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紫砂壶《光辉岁月》致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日期:2024-06-17]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摘要:艺术是高级社会意识形态的反映,以具象的艺术手段反映抽象的创作者个人意识与创作者背后的社会意识,艺术存在的意义不仅能够表达情感、满足愉悦需求、净化心灵、提升美育能力等人类精神层次的需求,艺术同时承载着人类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人类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这种意识是历史、社会、文化等综合环境的反映,它记录着历史的变迁、民族的精神、人类的文明,很多历史的考证都是从出土的艺术品中得到答案。我们在过去的艺术品中感受着历史的厚重、先贤的智慧。如果没有这些艺术品的出现与佐证,一种文化可能就不会被发现或是被认可。紫砂壶艺是传统的手工艺术,它的诞生与成长得益于中国陶文化与中国茶文化的发展,而无论是陶文化还是茶文化都是社会历史进程的其中篇章,所以,紫砂壶的创作不仅体现了陶文化与茶文化的发展轨道,同时,不同时期的紫砂壶艺创作直接或间接体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审美倾向,特别是,一些创作直接以历史事件为主题,成为历史研究的重要证明,比如邵大亨所作龙头八卦一捆竹,正是为道光帝平定张格尔叛乱这一政治伟绩而作。这样的创作是史实的见证、是艺术的高光,意义重大而深远。“光辉岁月”正是这样一件以史实为主题,反映社会政治、当代民族风貌的壶艺创作,希望人们看到这把壶就想起这段光荣的历史,也希望若干年后,你们在提起这段历史时,也会提及这把壶。
  
  关键词:南湖红船;党徽;党旗


  

  1921年夏,在上海召开的中共一大因遭到上海法租界巡捕袭扰,会议紧急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一条小船上继续进行。在这条小船上,完成了大会全部议程,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通过了党徽党旗的设计方案,中国共产党的党徽党旗是中国共产党的象征和标志。党徽为镰刀和锤头组成的图案,党旗为旗面缀有金黄色党徽图案的红旗,红色象征革命,金黄色象征光明。镰刀和锤头代表农民和工人的劳动工具,象征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代表着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一条小船,诞生了一个伟大的党,播下了中国革命的火种,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的跨世纪航程,开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光辉岁月。作为中国人,为中国共产党的伟大而骄傲,作为一名党员,为中国共产党的存在而自豪,作为一名紫砂从艺人员,希望通过自己的双手再现1921年夏天那个惊心动魄而又伟大之至的时刻,演绎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至今已有百年的光辉岁月,于是,有了这件以中国共产党为主题创作的紫砂壶作“光辉岁月”。作为献礼与致敬之作,“光辉岁月”这件作品从设计到制作完成历时一年之久。造型设计这部分几经易稿,最终决定整体在中国传统文化为底蕴的氛围中,以南湖红船这个历史性的象征元素与党徽、党旗这两个党的标志性元素为主设计元素,一方面表达向中国共产党致敬的主流思想感情,一方面呈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浩瀚璀璨,演绎中华民族的血性与精神,诠释中国文化的博大与厚重。
  “光辉岁月”这件作品的赏析,可以从造型设计与工艺技法这两方面进行深入解读。就造型设计来说,作为打磨数月、几经易稿的壶艺作品,“光辉岁月”不仅外观上极具设计感,且每一处的设计背后都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这才是真正有灵魂、有意义的造型艺术。比如,圆润饱满而周正的壶身,内蕴着中国的“圆文化”。圆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精神形象,它与中国人的宇宙意识、生命情调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也是揭示中国艺术生命秘密的不可忽视的因素。在中国,它不仅是美的形体,也是一种祥瑞的象征与追求,寓意着中国人对于圆圆满满的追求与祈盼。而大平底的设计,使得壶身呈现半月状,这里承载的是月对于中国的意义。对于中国人来说,月不仅是宇宙的一部分,更是寄托情感的桂宫。这里的半月造型借鉴了传统经典名壶“半月壶”的形制。“半月壶”是曼生十八式之一,以中秋佳节为灵感设计,中秋是我们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象征着“月圆人圆”的向往与期盼。至此,壶的整体是一种祥瑞向好的文化氛围,人们美好的生活,也是中国共产党为之努力的目标,我们党一直在为此努力奋斗,也成功地让中国人过上了美好的生活。
  
  作为具有点睛之笔的壶钮,以南壶红船为形制,这条小船对我们的意义太重大了,正是在这条小船上,我们建立了中国共产党,确定了党徽党旗党章,有了正确的指引与前进的方向,是这条小船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走向美好的生活,所以,这条重要的小船放在了点睛之笔的壶钮位置;壶身上,党徽熠熠,党旗飘飘。党徽的呈现非常的具象写实,凸显了党徽的庄严,这也是共产党扎实的工作作风。党旗的呈现偏向于抽象写意,恰似在风中招展,这种艺术的张力使其极具灵动之美,象征着热血与自由。直流嘴昂扬向上,壶把巧妙地作以飞把,这样整体就构成了一幅乘风破浪、风帆起航的画卷,洋溢着中国共产党的斗志与精神,娓娓诉说着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的披荆斩棘,勇往直前。
  
  实现这种多元化与个性化的造型艺术,必然要依托成熟而多面的工艺技法。半月形的壶身,采用宜兴传统的制壶工艺,即圆器的拍打成型法,这种成型法自明代的大彬明确化、系统化至今已有五百多年历史,是紫砂壶艺最早使用也是至今最为正统的身筒成型法,圆润饱满而周正,极为考验扎实的全手工制壶功底。以南湖红船为形制的壶钮,采用了紫砂雕塑的工艺技法。制壶与雕塑分属于不同的工艺体系,在壶艺造型的发展中,二者有了结合,雕塑常以壶钮的形式出现在壶作中,体现了紫砂壶艺的发展与创新。而这样的结合,就要求制壶师傅精通雕塑的精雕细琢,而“南湖红船”这样形象生动而又精工细腻的雕塑极为考验制壶者的雕塑技法。壶身上的党徽党旗则采用了紫砂装饰艺术的多种技法,比如金光闪闪的党徽采用的是紫砂描金法、迎风招展的党旗采用的是紫砂堆绘法。紫砂描金法最早见于清朝的宫廷壶,这种以金箔为材质烙印在紫砂壶上的装饰艺术追求尊贵华美的视觉体验。以描金法来装饰我们的党徽,一方面契合党徽象征光明和希望的黄色,一方面以这种最为尊贵的材质与技法体现党在我们心中的分量,特别是在清水泥烧成的大红底色中,呼应“光辉岁月”的耀眼氛围。紫砂堆绘法同样流行于清,而在清末及民国时期消逝,于新时代复苏崛起,其以浮雕感为美学特征,“光辉岁月”选择了同色系的堆绘,通过层次分明的立体感来营造党旗迎风招展的视觉效果。制壶、雕塑及多种装饰技艺的结合,共同构筑了这样一件造型独特、寓意深远的紫砂壶作。
  

  至此,一幅“光辉岁月”的历史画卷跃然眼前。紫砂艺术,不仅呈现了中国工艺美术的魅力,也以独步世界的艺术形式向人们展示,当年的那艘小小的红船,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披荆斩棘,勇往直前,历经百年奋斗,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且不忘初心,继往开来。


  作者:范卫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