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青年手作市集

[日期:2024-06-28]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摘要:近年来,伴随着文旅热潮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休息日选择“出门去赶集”,复古市集、非遗市集、后备箱市集、美食市集、潮流市集、艺术市集……年轻人总能找到地方安放灵魂,赶市集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作为一名工艺美术从业者,笔者也参加了全国各地的各类市集,作为置身热潮中的一员,通过本文来谈一谈青年手作市集的所见所想。
  
  关键词:手作市集、现场感、制销同步
  
  “日中为市,至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市集”的概念发端于远古,商业因市集而灵动。而如今,从城市中心到废旧工厂,从商业体到海滨沙滩,创意市集的摊位摆起来,古老的形式被文化创意赋予了新的内涵,“市集”这个原始和传统的概念重新回到商业视野,城市“市集”的复兴,既是传统的回归,亦是创新的延伸,“时尚感”和“烟火气”并存,为城市发展探寻出内生动力。
  
  一、市集的分类
  
  随着市集经济的发展,市集的形式面貌也是多种多样,其中青年手作市集也不例外,根据商业性质、举办频率、举办地点等不同标准,青年手作也可分为比较主流的几类形式。
  
  (一)公益类手作市集
  
  公益类青年手作市集不向参加市集的主理人收取费用,由政府或者企业组织。一方面鼓励和帮助青年手作人,发展手作事业,传播和推广当地的特色手工艺和非遗技艺,另一方面服务大众文化精神生活,于此同时也增加了当地文旅的亮点,带动文旅发展。公益类的手作市集的优点在于,青年手作人参加的经济门槛更低,除了人力的投入外,不用担心摊位费的投入,有些公益市集,对于青年手作人有补贴。另外,公益类手作市集有政府和企业的背书、组织有序,无形之中增强了顾客的信任感,促进产品的销售。
  
  (二)活动、事件类手作市集
  
  因为青年手作市集的文艺属性和人气吸引力,许多商业文化街区的开业,文旅事件的启动仪式,都会组织手作类的市集配合活动的展开。许多城市都涌现出了当地知名的手作市集品牌,这些品牌的线下优秀的组织能力聚拢了一批优质的青年手作品牌主理人,再结合线上的推广和互动,累积了一定的粉丝,慢慢形成了口碑。因此一些商业和文旅的活动都愿意邀请这些品牌组织手作市集作来配合活动的展开。参加这种类型的市集通常需要收取一定的费用,但相对较低,虽然时间和地点的不固定影响了参加的便利性,也使得销售存在不确定性,但这种商业活动和大型事件通常都很热闹,会有很多人参加,这对于品牌的展示,顾客的拓宽有着非常不错的效果。
  
  (三)依托地标建筑(群落)的定期手作市集
  
  氛围和格调是青年手作市集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具有历史沉淀的古建筑(群落)、老牌的文化街区、有特色的公共空间往往与青年手作市集有着很好融合。依托于小众风格的本色美术馆的本色东桥西市手作市集,以及依托于旧瓷厂改造的陶西川文创街区而办的景德镇春秋大集是这类市集中的标杆。我所在的常州也有天宁寺、青果巷等定期的手作市集,这些依托于地标建筑(群落)的市集往往与区域性的赶集风俗契合,如每月逢“五”开集,每年有春集与秋集。空间营造的氛围以及历史文化的沉淀构成了此类市集的独特体验,吸引了各地的游客前来赶集,成就了一些地标性的景点。这类的青年手作市集经济门槛相对较高,但是辐射的范围很广,格调高,使得相对精品和高水准的手作得到更多人的认可,对于主理人个人品牌的成长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市集对于青年手作人的意义
  
  (一)让青年手作人被看见
  
  “酒香不怕巷子深”对于青年手作人很多时候并不适用,青年手作人资历较浅,手艺人越老越值钱的社会普遍认可使得青年手作人风格更加年轻化的手作短时间难以获得市场的认可,因此“被看见”对于青年手作人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被看见才能被讨论、被点评、被认可,这些反馈对于青年手作人都是宝贵的财富。优秀的青年手作市集吸引众多的手作爱好者,他们对于手作有着较高的欣赏能力,参加这些手作市集,对于青年手作人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展示机会,通过一次次的市集,通过自己的展陈,让具有个人色彩的手作理念如春风化雨般慢慢的向更的多人传达。
  
  (二)贴近受众
  
  青年手作市集大大拉近了手作人与爱好者之间的距离,爱好者们可以近距离的观看挑选商品,可以亲自上手去感受,感受材质的天然肌理,独特气味,这些都可以更好的让受众感受到手工的温度和气息。近距离观赏作品为作者和受众之间提供了一个轻松的交流氛围,让作者可以更好聊聊自己的巧思和创意,这些都有助于受众更好的了解作品。这一切都归功于市集所提供的现场感,手作商品不同于一般消费品,需要一个机会和场合让其与爱好者相遇和亲近,循循深入,才能让美被发现,被感知。现在网络直播已经成为一种主流的销售方式,但对于大多追求手工独特价值的手作爱好者,去现场还是不能被替代的体验。手作产品的手工属性,让手作市集带来的贴近受众的现场感变得弥足珍贵。
  
  (三)综合能力的锻炼
  
  青年手作市集作为市集的一种,商业性也是一个重要的属性。青年手作人大部分的时间是用来提高自己的手艺,打磨自己的作品,这些都还属于生产的环节,而参加市集就让他们直接参与到了交易和销售活动中,这对手作人是另一种能力的要求。如何向顾客介绍自己、介绍作品的工艺、传达自己的创作思路和理念都是一次市集销售好坏的影响因素,讲好每一件作品背后的故事往往能带来一个更好的价格。在市集的销售过程中,青年手作人可以获得更多的市场反馈,知道自己的作品打动顾客的点是什么,知道顾客的需求和审美偏好,通过这些再去设计和开发产品,使自己的创作更贴近市场,加快个人品牌的建立和发展。参加青年手作市集让青年手作人做到了制销同步,这让其综合能力得到锻炼,对其今后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三、结语
  
  作为近年文旅热潮中的一员,青年手作市集为青年手作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形式和机会,让自己能被更多的人看见,让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在参加市集的过程中得到锻炼,也让自己的劳作得到来自市场的认可。做手艺做累了,不妨把参加市集作为一个交流放松的调剂方式,去认识其他门类的年轻朋友,产生跨界和融合,擦出创意的火花。
  

  作者:萧恒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