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式”刺绣服饰的探索与实践

[日期:2024-10-28]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摘要:“新中式”服饰是指具有中华服饰元素,结合现代着装和审美意识,体现传统美学和文化底蕴,与新材料、新工艺及新技术等现代科技相融合,适合于不同时间、地点、场合穿着的服装。“新中式”刺绣服饰作为“新中式”服饰的重要品类,其特点突出表现在刺绣元素和刺绣工艺在服饰设计制作中的应用,同时具有凸显传统元素和刺绣特色、突出返本开新与设计创新、体现当代审美与高级定制等特质。以“偶郁Hiembroid”为代表的“新中式”刺绣服饰品牌的探索实践,为刺绣和服饰行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关键词:刺绣服饰;新中式;苏绣

  
  近年来,随着“传统文化热”的兴起,汉服、国潮服饰以及“新中式”服饰持续走俏,俨然成为服装行业的新现象。水乡古镇、旅游景区随处可见穿着各类国风服饰的民众;“新中式”服饰成为抖音、小红书等网络平台的热门话题。据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统计数据,2023年“新中式”服饰市场规模达10亿元,3年来相关产品商品交易总额增速超过100%;[1] 2024年第一季度“新中式”风格商品订单同比增长700%。[2] 以中国元素为中心、中国文化为内核的“新中式”服饰正在成为一种新的消费现象、审美观念和文化潮流,在社会各群体尤其是中青年群体中有大量拥趸。[3]
  
  早在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实施中华节庆礼仪服装服饰计划,设计制作展现中华民族独特文化魅力的系列服装服饰”,同时要“研究提出承接传统习俗、符合现代文明要求的社会礼仪、服装服饰、文明用语规范”等。[4] 此外,共青团中央于2018年发起“中国华服日”活动,旨在引导广大青年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服饰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厚植家国情怀。由此可见,“新中式”服饰、汉服等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而被官方和民间广泛认可。实际上,“新中式”服饰的流行已成为当代服装领域的重要社会文化实践,也是当下备受瞩目的“新中式”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何为“新中式”刺绣服饰
  
  “新中式”概念及其设计风格兴起于21世纪初,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中国传统元素与现代时尚设计相融合的“新中式”设计风格受到大众关注和追捧。“新中式”最初主要应用于家居设计领域,实践者们将传统中式家具、器物、造型、图案等元素融入到现代设计领域中,形成了具有浓郁中式文化特色的新型设计风格。随后,“新中式”呈弥漫之势,延伸拓展至建筑、景观园林、家具、饮食、服饰等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5] 尤其是最近几年,“新中式”作为一种时尚思潮和生活方式在服饰领域表现得尤为引人注目,也让社会大众对“新中式”现象及设计风格有了更加直观的认知。
  
  上海纺织协会发布的《新中装通用技术规范》指出,新中装(“新中式”服饰)是指“具有中华服饰元素,结合现代着装和审美意识,体现传统美学和文化底蕴,与新材料、新工艺及新技术等现代科技相融合,适合于不同时间、地点、场合穿着的服装。”[6] 可以说,“新中式”服饰是对汉服、唐装和明清服饰等中国传统服饰的继承与发展,是中国传统服饰在新时代的演变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而“新中式”刺绣服饰作为“新中式”服饰的重要品类,其特点突出表现在刺绣元素和刺绣工艺在服饰设计制作中的应用。实际上,从文献记载和实物资料来看,刺绣服饰在中国古代已广泛运用,并发展演变为日用刺绣的一个重要门类。
  
  一方面,刺绣是用针和各种彩色丝线在织物(面料)上,通过反复地穿针引线而完成图案的一种手工艺及产品。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织部分,形成了独特的纹样图案、工艺技法和系列产品,构成了独有的中国传统刺绣文化体系,为基于刺绣等传统工艺的当代服装纹样与技法创新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近代以来,中国传统刺绣在西方绘画、摄影等艺术影响下,针法和题材有了很大创新。刺绣创作者可以轻松模仿各类绘画、摄影作品,甚至达到“以假乱真”的视觉效果。然而,一味仿真的绣画模式似乎让刺绣走进了死胡同,亟需从材料、技法和产品类型等方面重新审视当代刺绣的现实困境和突围方向。而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服饰无疑是刺绣从业者探索当代刺绣发展更多可能性的重要载体和“试验场”。
  
  二、“新中式”刺绣服饰的特质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随着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工作的深入,以刺绣和传统服饰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愈发受到重视,刺绣纹样与工艺在“新中式”服饰设计中的应用也更加广泛。
  
  然而,“新中式”刺绣服饰有怎样的内涵和特质,未来会有怎样的发展趋势,对于当代服装和刺绣行业发展有何启示,学界和行业对此缺乏相应的理论探讨。本文试从这些角度作出进一步分析和论述。
  
  “新中式”刺绣服饰凸显传统元素和刺绣特色。在“新中式”服饰的创新实践中,设计师们注重提炼中国古代服饰的形制、结构和纹样等元素,大多采用真丝、绸缎、宋锦等天然有质感的传统面料,应用立领、交衽、对襟、百褶等传统服饰形制,综合运用刺绣、盘扣、染印等传统技艺,纹饰图案多强调吉祥寓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新中式”刺绣服饰则更加凸显刺绣元素在服饰设计制作中的应用。以苏绣为代表的传统刺绣拥有形式多样、种类繁多的纹样图案体系,如牡丹、莲花、海棠等花卉纹样具有荣华富贵、高雅端庄的美好寓意;龙凤纹、麒麟纹、鱼纹等动物纹样是平安吉祥、幸福美满的象征;而将历史故事、山水风景、江南水乡等刺绣纹样融入服饰设计,更传达出一种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呈现出中国传统生活美学的独特韵味。
  
  “新中式”刺绣服饰突出返本开新与设计创新。“新中式”刺绣服饰的创新设计代表了中国人返本开新的审美生活方式。所谓“新”,即是适合当代生活,满足新时代国人的精神文化需求;所谓“中”,就是承续中国传统,尤其是刺绣等传统文化元素;所谓“式”,则是形成当代样式,探索形成符合当代审美的服饰款式和模式。[7]而在具体设计与制作中,设计师们需要从材料、色彩、图案、款式等方面进行大胆改良和创新,以适应中青年的时尚审美和穿搭场景需要。比如,在色彩运用方面,不再局限于黑色、红色等传统中式服饰色彩,大胆采用鲜艳的红粉蓝绿或低饱和度色系,同时融入提花、暗纹、拼色等具有现代感的纹饰,使得色彩、纹饰更加丰富和多元,满足不同消费者的现实需求。
  
  “新中式”刺绣服饰体现当代审美与高级定制。“新中式”刺绣服饰的设计与制作,归根结底是为了满足当代人民群众尤其是中青年群体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因此,“新中式”刺绣服饰应注重传统元素与当代审美的结合,赋予当代服饰更强的文化审美性与生活实用性,实现中产阶级对高品质生活和高品味服饰格调的向往。而刺绣等传统工艺的应用正是体现服饰品味和定制服装价值的关键,刺绣作为高定服装中的一种装饰手法,主要采用变换针法、过度颜色的方法,与丝、绸、纱等高级面料结合,将刺绣“精、细、雅、洁”的特征与丝织物光洁的特性融合,打破单一肌理带来的单调视觉感受,使服饰面料层次更为丰富。[8]刺绣元素与刺绣工艺的应用,尤其是手工刺绣的精致细腻,体现了“新中式”刺绣服饰作为高级定制服装的独特设计美感和艺术地位。
  
  三、“新中式”刺绣服饰的实践及启示
  
  从当前“新中式”刺绣服饰的创作群体和生产模式来看,“新中式”刺绣服饰的设计制作主要体现为两种不同模式。一是服装设计行业从业者为了提升服饰的美感和设计品味,将刺绣等传统工艺的纹样和技法采借到服装的设计与制作中。另一种则是刺绣从业者为了探索当代刺绣发展的更多可能性,推动传统刺绣融入现代生活,摆脱刺绣“装框上墙”的发展模式而进行的探索实践,其将“新中式”刺绣服饰作为刺绣的重要品类来生产和经营。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苏绣主要产地苏州镇湖刺绣从业者们对“新中式”服饰品牌的探索,如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卢梅红与其女儿郁竹君共同打造的“偶郁Hiembroid”独立新中式原创设计服饰品牌。
  
  “偶郁Hiembroid”品牌主理人郁竹君作为苏绣第三代传人,同时具备传统苏绣技艺、时尚审美能力和营销管理经验,其将刺绣文创、新中式服饰与新中式咖啡相结合,打造出兼具刺绣时尚设计工坊和“新中式”刺绣服饰直播厅功能的刺绣文化空间。“偶郁Hiembroid”将目光聚焦于对襟外套、马甲、刺绣包以及丝巾等女性刺绣服饰领域,采用真丝、宋锦、老缎、花罗等传统面料,运用打籽绣、盘金绣等刺绣针法,绣制缠枝牡丹纹、江崖海水纹等传统纹饰,结合青、绿、粉、紫等淡雅色调,努力实现传统工艺、时尚美感和舒适实用性的平衡,充分展现传统刺绣的极致美感。
  
  以“偶郁Hiembroid”为代表的“新中式”刺绣服饰品牌的探索实践,为刺绣和服饰行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对于传统刺绣行业而言,“新中式”服饰、高级定制服装等为传统刺绣提供了传承发展的媒介,刺绣工艺和纹饰之美可以借助服装服饰更好地走进当代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而传统刺绣与“新中式”服饰的结合,衍生出兼具传统刺绣元素与经典时尚风格的系列刺绣服饰产品,引领着新时代的时尚潮流和生活方式的走向,体现了传统与现代完美结合的文化创造力,是新时代对刺绣、传统服饰等优秀传统文化的重新诠释、演绎和创新。
  
  四、结语
  
  “新中式”刺绣服饰是运用现代时尚设计的语言将传统刺绣、服饰文化的精神内涵进行转化,通过对传统元素进行归纳、整合或者再创造,设计制作出兼具传统和时尚特质的系列刺绣服饰产品。“新中式”刺绣服饰体现了新时代国人尤其是中青年群体的时尚观念和审美情趣,是新一代年轻人富于审美意识的服饰生活和日常生活实践,其背后凸显的是广大民众尤其是青年一代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认同。需要注意的是,“新中式”刺绣服饰的探索实践不能仅仅局限于对刺绣等传统文化元素的简单拼贴和应用,而是应该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内涵,探究时尚流行趋势,注重产品品质和品牌意识,培育富有文化内涵的“新中式”刺绣服饰品牌。
  
  参考文献:
  
  [1] 孙瑞哲.坚定信心、开拓奋进,书写新型工业化的锦绣篇章[J] .纺织导报,2024 (1).
  [2] 张辛欣.“新中式”服装火“出圈”,“国潮”如何变热潮[N] .新华每日电讯,2024-05-16.
  [3] 宋时磊.“新中式”:概念、特质与发展进路[J] .理论月刊, 2024 (08). |
  [4]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EB/OL].2017-01-25,https://www.gov.cn/zhengce/2017-01/25/content_5163472.htm.
  [5] 李修建.“新中式”服装掀起传统文化新风尚[N] .学习时报,2024-08-09.
  [6] 上海纺织协会.新中装通用技术规范(T/SHFX 02—2022)[S].2022-10-18.
  [7] 刘悦笛,王宏超,曹祎遐,陈瑜.读懂“新中式”的审美价值与文化意义[N].文汇报,2024-05-20.
  [8] 张佳妮,陈欣.苏绣图案在高级定制服装中的应用[J] .西部皮革,2020 (21).
  
  作者简介:
  
  卢梅红,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卢梅红刺绣艺术馆艺术总监。
  
  郁竹君,工艺美术师,偶郁Hiembroid新中式原创设计品牌主理人。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