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项目化教学在梅钢工业文化旅游产品赛中的实践探索

[日期:2024-11-13] 来源:本站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本站
       内容摘要:项目化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教师则扮演引导者和支持者的角色。2023年梅钢工业文化旅游区举办了“工业文化旅游创意产品文化工程”概念设计赛,笔者作为设计师,也是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的教师,与中北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的老师们一起组织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学生们参赛,最终学生作品获多个奖项与奖金若干,获奖作品签订落地转化协议。此次项目化教学模式在梅钢企业赛中的实践探索,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挖掘学生潜能,并实现高水平设计成果转化;这次学生取得的成绩,也正是校企协同育人、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体现。
  
  关键词:项目化教学;工业企业赛;文创产品设计;成果转化
  
  一、项目化教学模式
  
  项目化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旨在通过解决真实世界中的问题来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知识建构。这种教学方法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教师则扮演引导者和支持者的角色。项目化教学的核心在于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通过设计和实施具体的项目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知识。然而,项目化教学也面临一些挑战,如项目的选择、教师的讲解、学生的主动实践以及考核评价等方面都需要精心设计和不断改进。笔者一直思考,是否可以尝试“课程项目化、项目课程化”,比如带企业项目进课堂,老师真题教学与学生真学实练,并在同期的课堂教学中进行教学实践?如何寻找到合适的项目,并让项目化教学模式在平凡的课堂落地?
  
  二、梅钢工业文化旅游产品赛与项目化教学实践
  
  作为梅钢“首届工业文化旅游创意产品文化工程”,2023年梅钢工业文化旅游区举办了“工业文化旅游创意产品文化工程”概念设计赛(以下简称梅钢设计赛),要求以“创意梅钢创享生活”为主题,传承钢铁文明、发展梅钢文化、彰显新时代工业精神,增加大众对梅钢的了解,助力企业未来发展;进一步丰富梅钢工业文化内涵,提高梅钢工业文化旅游品牌知名度,建设梅钢文化和旅游创意产品推广平台;通过比赛汇聚优秀创新创意设计力量,发掘优秀作品并推动转化落地,赋能钢铁产业创新发展。比赛征集时间,从2023年7月1日到9月30日。
  

图1、2023年7月,“创意梅钢 创享生活”设计赛发布

  
  梅钢设计赛,对于笔者来说就是一次项目化教学的实践机会。笔者与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的老师们一起组织了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三个班共26个学生组成参赛队伍。这次比赛,尽管时间紧要求高,学生们在老师的引导和支持下,经过不到一个月的紧张准备,最终共计报送30件比赛作品,最终11件学生作品获奖。并且在笔者的协调促进下,学生获奖作品已与比赛组织方完成成果转化协议,学生们获奖金奖励。笔者利用对梅钢工业文化旅游区熟悉,资源对接方便的优势,进行资料分享和赛情沟通,促进学校教学与企业所需紧密结合。这次梅钢设计赛,师生团队克服多重困难,从2023年9月—12月,比赛先后经历了梅钢工业调研采风、学生作品获奖、学生实物作品梅钢展览馆展出、梅钢官方媒体报道、学生作品成果转让与奖金发放等环节,笔者与指导老师们在对接社会企业所需的同时,也增加了学生艺术设计实践的经历。作为项目化教学,笔者通过“课赛创研”多种形式参与教学,推进校企间资源共享,挖掘学生潜能,提升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图2、2023年11月26日-12月25日,在梅钢展览馆举办此次概念设计赛的作品展

  
  三、此次项目化教学显著特点总结
  
  项目化教学模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项目选择、制定计划、探究实践、交流分享和反馈评价。在项目选择时,需确保项目紧扣理论知识、难度适中,并强调团队协作。在这次梅钢设计赛的项目化教学中,师生团队克服多重困难,比赛先后经历了梅钢工业调研采风、学生作品获奖、专家研讨和落地转化等多个环节。为了确保此次梅钢设计赛项目化教学实践的有效性,教师需要具备较强的组织和指导能力,并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笔者对此次的项目化教学特点,进行了如下总结:
  
  1、目标多元性
  
  项目化教学不仅关注学科知识的掌握,还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如批判性思维、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此次作为企业赛项目,目的是要打造梅钢品牌的旅游文化形象,提升梅钢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创新工业文化旅游产品,为游客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旅游体验;推动旅游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融合,促进地方经济的繁荣发展。2023年9月13日中午,由笔者组织,在美术与设计学院的教室,对参赛学生开展主题赛动员会,进行赛情分析和制定时间计划,共同梳理梅钢企业的背景资料。
  
  2、情境真实性
  
  项目通常来源于真实世界的问题,使学生能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深刻的学习体验。为了更好地挖掘和传承梅钢的历史文化,突出梅钢的工业特色和独特性,2023年9月15日下午,在学校开学后第一时间,笔者组织师生前往梅钢企业现场,走出课堂,在真实情境下进行调研采风,整理设计素材,师生在现场开展讨论拓展创意思路。梅钢工业文化旅游区、工业研学和工业文创微信公众号,也分别进行了“‘创意梅钢/创享生活’采风活动: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师生走进梅钢工业文化旅游区”的报道。在活动现场,学生们积极参与,展现出极高的热情,他们用画笔、相机记录下梅钢的每一个角落,挖掘其中的创意元素,为后续的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图3、笔者(第二排左4)组织师生前往梅山钢铁采风调研

  
  3、内容综合性
  
  项目化教学往往涉及多个学科的知识,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问题解决。此次比赛项目任务是梅钢工业文化和旅游创意产品、梅钢工业文化和旅游特色场景设计,创作内容要体现梅钢发展历史、梅钢企业文化,钢铁冶炼变迁、钢铁工业文明等,学生要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问题解决。笔者通过组织调研采风活动,在真实情境下深入参观梅山钢铁,通过亲身体验,激发创作灵感。调研后师生继续深入研讨,对学生的设计创作进行一对一单独辅导,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作表现。项目化教学,拓宽师生们创作视野的同时,也丰富他们的创作灵感,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具体设计问题的解决,也使学生对未来的设计之路更加充满信心。
  
  4、学生主体性
  
  学生在项目化教学中占据主导地位,教师则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经过前期的调研和构思,参赛学生每个人最终都找到了自己的创意点并完成了比赛作品创作和作品打样制作。例如,闫如玉同学的《创意梅钢——巧克力礼盒系列》,巧克力系列创意思路采用梅钢标志性建筑,加工机器以及各种形状的钢材如“工型钢”,与煤、铁矿石等元素为设计基础,以实现由小到大,由浅入深地介绍梅钢冶炼变迁,让工业主题文创作品追溯历史也追踪生活,作品最终获得银奖和奖金奖励,并在梅钢展览馆展出;其他同学如卢萍同学的《钢铁之心——创意梅钢地图打卡拼图冰箱贴》、余佳同学的《绿色梅钢 诗意生活》生活用品系列、陈秋云同学的《梅钢印象按压日历设计》等,学生们均用自己的方式,展现了梅钢工业的特色和独特性,诠释着梅钢发展历史、梅钢企业文化,钢铁冶炼变迁、钢铁工业文明等。这也体现了项目化教学中,学生的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教师扮演引导者和支持者的角色。
  
  5、评价全面性
  
  项目化教学强调过程性评价和多元化评价,关注学生在项目中的表现和能力发展。通过“课赛创研”多种形式,也提升教师解决比赛项目落地和学生实物作品设计管理的能力。在比赛辅导过程中,笔者和老师们已经对学生的创作过程进行了过程性评价。2023 年 12 月 10 日,笔者受比赛主办方梅钢工业文化旅游区之邀,作为特邀专家之一,与多位行业专家一起参观“概念设计赛作品展”,参加“梅钢概念设计赛”作品转化研讨会。笔者在现场与专家们一起,对此次报送获奖的11组学生作品以及部分实物作品进行评价和筛选,讨论交流梅钢未来文旅产品的模式和方法。另外,舒倩、张芸瑜等多个学生的作品,在省市级其他赛事中,继续斩获金、银、铜等多个奖项。这些多元化的评价,既增加了设计作品在专业理论上的分量,也对学生们的专业学习产生了极大的鼓舞作用。
  

图4左、2023年11月26日—12月25日,笔者(左4)与专家们一起进行作品转化研讨

图4右、学生获奖作品在梅钢展览馆展览现场
  
  结语:项目化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它通过真实情景中的问题解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深度学习。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还能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和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此次项目化教学模式在梅钢企业赛中的实践探索,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挖掘学生潜能,并实现高水平设计成果转化;通过项目化教学,学生能够提前熟悉未来的工作环境,为进入职场做好准备;这次学生取得的成绩,也正是校企协同育人、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体现。
  
  参考文献:
  
  [1]齐卫  王文青.项目式教学过程与效果评价.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年
  
  [2]屠曙光.设计概论——现代艺术设计的观察与剖析.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作者:鲍海玲
回到顶部