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利用现代科技助力东台发绣的传承与推广

[日期:2024-09-19]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内容提要:东台发绣是江苏省东台市的文化特产,现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至今已有一千余年的发展历史。作为一种古老的艺术文化瑰宝,发绣在当代面临较为严峻的传承问题。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兴趣逐渐减低。同时,传统的师徒制传承制也日益难以新时代的快节奏发展。有必要进行创新和发展
  
  关键词:发绣 现代技术 传承
  
  一、东台发绣简介
  
  东台发绣,起源于唐朝,距今1300多年历史,开始是表达虔诚尊佛,元明时期题材逐渐广泛。原称墨绣,以发作线,以针为笔绣成的工艺美术品,具有用料奇特、耐腐防蛀、质感强烈、永不褪色的特点,被誉为“天下一绝”。
  
  作为中国发绣之乡,东台市先后绣制出的一大批发绣长卷被世界各级博物馆珍藏。2009年6月,东台发绣入选江苏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同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东台发绣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东台发绣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艺术价值
  
  发绣技艺是以刺绣为主,融合绘画、书法和装裱的中国古典艺术。发绣的历史悠久、题材广泛、表现形式多样。至今为止,东台发绣作品在各类国内外的大型工艺美术展览和比赛已斩获数百个奖项,收获了评委、观众和外国友人的广泛好评。例如,本人的发绣作品《江山揽胜图》在2010的世界华人艺术大赛上获得了国际金奖,发绣作品《地藏王》在2017的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奖赛获得了省级金奖。
  
  2、社会价值
  
  之前已经说过,东台发绣之所以能传承千年离不开当地人民对它的喜爱和支持,各种各样的发绣作品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欣赏、收藏、赠礼、交流等需求。这些不断变化和增长的需求反过来作用于发绣行业上,促进发绣行业不断研究改进,制作出大众所喜闻乐见的发绣作品。所以说,发绣艺术既是一门高雅的艺术,也是一门人民的艺术。
  
  3、文化价值
  
  发绣作品多为表现中国古典文化的内容,各类古典名画、诗歌都可通过发绣来表现。因此,发绣也是传承和宣扬我国古典文化的优秀载体。更为重要的是,发绣体现了我中华民族包容和谐、崇尚自然的民族性,是我汉民族智慧、汗水和心血的结晶。
  
  2020年,东台发绣被我国国务院正式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发绣传承中的现实困境
  
  长久以来,东台发绣实行的都是师徒传承制。有经验的发绣老前辈们培养出了一个又一个优秀的徒弟,将发绣技艺一代代薪火相传。但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和其他新兴行业的发展,这种古老的师徒传承制受到了市场经济的冲击。发绣学徒逐渐流失,转身投入其他经济效益更高、工作更轻松的行业。另一方面,受限于区域知名度,发绣行业虽然一再提高工人工资,但仍未能形成足够的吸引力。
  
  据发绣行业内部人士不完全统计,2009-2021的十多年间,发绣经营店消失了约60%,发绣从业人员减少了四成。其中,尤其令人担忧的是年轻发绣传承人的数量稀少。多数年轻人既不了解发绣,更没有兴趣参与到传承和宣扬发绣的行动中来。可以说,发绣面临着日益严峻的传承困境。
  
  故而,对东台发绣进行宣传,让更多人了解东台发绣,参与到保护和传承东台发绣的行动中来是十分重要的。
  
  三、运用现代技术传承宣传东台发绣
  
  传统师徒制发绣技艺传承的方式在快节奏发展的当下已逐渐显现得力不从心,我们应当与时俱进,学会运用现代技术传承宣传东台发绣,以下是几种可以考虑的技术:
  
  1、VR技术(虚拟现实技术)
  
  东台发绣的一大特点是其逼真生动的绣制画面和精致典雅的木刻框架。但传统平面照片形式的宣传载体,只能进行二维展示,不能充分展现出东台发绣的特点。而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技术,是利用电脑模拟产生一个三维空间的虚拟世界,提供使用者关于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模拟,让使用者如同身历其境一般,可以及时、没有限制地观察三维空间内的事物。目前,VR技术已经被应用在城市规划、房产开发、医学、娱乐、艺术与教育方面等,有了相当的技术成熟度。在发绣宣传、传承、研学活动中运用VR技术进行展示,可以很好地显露出发绣的特点,容易给参与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有助于提升宣传展示的效果。
  
  2、AI技术(人工智能技术)
  
  发绣传统的师徒制授课传承制存在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并且根据授课导师的水平高低,培育出的发绣传承人也良莠不一。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与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
  
  在培育发绣传承人的过程中,可以由发绣行业协会牵头,建立和维护一个发绣行业的知识数据库,运用AI技术,实现对年轻传承人的线上实时授课培训和答疑解惑。这样就能越过时空的限制,大幅提升传承效率和质量,并让更多年轻人参与进来。
  
  3、AR技术(增强现实技术)
  
  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简称 AR),是一种实时地计算摄影机影像的位置及角度并加上相应图像的技术,这种技术的目标是在屏幕上把虚拟世界套在现实世界并进行互动。参观者可以在真实环境中看到叠加的数字信息,比如历史遗址的原貌重建、文物的详细介绍等。这种方式可以增强参观者的体验和学习效果。
  
  可以运用AR技术在发绣展览馆中提供互动展示,让参观者通过触摸屏或AR眼镜与发绣进行互动,了解更多的背景信息,让参观者的印象更加深刻。
  
  四、发绣传承和宣传中运用现代技术的必要性
  
  1、提升传播和传承效果
  
  · 沉浸式体验:通过VR(虚拟现实)技术,学习者可以沉浸在虚拟的现实环境中,近距离观察发绣。例如,通过VR设备,学习者可以身临其境地观摩发绣,切实感受发绣的独特魅力。
  
  ·互动式传承:AR(增强现实)技术可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和技艺叠加到现实环境中,让学习者通过互动的方式进行学习和练习。例如,通过 AR眼镜或手机应用,学习者可以看到虚拟的发绣技艺大师在眼前展示技艺,并模仿操作。
  
  2、提高宣传和传承效率
  
  运用现代技术传承宣传东台发绣,可以跳出时间和空间的局限,让新一代传承人和宣传对象可以随时随地地通过线上平台或辅助设备学习和了解发绣技艺,大大提高了效率。
  
  3、增强公众的保护意识
  
  通过沉浸式和互动式的体验,观众可以对东台发绣产生情感共鸣,激发他们对了解发绣的兴趣和保护发绣的热情。这种情感共鸣有助于培养公众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感。
  
  对东台发绣这一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和保护,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情,不仅需要每一代发绣人的全力以赴,还需要社会公众的参与。学会运用现代技术,对传承和宣传东台发绣有很大的帮助。也体现了东台发绣人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精神。
  
  作者简介:
  王桂宏,女,高级工艺美术师、盐城市工艺美术大师东台市发绣协会理事、江苏省民间文艺家协会成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