。陶刻是中华文化的延伸,是中华美学的综合呈现,无论是文字还是绘画都应用于紫砂壶装饰,形成的一种重要工艺手段,所表现的内容大多与传统的书法、诗文、绘画主题相互关联,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艺术形式,因此陶刻这一工艺形式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文化气息。[3]
  
  此壶中的陶刻装饰呈现于面积最大的壶身之上,为书法文字,几个苍劲有力、潇洒自如的文字排列于壶身之上,整齐清晰,不仅展现了紫砂陶刻的工艺水准,也展现出中国书法文字的魅力。陶刻为纯手工打造而成,也就是说,创作者需具备一定的书法功底,才能在坯体上挥洒自如,这也体现出紫砂壶创作需要极为扎实的艺术、文化底蕴。从陶刻文字的笔画来看,足以显示出陶刻工艺的特点,将书法之美与陶刻之美充分融合,达到了艺术的极高境界。
  
  “经纶”所指的是能力与才干,此壶表现出正是一种充沛的学识所带来的底气,让人们懂得了要想达成远大的理想,须有才干,并且要脚踏实地,才能达到目标。此壶通过继承紫砂壶经典特征,融合陶刻装饰展现出艺术个性,并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气质,彰显出紫砂壶艺术的文化价值。
  

  结语:本文从作品整体的艺术表现入手进行分析,通过对作品的泥料、造型以及陶刻装饰进行分析,探讨了作品的艺术特征,并指出了作品文化气质的形成,在此件作品中,可以看到紫砂壶的工艺水准,也彰显出紫砂壶创作对于文化底蕴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张旭.紫砂的流动与地方社会变迁[D].南宁师范大学,2019.
  [2]卢伟萍.宜兴紫砂泥浅谈[J].陶瓷科学与艺术,2015,49(05):97.

  [3]蒋玉新.浅析紫砂陶刻的内容选择[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4,58(03):139.


  作者:谈敏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