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乱针绣;艺术特色;发展历程;创新路径
一、乱针绣的发展历程
乱针绣,又名正则绣,是一种独具特色的苏绣工艺。乱针绣以其独特的绣法和艺术表现而闻名。其起源可追溯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由江苏常州人杨守玉女士所创。杨守玉不仅擅长刺绣,还精通绘画,并深受西方绘画艺术影响。她将中国传统刺绣技艺与西洋绘画的笔触、透视等原理相结合,创造出了一种全新的刺绣方法——乱针绣。乱针绣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其绣法看似杂乱无章,实则蕴含着丰富的层次感和色彩变化。它采用长短交叉的线条和分层加色的手法,来表现画面,使得绣品线条流畅、色彩丰富、层次分明,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自诞生以来,乱针绣逐渐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认可。它不仅在艺术上取得了显著成就,还成为了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如今,乱针绣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文化品位高、适于各类装饰布置的刺绣种类,在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刺绣文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常州乱针绣,作为中国传统刺绣领域的璀璨新星,其诞生标志着刺绣艺术的一次重大的创新。这一艺术形式,由江苏常州人士杨守玉先生于20世纪初创立,旨在突破传统刺绣的固有框架,探索更加自由与丰富的艺术表达形式。乱针绣的最大特点在于其打破了传统刺绣平面绣法(排比针法)的局限。传统刺绣多以细密的针脚和排列整齐的线条为主,呈现出一种平面化的视觉效果。而乱针绣则借鉴了西方油画的色彩运用和素描的衬影法,使绣面在光影的交错中展现出立体感和丰富的层次感。这种创新的技法让绣品更加生动逼真,仿佛每一针每一线都蕴含着无尽的生命力和艺术魅力。随着乱针绣技艺的不断发展与完善,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和刺绣传承者开始投身于这一领域,深入挖掘其艺术潜力。我们结合现代审美理念,将传统技艺与现代创意相融合,创作出众多具有时代特色和艺术价值的佳作。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乱针绣的精湛技艺,更体现了艺术家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
乱针绣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认可。在国内,它被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成为各大博物馆、艺术馆的收藏珍品。例如:在戴安娜王妃逝世一周年的纪念活动中,乱针绣传承人单银娣老师绣制的惟妙惟肖的乱针绣肖像作品《戴安娜王妃》在上海博览中心一经展示,就引起观展者的赞许,等展览结束时,作品玻璃面上还留有戴妃仰慕者的唇痕。同时,乱针绣也逐渐走向世界舞台,成为展示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的重要名片。在国际文化交流中,乱针绣以其精湛的工艺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吸引了众多外国友人的目光,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在1992年单银娣老师受全国妇联委托赴乌干达进行刺绣教学,教授了32名乌干达学生,等结业作品展示时,受到了乌干达总统夫人的亲切接见;在乌期间给时任乌干达财务部长绣制了一幅肖像画并被其收藏,此作品在乌干达进行展示时,得到了外国友人的赞许。这种乱针绣的外事活动,也增进了两国之间的友谊。
常州乱针绣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与深厚的文化内涵,在多个领域展现出了广泛的应用前景和极高的市场价值。在服装设计领域,乱针绣的运用使得传统服饰焕发新生,精美的绣纹与特色服饰相互映衬,不仅提升了服饰的艺术感,更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家居装饰方面,乱针绣作品以其精湛的工艺和别具一格的艺术魅力,成为现代家居追求品质生活的点睛之笔。此外,乱针绣在画作临摹、人物肖像等艺术创作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其乱而有序的针法和生动的表现力,使得作品更具艺术感染力和收藏价值。从传统的服饰、家居装饰到现代的商业礼品和文创产品设计,乱针绣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不断拓展其应用产品及文创礼品等,展现出无限的市场潜力。特别是在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大背景下,乱针绣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更是成为了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为中华文化的繁荣与发展贡献着自己一份独特的力量。
二、乱针绣的创新路径
乱针绣的创新之路,既是一条技艺的完善与拓展之路,也是一条文化内涵的丰富与提升之路。作为中华民族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乱针绣的传承与发展不仅在于技法的精进,更在于对其深厚文化内涵的深入挖掘与理解。在现代文化背景下,乱针绣的创作者们秉持着对传统的尊重与对创新的追求,将传统元素与现代审美巧妙结合,创作出了一系列既蕴含传统韵味又符合现代审美趣味的佳作。
1、技艺的提升与拓展路径
在技法上,乱针绣不断创新,我们打破了传统刺绣的固定框架,通过长短交叉的线条和分层加色、掺色的手法,赋予了绣品更为丰富的层次感和立体感。这不仅让乱针绣在技艺上焕发出新的生命力,由于表现力丰富也使其更加贴近现代审美需求,为传统刺绣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在传统师徒传承、学校教育、创新应用、技能培训与交流等多角度促进技艺的提升。
通过老一辈工匠的亲身示范和指导,年轻学徒可以逐步掌握乱针绣的技艺精髓,确保技艺的传承完整和纯正性。相关艺术学院和工艺美术学校开设乱针绣课程,通过系统的教学和实践,培养学生对这一传统工艺的兴趣和理解,提升技艺水平。将传统技艺与现代设计、材料和工艺相结合,创造出更具时代感和市场竞争力的作品。例如,与现代服装与家居设计师合作,将乱针绣元素融入时尚配饰、家居用品等领域。
在技能培训与交流方面,通过定期举办乱针绣技能培训班和讲座,邀请行业专家和大师进行授课,提升从业人员的技能水平。组织乱针绣技能竞赛,激发从业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同时选拔出优秀人才进行重点培养。组织从业人员到其他地区或国家进行观摩学习,借鉴其他地区的先进经验和技艺,促进技艺交流。
在技术拓展方面,利用现代科技如3D打印、光纤等现代技术,结合乱针绣技艺,创造出更具艺术性和实用性的作品。运用数字化设计软件进行图案设计和色彩搭配,提高设计效率和作品质量。
2、丰富文化内涵的创新路径
在题材和内容上,乱针绣同样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乱针绣创作者们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图案和纹样,而是更多地关注现实生活和现代人的精神追求,将现代社会中的点滴细节、人物情感以及自然风景等融入作品中,使得乱针绣呈现出更为多元和丰富的创新艺术作品。此外,在传承过程中,乱针绣还积极吸收新的艺术元素和技术手段。在2023年单银娣乱针绣工作室和彩绒大师宗白易老师合作的“双面异料工艺”作品《可爱的小猫小狗》,在当年“苏艺杯”荣获“创意奖”。
通过举办展览、开展文化交流等方式,乱针绣的传承者们还努力将这一传统文化瑰宝介绍给更多的人。我们带着作品走出国门,参加国际展览和交流活动,让乱针绣的艺术魅力为世界所瞩目。同时,我们也在国内举办各类展览和讲座,普及乱针绣的知识和技艺,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和参与到这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中来。可以说,乱针绣的创新之路是一条不断探索、不断超越的道路。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光彩,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着一份独特的力量。
三、小结
乱针绣的创新内涵中的“乱”并非无序之乱,而是乱中有序、形乱神守。这种看似凌乱的针法,实则蕴含着创作者对作品深刻的理解和精湛的技艺,使得作品在形式上更加灵活多变,在内涵上更加深邃丰富。乱针绣作为中国传统刺绣艺术的一种创新形式,其产生与发展不仅丰富了我国刺绣艺术的内涵与外延,还在现代文化背景下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通过对乱针绣的创新之源进行深入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艺术特色和文化价值,为推动其进一步传承与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同时,我们也应该积极探索乱针绣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前景,以更加丰富的艺术创新作品让这一传统艺术形式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光彩。
参考文献
[1]乱针绣的诞生及其绣作解析[J].丝绸,2015,52(05):52-58.
[2] 乱针绣源流及其艺术[J].艺术百家,2007,No.98(05):197-198.
[3]融合中西 传承创新——民国刺绣革新“仿真绣”和“乱针绣”[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4,No.156(06):130-133.
[4] 乱针绣的工艺特质及其承传[J].装饰,2013,No.248(12):131-132.
[5]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语境下传统手工艺的创新——以乱针绣为例[J].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38(02):101-106.
[6] 中国传统刺绣与现代“乱针绣”[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4(03):85-86.
[7] 常州乱针绣的传承及文创产品设计研究[J].西部皮革,2021,43(23):137-138.
作者:黄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