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代紫砂壶的艺术创作 ——以紫砂壶“瓜絮”为例

[日期:2024-07-09]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摘要:繁荣昌盛的当代社会给紫砂壶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而审美的多元化、个性化也对当代的壶艺创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是造型还是工艺,紫砂壶创作在寻求各种突破。象征着美满多福而又带有浓郁的自然气息的“南瓜”是紫砂创作中常见的题材,“瓜絮”打破传统器型定式,将素器、花器、筋纹器三种器型进行碰撞融合重塑,以全新的视觉体验尽展南瓜的祥瑞之情与自然之气,将祝福传递,将美好延续。
  
  关键词:紫砂 瓜絮 祥瑞之情 自然之气
  
  得益于人们对生活品质、健康养生、精神境界的追求,喝茶品茗成为当代生活的热捧,这种社会背景下,有着优越的使用性能的紫砂壶备受人们推崇。而当代又是一个特殊的时代,人们审美水平普遍较高且呈多元化、个性化趋势,这就对当代的壶艺创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无论是造型上的日益多姿,还是工艺上的愈发精益,紫砂壶的创作在寻求各种突破,使其不仅成为好用的饮茶器皿,同时致力于达到欣赏性、工艺性、文化性等全方位的艺术提升,使其艺术价值最大化,使之成为值得收藏的艺术佳作。
  
  南瓜,人们身边的日常,自花器圣手陈鸣远开始,带有喜悦之象与美好寓意的南瓜成为紫砂壶艺创作中常见的素材。特别是蒋蓉大师的异色南瓜,更是成为南瓜的典范之作。前有陈鸣远、蒋蓉等大师珠玉之作,同样的素材,如何能老壶新作,给人不一样的视觉体验,让人们看到当代年轻的紫砂艺人对紫砂壶艺创作的思考与探索,“瓜絮”是这个命题下的实践成果之一。
  
  一、打破传统器型定式 碰撞融合重塑
  
  紫砂壶素有“方非一式,圆不一相”之说,可见其姿态万千,造型丰富。若以造型论器,紫砂可分为素器、花器、筋纹器这三大器型。素器,如仿古、掇只等器,简约素雅,尽显紫砂纯正质朴之味;花器,如竹段、梅桩等器,形象生动,可见紫砂泥之可塑性与多色性;筋纹器规整周正,不愧有着“极致对称之美”的赞誉。这三种器型,不仅造型上各有千秋,工艺上也不尽相同。素器极为注重身筒的周正,所以身筒的拍打成型是重中之重;花器讲求细节的逼真,所以雕塑捏琢尽在其中;筋纹器的筋纹是关键,所以筋纹的压勒处理要精益求精。这种从明朝就开始的紫砂壶器型的理论与实践,沿用至今。
  “瓜絮”这件作品却打破了这种传统的器型定式,将多种器型进行碰撞加以融合进而重塑。一方面,壶身等分为六瓣,筋囊清晰分明,以此来看可以说是标准的筋纹器;一方面,壶嘴用瓜叶包裹,壶把是取了一段藤蔓弯曲而成,壶钮则以瓜蒂为形制,壶把上端自然胥出的枝叶伸展在壶身上,藤须肆意生长,至此南瓜甚至是南瓜的自然生态长势都有了具象化的再现,此景只有紫砂花器的贴塑雕琢才能做得如此生动逼真。另外,从制作的角度来说,这件作品的内核是一件身筒周正、圆润饱满的素器,它是在素器的基础上进行了筋纹压勒,身筒若不是如此的饱满周正,是达不到这样的筋囊效果的。虽然壶身上进行了贴花装饰,但是大面积的留白还是保留了素器简约素雅的美学特征,以及适宜把玩的光洁手感。如此一来,这把“瓜絮”既有了素器的简约至淳,花器的惟妙逼真,也有了筋纹的对称之美。
  
  二、内蕴中国传统文化 延续传递祝福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给中国的艺术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作源泉,特别是在传统文化的发展中孕育而出的紫砂壶艺术,更是凝聚着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也成为紫砂壶艺创作的重要组成。比如,建立在中国石文化基础上的石瓢壶,有“坐生清思”之境;偶遇姑娘井边打水而有的井栏壶,内蕴着“饮水思源”的深意;以“合而则欢”为灵感的合欢壶,传递着浓郁的祝福之情等等,无不以传统文化为底蕴,有人生之哲、生命之镜,有生活之盼、祥瑞之气。也正是这种饱含着浓郁的传统文化的气息,紫砂壶艺有了民族的灵魂,有了别于其他材质茶器的共情,古往今来,备受人们推崇。
  
  南瓜,人们生活中之常见,却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中国,圆润、饱满、敦厚、金黄的南瓜,其外观形象非常契合中国人骨子里对圆满、淳朴、喜庆的审美倾向,深得人们的喜爱,人们赋予它美满、成熟、质朴、丰收、富足等等祥瑞美好的象征意义。南瓜多产又多籽,同音“多子”,寓意多子多福;南瓜藤蔓蔓延不绝,寓意福运连绵不绝。《诗经·大雅·绵》中有句话"绵绵瓜瓞,民之初生,自土沮漆",从而有了"瓜瓞绵绵"这个词语,以连绵不断的藤蔓结着许多的瓜为意象,象征着人丁兴旺,福运绵延。古往今来,人们巧借这样的意象进行艺术创作,诞生了很多优秀的艺术作品,也传递了浓厚的民族情怀的吉祥寓意。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以“瓜瓞绵绵”为文化内涵创作了“瓜絮”这件作品。壶身上,枝叶奋力伸展,藤蔓肆意绵延,再现了“瓜瓞绵绵”之境。“瓜絮”二字赫然在侧,成为点睛之笔,不仅是造型美学的艺术呈现,更是点明了主题,营造了浓郁的祥瑞氛围,传递着浓厚的祝福之情。
  
  三、营造浓郁田园风格 感受宁静自然
  
  近年来,田园风格越发受人推崇,究其背后原因,审美的多元化是其中之一,自然的精神世界追求是其二。对自然的热爱是中国人骨血里的柔情,当代学者林语堂曾说,中国人的心灵中充满了热爱大自然的精神因子,中国人的山水画、山水诗中均可见一斑。这些年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而繁华的都市、加快的生活节奏,也给人们带来了精神和心理上的压力,这就加深了人们对乡野生活的追忆、对自然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所以,田园风格是我们现代人与自然联系的纽带,是时代的心理和人们的精神诉求的反映。这也是近年来紫砂壶艺发展迅猛的原因之一,泡茶品茗成为当代人们慢下来的一种方式,以自然为灵感的花器作品更是得到人们的喜爱。以南瓜为题材的“瓜絮”,是淳朴的田园生活的艺术表现,在创作中,特别突出南瓜的肥美,枝叶的茂盛,藤蔓的绵延,使其达到较强的艺术感染力,不仅给人艺术的张力,更是让人感受到生命的勃发力与浓厚的田园气息。古赞南瓜“装点美居室,主人雅趣添”,今天,也希望这份田园之趣可以让人们的心灵得到自然的治愈与慰藉,这也是选择此题材进行壶艺创作的初衷。
  
  总结  同样以南瓜为素材,“瓜絮”老题新作,为了避免同质化,防止受众审美疲,跳脱繁华瑰丽的花器器型的惯性思维,在延续祥瑞美好之意,营造田园自然之气的初衷下,打破传统器型定式,进行全新的融合重塑,在尊重自然形态的基础上,走出了一条差异化的清新之路,力求带给人们迥然不同的视觉体验。“瓜絮”是当代紫砂壶艺作品的一个缩影,其所体现的“汲古而不泥于古”,形成了当代紫砂艺人鲜明的个人风格与艺术呈现。
  
  参考文献:

  【1】杨笛.浅析紫砂壶作《瓜絮·藤》的创作[J].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3, 57(3):162-162.


  作者:沈敏锋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