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苏绣作品《食尚苏州—美食系列》的造型设计与意蕴内涵

[日期:2024-05-29]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摘要:苏绣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是一门沉淀了上千年的技艺,也是一门具有魅力的艺术。俗话说“以不变,应万变”其独特的魅力在于它层出不穷的造型样式以及万变不离其宗的针法。苏绣作品《食尚苏州—美食系列》在造型上的各种创新与改变,都透露着其丰富的意蕴与内涵,既能体现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又能体现中华民族的勤劳朴素。
  
  关键词:苏绣、针法、造型、创新、内涵、勤劳朴素
  
  前言:苏州美食在苏州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俗话说“苏州美食香万里,吴侬软语醉红颜” 苏州美食不仅有蟹黄肥美的太湖大闸蟹、外脆里嫩的松鼠桂鱼和清而不油的苏式汤面,还有鲜嫩多汁的镇湖黄桃,回味无穷的贡山茶,甜香味浓的东山枇杷和酸甜可口的树山杨梅等等。《食尚苏州—美食系列》则是苏绣与苏州美食的碰撞,是将苏州美食的秀色可餐以针线的形式表达出来。
  
  一、创作的前提与定义
  
  随着日益渐起的复古潮流,苏绣作为承载着无数个时光和历史文化的技艺,激起了当下大多数人对历史文化的情感共鸣,在符合当下的潮流趋势下,秉持着创新的理念,以具有浓厚苏州色彩的苏州美食入画,再以拥有深厚苏州文化的苏绣做笔,一针一线,一笔一划,塑造出一个符合时代潮流且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艺术品。苏绣的各种针法使得餐盘上的美味更加的活灵活现。《食尚苏州-苏州美食系列》把生活与艺术相结合,是符合当前时代流行新趋势的非遗工艺品,是苏州独特魅力的一种表现。
  
  二、造型设计的意义
  
  《食尚苏州-苏州美食系列》中,每一幅都细腻非常,以细线入画,将美食的最具有代表性的状态呈现出来,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镇湖黄桃、东山枇杷、树山杨梅、贡山茶、松鼠桂鱼和太湖大闸蟹这六幅。每幅作品在造型上都有一些小心机,例如在镇湖黄桃这幅作品中绣制了三种不同形态的黄桃,有带着枝叶的,有切开一半露出里面果核的,还有正常摆放的。这三个形态的黄桃更能够充分展现饱满的特点,其中绿色叶子的存在让整幅画面增添一点冷色调,达到色彩平衡这个目的,而且叶子也让整幅刺绣都灵动起来,更添别样的色彩。除去黄桃这个主体物,还有盛放黄桃的木编果篮,让“此物只应天上有”的“仙品”重新落入凡间,侧面表现苏州各地劳动人民的质朴,也暗示着辛苦劳作的耕耘者,寓意着丰收的意思。如果说镇湖黄桃是静态的美,那么太湖大闸蟹便是动静结合,在太湖大闸蟹这幅作品中,有一只鲜活的大闸蟹,还有一只餐盘上烹饪好的一只一分为二的大闸蟹,一动一静,充分地展现了大闸蟹的体大膘肥,肉质膏腻。这样不仅将大闸蟹的特点从外部描绘出来,更是从内部刻画出这道菜的风味。
  
  三、线与针法的相结合
  
  花线是苏绣主要用线,它是由蚕丝捻制而成,所以每一根线在阳光下都泛着不一样的光泽,而一根花线可以分为两绒,两绒可以分为十二丝,还有更细的几毛。在绣制《食尚苏州—美食系列》时,美食的各种形态,以及质感的不同,所选用针线的粗细和颜色都是非常有讲究的,例如黄桃表面并不是很光滑,呈金黄色,所选用的丝线不能过粗,颜色不能太过深。当然光靠丝线并不能将黄桃的各种各样的形式完美展现出来,得再加以乱针绣的刺绣方法,用看似杂乱无章实则有迹可循的针线,来表现黄桃表面的不光泽感。当然除了整个黄桃的绣制方法用的是乱针绣的刺绣方法,切开一半露出果核的黄桃也同样采用了这种针法,因为黄桃果质细腻光滑,且有一定的纹理,所以选择乱针绣是最佳选择,这样既能将黄桃的各种形态展示的淋漓尽致,又能增加画面统一感。
  
  四、画面虚实相结合
  
  画面虚实相结合才能凸显主题,在《食尚苏州—美食系列》中也不例外地利用了这一技巧,就例如太湖大闸蟹这幅绣品,在前面是刻画非常具体的整只大闸蟹,后面是在盘中被烹饪好且一分为二的大闸蟹,这只盘中的大闸蟹是非常有说法的,它运用了乱针绣虚化了大闸蟹的四肢,尤其刻画它的蟹黄和蟹肉。这样虚实结合,更能体现这道菜的精髓,使人有种看着这幅作品就能联想到自己吃到蟹黄和蟹肉的满足感。
  
  五、松鼠桂鱼和树山杨梅
  
  苏州本帮菜中的松鼠桂鱼也被这一根根丝线展现出来了,松鼠桂鱼的造型独特,因为炸制后的桂鱼形状酷似松鼠而命名,在这幅作品中鱼头和鱼尾都被炸至翘起,整体色彩呈橘色调,将松鼠桂鱼的外酥里嫩和酸甜可口都展现出来。其中鱼身炸开的样子,让人真有一种真的在品尝它的感觉。
  
  每年的6、7月份,树山的杨梅就到了收获的季节了。那时的杨梅饱满多汁,犹如一颗颗鲜美的红宝石,每一口都让人陶醉。树山杨梅这幅作品就是这时杨梅的真实写照,作品中每一颗杨梅看起来十分的酸甜可口,里面有已经熟透的深红色杨梅,也有刚成熟的淡粉色杨梅,里面密密麻麻的丝线看起来有点毫无章法,但又透露着一定的规律,但就是这样奇怪的针法,能将一粒粒果肉刻画出来。作品后面的叶子则从侧面烘托出杨梅的新鲜,更添加作品的灵动。
  
  结语:《食尚苏州-苏州美食系列》里的每一幅作品都是灵动的,在我看来它们不是平面的绣品,它们是一幅幅立体的真实美食,它们是承载着苏州独特魅力与文化底蕴的艺术品,它们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在《食尚苏州-苏州美食系列》中不止于我所介绍的这几幅作品,也不止于系列里面的16幅作品,在苏州还有更多的民间美食等待我们去探索。
  
  作者:张黎星,正高级工艺美术师,苏州市工艺美术大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